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美式方艙醫院”才知道,中國真的太難了。

美國俄勒岡州國民警衛隊在俄勒岡州博覽會場建設“方艙醫院”,該處將作為臨時設施,專用於收治新冠肺炎病患。隨著美式方艙醫院照片的曝光,一把摺疊椅,一張行軍床幾乎就是所有基礎設施。而這些已經是出動了國民警衛隊完成的。

對比武漢方艙醫院的許多細節,網友都驚呆了:感覺武漢建設方艙醫院根本不難啊?

建設一個方艙醫院,首先要有合適的場地,能容納至少500人,基礎的設施和居住條件也要滿足,比如有水有電能上廁所……

最先想到的就是體育館、運動館、學校或者圖書館也可以,一些建築是國家的,徵用起來還好說,如果是私有的就很麻煩。

中國的很多企業家都主動無償借出了自己名下的這些場館,所以才那麼順利。

看了“美式方艙醫院”才知道,中國真的太難了。


如果沒有這樣的場地,估計國外也考慮過學習一下建設一個火神山醫院,但是根本沒有那麼多工人和機械能滿足在短時間內迅速完工。

如果場地解決了,就要開始著手室內的基礎設施。

工人們建設的同時,管理人員要馬上制定出區域規劃,病區劃分,進出流程,工作時間,職責制度,病人接待安排……

國外的建築工人、維修工人非常少,就說運送物資的司機吧,關鍵時刻上哪兒去拉一個龐大的車隊來呢?

看了“美式方艙醫院”才知道,中國真的太難了。


中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我們有生活的壓力,關鍵時候我們也有優勢。

方艙醫院的基礎設施完成,就要讓醫療團隊和病人們入駐,有足夠多的醫療人員值守,有保安人員來管控秩序。

中國的醫護人員有多拼?“北協和、南湘雅、東齊魯、西華西”醫療界“四大天團”會師武漢,頂級醫療團隊齊聚。

與此同時,還要滿足醫護人員和病人的一日三餐。

中國的地大物博,各地輸送起特產美食來按噸起步。

就這樣,當時武漢瞬間就建立了好多個方艙醫院,以至於大家都以為感覺好容易。

看了“美式方艙醫院”才知道,中國真的太難了。


細心的網友還觀察到,中國的方艙醫院走廊上還擺了綠植。

“國內的方倉建好了,咱們有幾個搞建築的老教授還在討論說,我們是不是還可以用上一些這個和一些那個,可以增加方倉內的隔離性,全力避免交叉感染。我們真的是把它當成醫院來建的呀!”

以人為本,從來都不是說著玩的。

中國人知道:只要我們團結起來,沒什麼不能戰勝。

3月10日,伴隨著武昌方艙醫院送走最後一批患者,武漢所有方艙醫院均已“休艙”。

“一日一方艙”,武漢平均每4個患者就有一人入住,實現零感染、零死亡……這一個多月,方艙醫院完成了“史詩級”的救援任務,併成功幫武漢扭轉了戰局。

方艙醫院“休艙”了,但這段歷程將永載史冊。

國外真的學習起來,可能還在基礎設施上頭疼呢

對於我們來說,“美式方艙醫院”真的用不著72小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