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眼目睹】是什麼讓她們從月薪3萬變成月薪5000的全過程

你可能算不上極其拼命,但也不能說不努力。很努力,卻沒有換來預期的進步和收穫,這是為什麼?

01

再努力也不能直接打開的死結

什麼是死結?

即解決方案就是問題本身:

你想轉行找一份新媒體工作,可是發現大部分公司都要求有新媒體工作經驗;

你註冊了個公眾號,想通過文章被用戶大量轉發獲取種子用戶,可是你發現你得先有一批種子用戶才行;

你想通過創業賺取第一桶金,卻發現沒有第一桶金根本創不了業;

你想讓自己拿出更多時間用於自我成長,以便之後能賺更多錢,但你發現如果沒錢你就必須花更多時間工作,根本沒時間用於自我成長;

你寫了一本書,想找很多大咖推薦以獲得影響力,但發現你沒有影響力,大咖根本不願意推薦你。

等等以上很多問題,都像極了經常忘記帶鑰匙出門的我:

想要進門拿鑰匙,我特麼首先手裡得有一把鑰匙,我要是手裡有鑰匙,我特麼都用不著進門拿鑰匙。

這些都是死結,你怎麼努力解開?

解鈴不能只找繫鈴人,僅憑自己努力,可能都是無效努力。

答案就是:引入外部解決方案。

每次忘記拿鑰匙,反正又不可能爬進去,想再多都是無效努力,我就直接打電話叫開鎖匠。這就是外部解決方案。

我作為一個沒有新媒體經驗的服裝店員,找到一份新媒體工作,引入的外部解決方案是找到了一個內部推薦人,否則我即便再努力可能都進不了面試環節,簡歷這一關都過不了。

2016年我第一次做公眾號冷啟動時,找到的外部解決方案是直接從自己的3000微信好友裡轉化出來1000個種子用戶,而不是靠文章傳播,那次很快做到了一萬用戶。2018年我第二次做公眾號冷啟動時,找到的外部解決方案是建立一個白名單群,寫足夠好的文章,去談一些大號轉載,互利共贏,很快做到了10萬用戶。

不能再往下寫了,因為這時候一定有朋友產生了疑問,比如:我怎麼找到內部推薦人?

答案同上:引入外部解決方案。

你想轉行進入新媒體行業工作,卻被要求要先有新媒體工作經歷——外部解決方案是,找一個內部推薦人。

可是你根本沒跟這個行業打過交道,哪認識什麼人啊,怎麼辦?

去年有幾個同學參加了我們的新媒體線下課,課程結束後就被我們推薦進入了一些優秀新媒體公司工作。這就是外部解決方案的外部解決方案。

為什麼你的努力沒有用?

很可能是因為你陷入了「忘記帶鑰匙出門但進門拿鑰匙需要先有一把鑰匙」的死結,這時候如果你試圖直接解決問題,都是無效努力,再努力都救不了你,你要學會引入外部解決方案。

02

系統困境之

試圖通過線性努力獲得線性增長

【親眼目睹】是什麼讓她們從月薪3萬變成月薪5000的全過程

我在農村長大,小時候跟媽媽去田裡給玉米上化肥,我知道一個坑上 1 把化肥,這顆玉米收成可能多10%,但你想讓收成達到 100%,解決方案並不是給一個坑抓 10 把化肥。

多抓 9 把化肥屬於線性努力,但並不會獲得收成多 90% 的線性增長,反而會把玉米燒死。

假設我的公眾號一條廣告費 5 萬,一個月接 2 條廣告,我的年收入是 120 萬。

如果我一個月接 10 條廣告,是不是年收入就能做到 600 萬?

不是,反而可能年收入從 120 萬,變成了 50 萬。因為第一個月我接了 10 條廣告,用戶受不了,陸續全取關了。

現實中,很多人都在試圖通過線性努力獲得線性增長。

比如你入行做新媒體小編,月薪 3000,經過不斷努力,你的技能越來越熟練,月薪 2 個月漲一次,一年就漲到了 9000。

第二年你又繼續拼命,然而更努力工作了一年,工資卻沒怎麼再漲。甚至第三年,你更努力了,卻不得不面對兩個選擇:要麼被裁掉,要麼接受降薪。

為什麼更努力,反而更差了?

第一年,你只要努力,技能就在增長,所以收入增加。

第二年,該學的技能都學得差不多了,再努力也沒啥空間了。

第三年,你業務水平雖然沒退步,不過呢,應屆生來了,跟你一樣能幹,但比你便宜,憑啥用你呢?

