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車市暴跌78.5% 無法“熔斷”

一片陰霾之中,自主品牌的數據在多個維度上,卻呈現出一抹難得的亮色。雖然一場聲勢浩大的“雲賣車”在2月份攻佔了整個汽車圈,但事實上,依舊無法緩解疫情對整個行業帶來的巨大影響。

2月車市暴跌78.5% 無法“熔斷”

3月9日,乘聯會發布數據顯示,2月份,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25.2萬輛,同比暴跌78.5%。1-2月零售累計同比下降41.0%,疫情因素的影響遠大於春節因素的干擾。

同時,由於疫情期間車企復工復產難度加大,2月份,全國乘用車生產21.5萬輛,同比暴跌80.6%;1-2月累計生產160.7萬臺,同比下降47.8%。一夜回到了15年前的水平。

“暴跌”,顯然已成為2月車市最為重要的關鍵詞。

2月車市暴跌78.5% 無法“熔斷”

1

自主品牌銷量排名趁勢“逆襲”

雖然受疫情影響,所有車企的銷量都難逃下滑的命運,但由於下滑幅度不同,2月份,乘用車的廠商銷量排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一片陰霾之中,自主品牌的數據在多個維度上,呈現出一抹難得的亮色。

2月車市暴跌78.5% 無法“熔斷”

長期以來,不管是綜合銷量還是批發銷量,一汽大眾、上汽大眾、上汽通用都牢牢佔據TOP3的位置。在TOP10中,合資車企在數量上也有著絕對的優勢。

而從2月份的排名來看,以吉利、長安、奇瑞為代表的自主品牌卻呈現出逆襲態勢。


2月車市暴跌78.5% 無法“熔斷”

在綜合銷量榜中,吉利超越上汽通用躍居第三,長安超越東風日產、廣汽本田等上升至第五,而奇瑞則出人意料地進入了前十。

2月車市暴跌78.5% 無法“熔斷”

在批發銷量榜中,自主品牌的表現更加突出。不僅吉利與奇瑞首次上升至二、三位,再加上長安、上汽乘用車與長城,自主品牌在TOP10中已經佔據了一半的位置。

而之所以呈現出這一態勢,據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表示,主要還是與自主品牌廠家及經銷商節前庫存充裕,節後復工開業積極,以及訂單維護較好,經營、管理方式靈活有關。

比如,在疫情期間湧現出多款配備“N95醫護口罩級別”濾芯的汽車,大多出自自主品牌;此外,多家自主品牌疫情期間,利用優勢迅速轉產產口罩等防疫物資,樹立了正面的品牌形象。

而從2月底開始的降價促銷熱潮,根據汽車產經網的整理,已經推出補貼政策的車企,大部分也都是自主品牌。而隨著疫情緩和,市場回暖,憑藉大幅度的降價促銷,未來,自主品牌的恢復速度也值得期待。

2

海外市場成銷量黑馬

事實上,在疫情期間,自主品牌除了率先行動,在國內市場維持銷量之外,在開拓海外市場方面也同樣積極。

此前,多家車企在沒有公佈2月銷量的情況下,卻率先公佈了2020年前兩個月的出口數據。相比國內市場的“慘淡經營”,這些車企在出口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

奇瑞的海外銷量數據顯示,2月份,其海外市場的銷量達8419輛,同比增長39.9%。其中,以瑞虎8、瑞虎7、瑞虎5x及艾瑞澤系列為代表的車型產品出口達7704輛,同比增長177%。

而上汽乘用車中主打國際市場的名爵,雖然在國內市場並沒有因為高管們的親自直播帶貨使得銷量上漲,但在海外市場卻收穫頗豐。

根據上汽集團公佈的銷量數據現實,1-2月,名爵的海外零售量超過25000輛,同比增幅高達150%。

而此次疫情中因率先轉產口罩而全網大火的上汽通用五菱,其1-2月的出口成績也同樣亮眼。1-2月,上汽通用五菱累計出口量達到14078輛,同比增長258%。

在崔東樹看來,目前自主品牌主力廠家的規模優勢日益明顯,加之國內嚴苛的環保和油耗等法規要求,自主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已經是越來越強。同時,隨著一帶一路的政策和資金推動,中國各產業的海外實力越來越強,也為中國自主品牌的出口奠定更好的友善環境。

而在國內市場低迷的情況下,穩健增長的海外市場正在成為車企們越來越重要的銷量來源。未來,勢必將有更多的車企積極開拓海外。

3

疫情結束後仍將面臨漫長恢復期

不過,雖然從2月份的部分數據來看,自主品牌的表現好於合資品牌,但這也並不意味著此次疫情之後自主品牌將強勢崛起。在崔東樹看來,未來幾個月,隨著疫情緩和,合資品牌逐漸復甦,自主品牌的壓力依然相對較大。

尤其是車市進入存量時代後,未來的主要增長動力將是換購需求,這對於依舊聚焦於入門級產品的自主品牌來說,是一大劣勢。

與此同時,自主品牌的購車群體往往以中低收入群體為主。而此次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行業,如交通運輸、餐飲、旅遊、商場、影視等,正是這些群體就業人數最為集中的行業。根據經濟普查數據,近幾年,批發零售服務等三產就業人數暴增到了2億,規模空前。而由於就業和收入受到影響,對於這部分人而言,大件的汽車消費毫無疑問會被延遲甚至捨棄。

因而對於自主品牌而言,即使疫情結束,恢復期也仍將漫長而艱難。

而至於整體車市,崔東樹預測,“按照正常的4月末解除疫情判斷,目前看2月車市低迷超預期,3-4月的車市回暖速度較慢,5月後預計恢復正常”。

不過,由於1-2月份的下滑幅度前所未有,崔東樹預測,2020年車市的負增長幅度可能進一步加大,比前期的下滑5%的預期再下調3個百分點。目前預計2020年零售預測為同比下滑8%。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