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想逃離現在的環境卻沒那個能力,怎麼辦?

用戶3504871008901715


安越越談心認為,抑鬱症想逃離現在的環境卻沒那個能力,我們可以從這三方面來解決:

一、確認自己是否得了抑鬱症。

二、如果確認得了抑鬱症,要及時採取對應措施。

三、我們可以通過幸福行動,來自愈自己

一、你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鬱症?

1.確定自己是否得抑鬱症很關鍵。

確定自己是不是得了抑鬱症,這一點很重要。現實生活中,不少人把抑鬱情緒和抑鬱症劃上等號,但是,這兩者是有本質區別的。很多時候,抑鬱情緒只是短暫的心情不好,基本上大家都有經歷過,通過適當的自我調節就能得到緩解。而抑鬱症是會影響你的情緒(比如“我很痛苦”)、你的思維(比如"大家都不喜歡我”)、你的身體狀況(比如“我睡不著”)等等。

2.如何確定自己是否得抑鬱症?

如何確定自己是不是真的得了抑鬱症呢?最好是到專門的機構做個診斷,比如去有資質的心理諮詢機構、正規醫院的心理科讓專業人士做診斷。

二、如果是真的抑鬱症,該怎麼辦?

1.不要再耽擱了,立即行動

如果確定得了抑鬱症了,你首先一定要相信這一點:抑鬱症是可以被治癒的。不少抑鬱症患者是拖了好幾年才去尋醫治療,但這容易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因此,對於抑鬱症,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我強烈建議你立刻行動起來,不要耽擱了。

2.清楚抑鬱症的破壞性

你說抑鬱症了想逃離這個環境,這個可以理解,也許換了環境你就沒那麼痛苦了,但是事實是:很多時候你的痛苦感是來源於抑鬱症本身,而不是外在環境。這是因為抑鬱症會給你的生活帶來持久性的破壞。

有研究表明,抑鬱症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亞於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抑鬱症患者的平均年齡在25歲左右。這種疾病容易對人生造成重大的影響,比如家庭生活不幸福、工作效率底下,也許你清楚地體會到你正在經歷的一切,這不僅影響到你的世界觀、人生觀,而且讓你痛苦不堪。

因此,早點去找心理醫生吧,瞭解自己的病症情況,然後和醫生共同決定治療方案,越早越好。現在已經有很多鍾抗抑鬱藥物被證明是非常有效的,這些藥物不僅能夠緩解抑鬱症狀,還可以治癒因抑鬱症而產生的各種生理或者精神問題。

另外,既然沒有能力逃離現在的環境,那就接受吧。接受不能改變的,改變可以改變的,如此才能更好地生存。環境不能改變,那麼能改變什麼呢?可以改變自己,通過提升幸福行動力來慢慢治癒自己。

三、用幸福行動治癒自己

伊麗莎白.麥克萊肯說過:幸福是治癒不幸的良藥,別人怎麼說不重要。

心理學家塞裡格曼曾經做過一項關於積極心理治療的實驗,這個實驗持續6周的時間,研究人員每週和8至10名抑鬱症患者見面,每次2個小時。在這2個小時中,研究人員鼓勵這些抑鬱症患者進行各種積極的活動,比如表達感恩、享受生活、發揮自己的優勢等等。

和那些沒有接受任何干預措施的抑鬱症患者相比,這些實驗參與者的患者抑鬱症得到了顯著的緩解,更讓人驚喜的是,在整個實驗的過程中,他們的幸福水平也得到了切實的提高,即使實驗結束了很久,他們的幸福水平也仍然在不斷地提升。

這個實驗說明:幸福行動,能夠激發樂觀思維、積極的情緒和行為,而且能夠幫助患者減輕抑鬱症狀。

那麼,在現實中,我們可以採用哪些行動提升幸福水平呢?以下2點建議:

  1. 避免思慮過度

思慮過度,就是我們常常說的——想太多!當一個人心煩意亂、感覺焦慮不安時,反覆的思考並沒有任何好處,反而會讓事情變得更加糟糕。可是我們常常會忍不住要想太多,這是因為思慮過度具有很強的強制性,如何克服呢?