你用 10 把化肥燒死了自己,這就是越努力越不幸。

一個公眾號想收入更多,不是在廣告收入上線性努力,而是適當的時候找第二條線、第三條線.... 比如我們廣告是嚴格限制數量,但我們開發了知識服務業務,有音頻課,開發了在線培訓業務,有訓練營,等等。

個人努力同樣如此,你在一個東西上的努力,線性收穫增長只能持續一段時間,差不多的時候,你要找第二條線努力,然後再找第三條線努力,這樣你的進步才能維持線性增長。

比如一個小編第一年可以在編輯排版這條線上精進努力,第二年要找到另外一條線比如原創能力或者綜合運營能力,第三年要再找一條線比如品牌能力或者營銷能力等等。

為什麼很多網紅都紅不過三年?因為很多網紅本質上都在一條線上努力,這條線不太可能永遠讓你線性增長。

比如papi醬如何更紅?肯定不是更努力的拍更多短視頻。有可能是嘗試其它線,比如搞綜藝,搞電影,和郭德綱學學說相聲之類的。

比如你學習寫作,第一年你天天學寫作技巧可能每個月都有進步,但第二年你可能需要好好學習一下心理學才能維持每個月進步,第三年你可能發現你必須找一個領域深入進去才能寫出好作品。

當你非常努力,但發現進步緩慢的時候,要問自己是不是侷限在某一條線上了,是不是可以找到第二條線、第三條線,讓自己維持進步。

03

系統困境之

忽略過去現在未來構成的時間系統

我有個朋友運營一個公眾號,以轉載為主,有一天她在一個很喜歡的公眾號上挑了一個質量、閱讀量都很高的文章,轉載到自己賬號上後閱讀量卻很低。

她不服氣,第二天又挑了一個同類型的文章,閱讀量依然不好。

我說:你現在再努力,也改變不了現狀。

因為你現在發什麼樣的文章閱讀量會高,是由過去決定的。你過去半年發的都是震驚體、標題黨、雞湯文,這就決定了當下你必須也發這一類,閱讀量才會高。

因此我告訴她,如果你現在堅持發高質量乾貨,不是為了現在高質量乾貨閱讀量會高,而是為了三個月後會高。

以上案例,外行不太好理解,我說的更通俗一點:

如果我現在是傻逼,那麼我現在再努力學習,也還是傻逼,因為我現在傻逼是由我的過去決定的,我現在努力學習,是為了一年後不再是傻逼。

清楚了麼?

時間系統是這樣起作用的:當下的結果,是過去決定的。當下的努力,會在未來見效。

很多人說自己明白,但現實中我看到的,是很多人不明白。

比如我的社群裡,經常有人問我:粥老師,我最近在練習寫作,為什麼怎麼努力都寫不好?

如果這些同學真的明白時間系統的作用法則,就不會問這個問題。

你現在寫不好,是過去你沒練習過寫作導致的,而讓你現在努力練習,不是為了現在就寫好,而是為了讓你一年後寫得好。

很多人不明白時間系統的作用法則,幹什麼都是半途而廢,比如:

寫作,寫了兩個星期寫不好,放棄了;健身,練了兩個星期還沒腹肌,放棄了;護膚搞了兩週,皮膚還是那樣,放棄了;看書,看了一個月看不到進步,放棄了....

從另一個角度理解:你看到的所有現象,都有時間延遲。

你聽說有人買比特幣賺了很多錢,於是你入場,於是你賠光了。

為什麼?因為時間延遲。比如你10號看到粥左羅因為買比特幣賺了,它證明的是從粥左羅1號購買到10號你看到,整體是漲的,並不代表10號還是個好時機、還會繼續漲。

因此,你努力的同時,也要深刻的理解「過去現在和未來」這個時間系統,否則你就容易陷入無頭蒼蠅的努力,因不能馬上改變現狀就連未來也否定了。

04

系統困境之

在歸因錯誤下拼命努力

2016 年中,我有個朋友進入一家公司做商務,負責的業務是廣告投放,即一頭服務公眾號主,一頭服務品牌方,賺中間的差價。

那時候正是自媒體廣告崛起的時候,業務增長很快,半年多,她的月收入從 5000 做到 3 萬。

漲到 3 萬的時候,領導找她談話,調整了她的提成算法,其實說白了就是限制她的收入繼續增長,差不多穩定在 2 到 3 萬之間。

朋友聽完就氣炸了,說自己過去半年如何努力,如何加班,如何懂得開拓客戶,如何左右逢源手握大量資源.... 結果現在業務做牛了,公司卻來這一套。

一個月後她辭職了,她的規劃是,做自由職業,反正自己手裡既有品牌方資源,又有號主資源,出來做,只要業務量達到自己在公司的五分之一,就能保證月入3萬以上,還更自由。

後來的結果,你能想象得到,剛出來時藉著公司資源,還能接一些單子,慢慢的老客戶又都流向了公司,新客戶更難拓展,因為無論是品牌方還是號主都覺得跟一個大平臺合作遠比跟個人更靠譜。

