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未成年人品行養成的最直接老師

每一個家長都望子成龍,希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請最好的老師。從開始的初中補習,到小學補習,再到幼兒園補習,再到現在各式各樣的早教機構,希望孩子能贏在起跑線上。家長把孩子的未來押在了各種教育機構上。表面看來,家長的這種做法好並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這種打包式的教育,容易造成一種現象,就是家長把孩子託付給教育機構和老師,自己則成為了甩手掌櫃。這些家長認為,教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殊不知,家長才是學生的第一個老師,而且,是影響孩子最多的老師。

有記者曾採訪小學生,問爸媽最關心的是什麼?有很多學生回答,手機。本來,手機只是用來聯絡對方,需要的時候進行一些查詢,但是現在,很多人睜眼第一件事,刷手機微信、微博,睡覺前也必須看看微信和微博,本來陪孩子的的時間花在了手機上,孩子與父母漸行漸遠。父母對孩子說的最多的話就是好好學習,我幫你報了英語提高班、語文提高班等等。但是真正花在孩子身上的時間卻很少,父母的陪伴成了孩子最大的奢求。

教育不僅僅是學習,首先要做的是教孩子如何為人處世,而後才是學習文化知識。最好的教育方式,不是叫孩子如何做人做事,而是以身作則,身體力行的教育孩子。經常看到有父母很兇的對孩子說:“不是讓你不要玩手機玩遊戲,你怎麼不聽話啊?”卻不知,在孩子的眼裡,他們才是那個最喜歡玩手機的人。教孩子玩手機、玩遊戲的不是別人,正是說教的很兇的父母。所以,父母不要試圖用這種高高在上的威嚴來震懾孩子,父母需要管教的首先是自己,回想一下自己曾經的好習慣和壞習慣是怎麼形成的?是父母逼出來的,還是看著眼前一步步模仿出來的?如果能深刻的想到這一點,作為父母,就不會總是說:“你怎麼不去學好的,總是學些壞習慣?”

望子成龍,所有父母都一樣,但是,不要把自己的目標理所當然的變成孩子的未來,父母就是孩子的引路人,要做的是扶持,而不是一味的拉著她往前走。人生從來都是自己完成的。當孩子學會了走路,就要學會放手,即使開始時會有跌跌撞撞,走起來比較吃力,但是當他走順了,學會跑,就會感到成功的愉悅,這種愉悅是一直在父母的保護傘下的的孩子無法體會的。父母要明白,自己無法陪伴孩子的一生,最終他必須自己學會成長,自己去掌握自己的人生。學會放手,才是對孩子對無私的愛。

父母,作為孩子最初的老師,不僅要耐心地陪伴孩子,以自己的的言行影響教育孩子,更要學會懂得放手,讓孩子勇敢堅強的成長。(錢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