我覺得可以用這個方法,3步走:

第一步:當你出現思慮過度時,立刻停止,可以通過做一些你感興趣的事情來轉移注意力。

第二步:採取行動,解決問題。如果對遇到的難題感到焦慮,不知所措,那麼可以先嚐試走出很小的一部,比如為一個具體的問題寫下所有可行的解決方法,然後從自己寫下的方法中選出一個立刻行動,這個很小的行動很有可能讓你的心情變好,從而更加自信。

第三步:避開思慮過度的刺激源。可以列出一個清單,記錄這些可能引發你思慮過度的各種場景,包括地點、時間和任務,然後在生活中儘量避開這些場景。

2.積極應對生活

當身處逆境時,積極採取行動來減輕傷害、緩解壓力及痛苦,這就是積極應對。這裡和你分享2種具體的操作方式:問題焦點解決和情緒焦點解決。

問題焦點解決說到底是解決問題,例如,如果工作讓你感到壓力和痛苦,那麼你要找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權衡各種方法的利弊,然後採取行動。比如你可以嘗試與主管協商,在職責上做些調整等。

但是如果你所面對的是無法控制的事情,或者你遭受很大的打擊,讓你痛苦至極,那麼,這時可以試著用情緒焦點解決方法。簡單一點來講,就是去做一些讓自己放鬆、愉快的事情,比如運動、向信任的人傾訴、尋找情感支持等等。

待情緒狀態得到好轉以後,再採取行動應對各種困難。

既然沒有能力改變外在環境,那就接受現在的環境,通過幸福行動來激發自己的樂觀思維、積極的情緒和行動吧。以上兩種行動在平時生活中多加運用和訓練,是可以提高幸福水平,有效緩解抑鬱症狀況的。

最後,分享一下美國副總統候選人約翰.愛德華的故事。他失去了16歲的兒子,曾經歷很長一段時間都沉浸在抑鬱和悲痛中無法自拔,通過自我調整,最後他以全新的狀態出現在公眾面前,並且他的人生目標也發生了變化。他在回憶錄裡寫道:“我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人生中不乏心碎和痛苦,二是堅強的人可以讓一切變得不同。一個道理讓人傷心,另一個則振奮人心。我會接受現實,繼續前行。”

抑鬱症了想逃離現在的環境卻沒那個那個能力,怎麼辦?那就讓自己變得更加堅強、更加幸福、更加熱愛生活吧!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祝好!


安越越談心


我就是抑鬱症,想離開卻沒有能力,活到想死的地步,現在終於逃脫了,但還是想哭。


玉溪民子


作為一名抑鬱症患者,想要逃離現在的環境也就是逃離現狀,說明你是想做出改變,想走出抑鬱的,這樣很好,但你說到沒有那個能力,我不這麼認為。其實不一定要換個地方去生活或者工作叫做換環境,真正使你感到悲觀和壓抑的遠遠不是周圍的環境,而是你心中的“環境”,一個叫做抑鬱的世界,漆黑一片,沒有光,沒有希望。

如何逃離心中的“環境”

先明確一件事,抑鬱症絕對不是什麼單純的心理問題,所以所有的說教和大道理都不會得到想要的效果,反而會加重患者的煩躁和焦慮,耗費患者最後的一點耐心,甚至有些自以為是的人,本著“我是好心”的出發點去埋怨、抱怨、傷害抑鬱症患者,很多時候,這種所謂的“善意”真的可能成為壓倒抑鬱症患者的那最後一根稻草。

逃離心中的“環境”,其實就是嘗試如何緩解抑鬱症狀。單純的靠自我調整的方式是很難走出心中的抑鬱環境的,最好的辦法一定是在藥物治療和心理治療的雙重治療下,找回自己的從容與輕鬆。可能增高過程是痛苦的,但你可以設想一下,你心中的抑鬱原本會更好一些嗎?如果不能更好,那為什麼不嘗試著去戰鬥?難道就這麼輕易的屈服於抑鬱症嗎??難道要讓關心你的家人和朋友扼腕嘆息嗎?難道有病了不應該聽醫生的話嗎?難道連說話負責任的醫生的話都不聽,卻要聽那些周圍人毫無道理的猜測嗎?