無論她怎麼努力,都很難拓展客戶,然後吊兒郎讓快一年,賺的錢也差不多花完後,2018 年初她不服氣,註冊了個公司,拉了個三人團隊,開始公司化做這個業務,這次她更努力了,結果三個月後公司還是關了,時日不同了。2018 年 5 月,她去了一家區塊鏈公司做商務,如今公司快倒了,她的月薪也回到了 2016 年的5000 塊。

不要覺得只有普通人才會犯這樣的錯誤,大佬也會,牛逼的公司也會。

前豌豆莢CEO王俊煜說:2012年和2013年豌豆莢發展迅猛,還在2014年拿到軟銀1億美金融資,我們錯誤的歸功於自己的努力,並且相信只要持續努力,公司就會一直髮展這麼快。

後來他才明白,原來當時成功是因為智能手機發展迅猛,恰好谷歌退出中國,安卓手機當時沒有好的App應用市場,百度、騰訊等巨頭還沒重視而已。

很多人賺到錢卻不知道自己怎麼賺到的,成功了也不知道自己怎麼成功的。

莉莉絲的CEO王信文:從騰訊出來創業,做了一款遊戲叫《刀塔傳奇》,火了,上線第一個月就流水過億,至今總流水超50億。

王信文總結,成功賺到錢的原因是玩法創新,於是馬上準備第二款遊戲,他只有一個要求——創新,不管是戰鬥表現還是操作方式,都可以,只要創新。但很快發現,這樣很慢,同時公司還要發佈遊戲,於是他組建發行部門,代理其它公司的遊戲,要求也是必須有創新。

最終公司簽了 11 個遊戲,花了 1.2 億,最後收入只有可憐的 3000 多萬,同時內部做的各種創新遊戲也無一成功。其實後來他才願意相信,當時《刀塔傳奇》火的很大一個原因是用暴雪公司「DOTA」這個 IP 打了個擦邊球,同時騰訊、網易在這方面還沒覺醒。

小時候我們聽「龜兔賽跑」的故事,以為烏龜贏了是因為它不懈努力,現在我告訴你:那就是歸因錯誤——烏龜贏了不是因為它多麼堅持,只是因為兔子睡著了。「龜兔賽跑」不是講給烏龜聽讓烏龜持之以恆的,而是講給兔子聽的,讓兔子不要打盹。

關於歸因錯誤,有個人經典說法:電梯裡,有人靜靜地站著,有人在倒立,有人在原地轉圈,最後電梯上到最高層的時候,每個人都認為自己做的事,才是電梯上來的最重要原因,但實際上這和事實相差太遠了。

你怎麼都賺不到錢的時候,你要認真分析,為什麼自己賺不到錢。你賺到錢的時候,更要認真分析,你現在賺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你找到你的真正原因了麼?

05

系統困境之

你的努力忽略了關鍵限制因素

做成一件事,一定是多方因素的組合恰到好處,即複雜系統的成功。

比如我們前面講到的玉米,大豐收一定是種子好、種得好、化肥好、陽光好、水分好、土壤好等等,缺少任何一種必備要素,可能都不會大豐收,缺少的那個就是關鍵限制因素,它不好,別的你再努力都不行。比如種子是壞的,比如化肥是壞的。

我們再舉個人的例子,一個人眼睛好看,嘴巴好看,耳朵好看,臉型好看,但是鼻子扁且鼻孔對著人,這個人能好看到哪去?鼻子就是她好看的關鍵限制因素。

很多人極其努力,但是收穫不大,很可能是他忽略了關鍵限制因素。

比如我們講講寫作。

寫作能力是什麼?很簡單,寫作能力就是文字表達能力。

錯。若你是這樣理解,你可能一輩子都寫不好。

咱們來拆解下這個問題:

