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最近朋友跟我抱怨,疫情期間兒子越來越不懂事,總是和他對著幹:每天的事情都得叮囑好幾遍,尤其在上網課時,必須需要陪著他上課,不然總是開小差。一個多月下來,朋友被兒子折磨的精疲力盡,就像工地上的監工一樣,每天時刻保持鷹一般的犀利眼神,才能確保孩子完成作業。

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疫情中網課,你是否是直升機父母中的一員。


你是否也遭遇到這樣的困惑,在一本書裡把這種現象稱之為直升機父母,這個詞其來自於一個孩子的吐槽:我的爸媽就像一個直升機一樣,永遠在懸停在我的頭頂,無論我做什麼,他們都關注著我。


一、父母對子女教育的變化:上一輩的隨遇而安,這一輩的你追我趕!


記得小時候的我時間很充足,雖然那時對學業要求比較高,但每次暑假、寒假都可以自由的放飛自己;反觀現在:孩子每天有做不完的作業,週末有各種興趣學習班,寒暑假還要繼續補課。為什麼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卻把子女教育的關注推上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上一輩兒時的野趣,變成了當下孩子眼中的稀有物種。


一是社會貧富差距的擴大,尤其是白領與藍領之間的收入不平等加劇。以前生活雖然很清貧,但是各階層人們之間的收入差距並不大,即使學習不好還可以回家種地養家餬口;現在隨著經濟的發展,各階層收入差距快速拉大,教育變成一件投資回報率很大的事,以至於我們沒有文憑已經很難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


二是:人們對於社會地位向上的慾望。封建社會把世人分為四品:士、農、工、商,其中士,即讀書人一直獨佔鰲頭。我們傳統文化意識裡,要想人上人,讀書成為最快的捷徑。於是有了: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漸漸的我們形成了高學位就似乎是高地位的認知心理偏差。

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讀書,成為我們改變命運的最短途徑。


二、四種父母的教養類型,你屬於哪一個?


在《愛、金錢和孩子》這本書中,將父母的教養類型分為四種:

專斷性父母:父母與孩子之間沒有過多的交流,通常父母制定規矩,發佈指令,甚至會體罰。

放任型父母:父母與孩子之間交流頻繁,通常父母很開明寬容,以孩子的意見為主導。

忽視型父母:對待孩子完全不管,幾乎不交流。

權威型父母:通過說理和塑造價值觀來跟孩子高頻次交流,通常這類型對父母要求很高,父母要懂教育,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你會是哪一種父母類型呢?


當社會階層之間的收入不平等擴大時,放任型父母比例就會降低,而權威性父母比例就會升高。


三、父母教養類型,你所不知道的概率統計


1、從孩子完成大學教育的指標數量來看:權威型>放任型>專斷型>忽視型;

2、教育的傳承性:如果爺爺是博士,爸爸也很容易當博士,然後兒子也很容易當博士,一代一代會傳承下去,於是出現了書香門第、名門望族;從另一個方面來講,寒門變得很難出貴子。比如:考取清華北大的農村學生佔比,從上世紀90年代的30%左右,到了現在只有10%左右。

3、母親的教養方式比父親更重要:在家庭教育中,母親在推動子女取得教育方面的成就發揮更大的作用。同等條件下,權威性母親與忽視型母親相比,其子女平均多接受8 個月的教育,即有可能上大學或讀研;而父親的影響僅4個月。專斷型的父親會降低子女的教育程度,而專斷型的母親則會對子女的教育產生積極影響。

4、父母的教養方式對子女教育程度有著巨大的影響:高中學歷及以上父母家庭,從忽視型轉變為專斷型,可以讓孩子獲得研究生的可能性提高3倍;而從忽視型轉變為權威性,這一可能性提高到5倍。

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權威型父母,你達到標準了嗎?


四、環遊世界,感受各國的教育現狀


印度:擁有世界上最難的考試。JEE聯合入學考試,據說從來沒有重複性的題型,而且考試內容偏向背誦記憶型為主;其著名的IIT印度理工,門檻要遠高於麻省理工,40萬人參加考試,錄取人數不到5000人。

日本:學歷低已經成為日本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對待學歷並不焦慮,因為在日本低學歷者且有一門手藝的藍領,與白領的收入相差不多,而且受人尊敬。日本學生喜歡筆記式學習,而且分工明確、團體協作;注重孩子的獨立性的培養。

韓國:中學生學習內容深度過高。學習的動力大多是畢業後找個高薪水的工作,再找個優秀的人結婚。

法國:高考考哲學的國家。高中生通常放學後會去咖啡館參加哲學討論;把哲學當做衡量人們知性的指標;教育制度比較嚴格,42%的父母認為孩子服從重要,甚至會有體罰。

美國:圓桌教育方式。不佈置作業,僅做課堂討論;學校的標語就是:思考、討論、提問與分析。

猶太人:創造知識奇蹟的民族。1700萬的人口卻有179位諾貝爾獎得主,世界500強企業擁有者30%-40%是猶太人。教育理念:誘導孩子進行自發性學習,充足的睡眠才是提高孩子學習能力最有效的辦法;不要求孩子一定要考入名牌大學。讀書,是猶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

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猶太人經常會有這樣的家庭會議,誘導性孩子自主學習。


五、寫在最後:中國教育現狀的反思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是最重要的老師、也是時間最長的老師。通常孩子就是父母的複印件,原生家庭對孩子的成長影響伴隨一生。正如奧地利心理學家阿德勒所說: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父母,現如今不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身份的象徵,更重要的是正逐步演化為一份工作。它要求你具備相當的職業技能,才能勝任這份工作。

改變中國的教育現狀根源,不在學校、不在老師,不在學生,而在於父母。

我期待在未來的某一天,我可以辦理這樣一所父母大學,幫助更多的人掌握更科學、更有效的父母職業技能,並在生活中應用實踐。

研究表明:孩子0-4歲是教育的最關鍵時期,為人父母,相關職業技能你準備好了嗎?

直升機父母,你深陷其中了嗎?

改變中國教育現狀,從提升父母技能開始。


歡迎小夥伴們關注、評論、轉發。分享【家庭婚姻與親子教育】中的那些事,約你一起尋找人生的智慧。

我是@一修時空,若能對你有所幫助,我將倍感榮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