抑鬱症當然可以治好,前提是要配合醫生調整自己的心態,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抑鬱症,用信任的心態去執行醫囑服藥,用排斥的心態去抵抗周圍人的閒言碎語,用充分的心態去面對對抗抑鬱症的過程當中,可能遇到的所有的困難。

抑鬱症患者的家人應該如何陪伴和幫助抑鬱症患者

作為患者的家人,陪伴和情感支持是最大的助力,切忌不要過多的大道理和過多的說教。抑鬱症一定不是心理問題,大道理不會有任何幫助,尤其是家人的埋怨,更不可能產生任何的效果。

很多抑鬱症患者其實都在努力的堅持,希望能順利的完成日常的工作,但有時候確實因為抑鬱症的影響會難以完成日常工作,但其實他們也已經非常努力了。

家人的陪伴和必要的理解與支持一定能夠幫助抑鬱症患者更好的面對抑鬱症的影響。


我說精神


你好,我曾經也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現在已痊癒,作為過來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講一下我的經歷,我是因為家庭,學業,就業等各個方面都遇到了困難,導致自己患了抑鬱症,抑鬱症折磨我整整長達九年半的時間。

剛畢業那會,正是抑鬱症最嚴重的時候,我不敢去工作,就整天待在家,不敢出門見人,可是我的父母並不理解我,他們就是普通農民,文化水平也不高,我不知道怎麼和他們說,他們一直認為是我懶,是慣出來的毛病,才不出去工作,老是用激將法讓我出去工作。

我那時候的恐懼就特別嚴重,就根本出不去,整天哭鬧,覺得自己現在太痛苦了,你們還要再來逼我,覺得沒人關心我理解我,就想離家出走,逃離這個讓我痛苦的地方,逃離讓我有很多痛苦回憶的地方,再也不回來了,找個沒人的地方自生自滅吧。

可是當時那種情況,好像什麼事情都做不了了,我能到哪裡去,覺得自己哪裡也去不了,就整天躺床上,渾渾噩噩行屍走肉的活著,在家裡痛苦,想要逃離卻覺得做不到。

現在我好了,我的世界完全變了,內心的想法完全變了,很多事情,並不是我重度抑鬱症時內心想的那樣。

抑鬱症,逃離外界環境是完全解決不了問題的,你就算離開了這裡,去了另一個地方,內心不改變,一樣還會有痛苦的事情等著你,到時候,你又要逃離嗎,那什麼時候才是盡頭,不會有盡頭的。

抑鬱症,我們只有徹底改變了內心,一切問題才能徹底解決,因為抑鬱症本質就是內心錯誤的思想思維,導致太多的負能量,環境沒有錯,錯的是我們的內心。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願世間再無抑鬱症,人人都永遠生活的健康快樂幸福!





夏天523


當抑鬱情緒的出現,更多是想告訴自己“你,是時候休息了”。

很多人以為我再抗一抗,再熬一熬就過去了,但往往現實的結果是,一件事解決了,另一件事又出現了,焦慮、無助、迷茫的情緒再加上來自各方的壓力,“抑鬱就變成一條小黑狗”,感覺怎麼也擺脫不了。

我們無法改變世界,無法讓自己的生活永遠一帆風順,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跟世界相處的方式。所以,與其說我們想著怎麼去擺脫抑鬱的情緒,還不如學會跟它好好相處,讓抑鬱這條小黑狗變得不那麼令人討厭。

抑鬱這種情緒,從動力學的角度來說,就是把攻擊性轉向自己的一種情緒體驗。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自己攻擊自己,自己否定自己。

這就導致,當抑鬱的情緒襲來時,我們會處於一個退行的狀態裡,變成一個特別敏感的孩子,甚至於不想思考太多的內容,不願意去做出一些改變。

當我們意識到了,抑鬱情緒原來是一種自我攻擊時,我們是可以通過多給予自己一些認同、誇獎和鼓勵,從而排解自己的抑鬱情緒。

所以,和抑鬱情緒相處的第一步,就是學著對自己好一點。

抑鬱的情緒除了讓我們不開心外,更會讓我們自我封閉,把外界的一切關係都切斷。

但顯然,切斷關係並不會讓我們的情緒好起來,反而會陷入一個奇怪的狀態裡,不斷自我同情,自我折磨。所以,越是抑鬱,我們就越需要人際關係,越需要跟別人互動。

之前有部電影叫《西虹市首富》,沈騰飾演的王多魚意外得到一筆財富,但繼承條件很詭異,就是他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花光十個億,不能有一塊錢的剩餘。他就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去花錢,可他的錢卻只增不減,導致他很抑鬱,後來還失蹤了。他的朋友們去警局報案,警察回答他們說:“應該是蹦迪去了,你們去夜店找吧”。

我想這句對白,當時應該挺多人感到不理解,覺得這個警察怎麼這麼不靠譜。但這其實是在反映一件事,就是當我們不開心的時候,或者有一些抑鬱情緒時,更需要跟別人產生鏈接,特別是跟你親近的人。

所以,和抑鬱情緒相處的第二步,就是去跟別人建立關係。跟別人大聲說出來,說出自己有多不開心,為什麼不開心,實在不行就跟朋友一起去蹦個迪!