只要你接受過正常的教育,詞彙量夠用,說話沒問題,你的基礎表達能力就是ok的,你能寫800字的高考作文,這就說明你可以寫作,哪怕湊字數也說明你可以寫。

人人都可以寫作,但寫出來的東西往往是天壤之別,你覺得自己寫得不好,於是拼命的練習表達技巧,訓練遣詞造句,努力提升文采,以求提高寫作水平。

若只是這樣練習,我也可能一輩子都寫不好。

因為在寫作上,拉開大家差距的,除了遣詞造句,還有個更內核的東西——你的思考。

面對同一件事,別人能看到一點,你能看到五點,別人能看到五點,你還能看到這五點之間的聯繫,別人能看到這五點之間的聯繫,你還能看到這件事的五點和另外一件事的三點的內在關係,這樣你寫出來的東西一定更好,哪怕你的遣詞造句能力稍微弱一點,你的寫作水平也是更勝一籌的。

你知道了寫作的內核是思考,於是你開始每天絞盡腦汁的思考,訓練思維,提升認知,以求提高寫作水平。

但若只是這樣練習,我依然可以說你有可能你一輩子也寫不好。

因為在寫作上,拉開大家思考水平的,也有個核心——你的輸入。

比如,現在讓你寫個「逃離北上廣」的話題,你沒在北上廣生活過,你又不去讀北上廣的故事,還不去看北上廣的電視電影,也沒跟在北上廣打拼過的人聊過,你怎麼可能寫好這個主題?

你說,我可以想象。錯,想象力,是閱歷的延伸,否則人想象出來的外星人和鬼,怎麼都長得像人呢?

因此,沒有持續、大量、優質的輸入,你的思考和輸出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寫什麼都有心無力。

所以,你問我你的寫作能力不夠好,問我怎麼提高,我無法直接回答你,因為不不同的人,關鍵限制因素不同:有人的關鍵限制因素是思考能力,有人的關鍵限制因素是閱讀量,而有的純粹是因為練得少。但可以肯定的是,如果你不解決關鍵限制因素,你在其它方面再努力都不能有很好的提升。

你現在正在從事什麼工作,訓練什麼技能,阻礙你進一步提升的關鍵限制因素是什麼?

與其拼命努力,不如先回答這個問題。

06

系統困境之

你的努力與時代進程相逆

中國歷史上,西周曾耗巨資研究戰車,比如車軸的打磨,木材做成圓輪,還不能散架,在沒有潤滑油和橡膠的情況下,輪子能轉起來,這已經是當時的黑科技。

一番努力,好不容易戰車技術達到頂峰了,才發現戰車被淘汰了,騎兵才是最狠的。騎兵不是跟你競爭誰的輪子轉得最快,但這種迭代性威脅是更可怕的。

從秦朝到清朝,兩千多年的封建王朝,中國的特種兵是弩兵,關於弩的技術不斷升級,從竹筋箭到複合弓、地中海式射箭,甚至搞出了床弩。

然後呢,你弩再厲害,人家不跟你拼弩,西方列強手裡端的是火槍啊。

如果都用弩,我們拼的是誰的弩好,我面臨的是競爭性風險。如果我用弩,你偷偷玩起了槍,那我面臨的是迭代性風險,我再努力也無濟於事。

前面我提到的「從月薪3萬到月薪5000」這種事情,同樣真實發生在媒體行業。艾小羊說紙媒最輝煌的時候,她供職的國內第一大雜誌社,編輯的底薪、稿費、編輯費、各種獎金,綜合算來平均月收入可達3萬。

那是紙媒最後的輝煌期,她辭職了,同時在紙媒江河日下的這些年裡,親眼見證了前同事從月薪3萬變成月薪5000的過程。

我知道,幹掉報紙、網站的,不是更好的報紙、網站,而是社交媒體。

媒體不再只是媒體,它更是一個社交平臺,內容不再只是內容,它更是一種社交工具,分發不再靠代理商渠道,人的社交行為都是在分發內容。

新浪微博怕的不是另一個更好用的微博,怕的是殺出來的微信,公眾號做得再好,也不能抵擋今日頭條,因為人家沒想做一個更好的公眾號。

為什麼工作一直很努力,技能也在升級,突然就沒飯吃了,因為你被迭代了,你那個技能不在潮頭了。

曾經聽五月天的《倔強》,「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我不怕千萬人阻擋,只怕自己投降」讓我熱淚盈眶。如今我知道,除了特定情況,那只是一種精神和情懷。現實的情況是:我不怕自己投降,我怕的是千萬人阻擋,我要和時代風向保持一致。

王信文說:有時候我們把自己看的太重要,而忽略了外部競爭環境的格局,努力不不努力,看我們自己,努力能起到多大作用,看競爭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