抑鬱只是我們眾多情緒中的一種,它會自然地出現,也會自然地離開。只不過有時它的一些影響會讓我們“捨不得”讓它離開,例如:當處於抑鬱情緒中時,我們可能會得到更多人的關心和愛護,也就不想擺脫這種抑鬱的情緒。

但我們真的不需要通過這樣的方式去尋求照顧,我們可以主動去跟別人建立關係,去跟好朋友訴說情緒,或者跟家人外出旅遊玩耍一下。擺脫抑鬱情緒的方式有很多,我們不需要自己一個人單打獨鬥,像個“孤膽英雄”一樣。

抑鬱這種情緒,的確很惹人討厭,但去掉它被我們感受放大的負面影響,它也只不過是一種情緒。每個人每天都會產生不同的情緒,有些激勵我們前進,有些會讓我們猶豫迷茫,可這就是人生,有苦有樂的人生。


腦康王主任


往哪裡逃呢親?在你的潛意識有一個理想國,那裡一切如你所願。這,就是你抑鬱的源頭。為何如此說,原因如下:

1.你不願呆在此地,或許此地有惹你傷心的事情發生過。你活在不開心的往事裡,沒有時間享受當下,所以抑鬱。

2.你想逃,可能是因為此處有你不願意承擔的事情。你心想我不要做這個,我要成為沒有事情要承擔的人,你否定自己,所以抑鬱。

3.或者你怕此處將發生讓你尷尬的事情所以想逃。那麼,你就活在將來,無法專注當下,也不會開心。

總之,你想逃離的,不是現在的地方,而是你的心。所以,若心結未解,你逃走了,跟你一起的心也不會開。

唯有安定了自心,不怕他人眼光,放下擔子為自己活,或者勇敢面對問題困難,才有可能由自身生出信心,從而無論身在何處,也能開心快樂。

我曾經有過抑鬱。總是看到別人厲害就想成為她,或者見他人到處遊玩心生羨慕也想外遊。現在,我將心安住,每天就算與自己在家也能逍遙自在,其樂無窮。

走出抑鬱有方法,但一定要長期踐行:跑步,戶外活動,冥想,慢生活等等。其實,方法不用太多,好好貫徹才是重點。祝你早日安定自心,隨處都能感受幸福。



壹兒


雖不知道你所在環境如何,只要不是身陷牢獄。想逃離就一定有逃離的辦法。

之所以你不斷的一次次想掙脫,卻感到無能為力,無外乎舒適區對你有太強的吸引力。好比溫水煮青蛙。少了支持的動力,又有太多放不下的牽掛。

其實逃離的方式也很簡單,秘訣就是隻要付出些時間,在你不滿意的地方找到PLAN B。比如工作不滿意,就在工作外培養個愛好。社交不滿意,就結交新朋友。伴侶不滿意,就多增進了解(當然別輕易談離婚,更別找小三)。


精益成長


根據您目前的情況,最佳方案有兩個:

一是不要閒著,全天做劇烈運動,如跑步,跳d 舞,累得不行再休息,人閒腦也別閒,要讀書,主要讀心理學方面的、勵志方面的、名人傳記、喜劇方面的等。

二是根據醫囑服藥,同時別讓自己閒下來,找事做。如果是女生可以編織或刺繡,如果是男生可以書法繪畫之類,無論怎樣,都要有運動量配合才有效果。


樺明2378


想治癒抑鬱症,好好的念《地藏菩薩本願經》,當然,實在不想念,那說明你自己還不覺得自己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我是一個資深的抑鬱症患者,目前基本好了,好了之後才覺得精神與心理的問題,其實一般的人都有,也就是說,每個人都有抑鬱症,只是嚴重程度的區別,要關注精神健康,畢竟再多的錢也無法抵禦抑鬱症的痛苦


弘範三界


乾點喜歡的工作,讓自己忙起來,沒時間和不喜歡的計較雞毛蒜皮,如果是自己家人就不必脫離現在的環境,即便是其他人,所有這些其實是自己切換思維不靈活所致,沒什麼大不了的。否則,環境是逃避不完的,每個地方都是一個環境。學會適應,調整自己,由被動變主動,為自己作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