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一朵花開,
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我出院了!
你們好好保重哈”
——“記”者楊晶《方艙日記》
在這22天裡,她用獨特的患者視角,記錄方艙內的點點滴滴,匯成了一本“方艙日記”。
日記裡,有瞞著家人參加方艙環衛突擊隊的保潔阿姨;也有平息糾紛、解決問題,變身“萬能服務員”的民警;有把女兒名字寫上防護服與自己並肩戰“疫”的護士;還有為白衣戰士寫下“土味”讚美詩的患者大叔……
△視頻丨新聞調查《方艙》
“別人尊重你 你才是英雄”
江岸方艙醫院的戶外設置了100個移動廁所,每天都有專門的環衛工人來清潔和消殺。
△這樣的移動廁所在江岸方艙醫院裡有100個
因為醫生要求患者每天大量喝水,上廁所就成了方艙生活中最忙的一件正事。
近千名患者、100個移動廁所,要時刻保持乾淨、不斷消殺,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
同時,環衛工人還要穿著防護服、戴上N95口罩、克服感染恐懼,工作強度和難度都是難以想象的。
環衛工人:工作時間4到5個小時,時間長了就缺氧,人就發昏,主要是肺,在這裡就是要心態好,心態不好來這裡進來就發慌。
江岸方艙醫院內部開放的“兩層三區”,最多時能入住900餘名患者,另外還有500多名醫護人員在艙內活動。
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大量的生活、醫療垃圾也需要及時處理。
△環衛工人在艙內清理垃圾
原則上,在方艙內使用過的物品都不能帶出艙。隨著方艙內治癒出院的人數突破四百例,每天需要處理的生活垃圾也隨之增加,這給垃圾清運帶來不小的壓力。每清理一次垃圾,他們都要走很遠的路。
△環衛工人拽著兩袋垃圾出艙
楊晶:都說糞口傳播,你們擔心自己被傳染嗎?
環衛工人:擔心肯定是有的,我們把生死置之度外。跟他們醫護人員啊、戰士啊、前線那些善心的人來比,我們已經……我們也不缺啥……不會說那樣的話,文化水平有限。
一句“漂亮話”被大姐說的不太漂亮,但一定不會有人笑話她。
楊晶:你們都是英雄。
環衛工人:事情總要人來做。別人尊重你,你才是英雄。
穿尿不溼的“萬能服務員”
在武漢江岸方艙醫院內,武漢市公安局江岸分局刑警大隊的民警,不僅平息糾紛、解決問題,還化身“萬能服務員”,承擔著“翻譯官”“陪聊者”等工作。
楊晶:他們又要出動了,好像有一股燒焦的味道,趕緊去看一下。
民警:我們聞不到,你幫我們聞一下,來這裡聞一下。
民警:接了水之後,儘量到外面去洗,因為這裡全都是水,大家克服一下,好不好?
患者:一定一定。
“穿著防護服,不吃不喝,不停地說話長達6個小時”,民警的工作強度比我們想象的更大。
楊晶:你的噸位有點大,裡面穿了尿不溼嗎?
民警:今天外面的衣服有點大,尿不溼一直往下掉。
凌晨一點,民警們才能下班,完成出艙、消殺後回到酒店,最早也要凌晨兩點半才能休息。
凌晨兩點半,離天亮已經不遠了;武漢的春天,也不遠了。
你的名字 在我心頭
在楊晶看來,負責自己片區的河北醫療隊護士長寧豔婷簡直是個“女超人”,“因為我們提出的所有訴求她都能解決”。
為突然進入方艙治療、沒有帶胰島素的糖尿病患者找藥、測血糖;休息日為家人隔離、缺少照料的孩子解決生活物資。
其實,這位“女超人”的“身旁”還有一位“小戰友”和她並肩作戰。
自從加入這場戰“疫”以來,寧豔婷已經有四十多天沒有見到自己的女兒一伊了。
△寧豔婷與女兒一伊
她把“一伊”兩個字寫在防護服上,拍下照片發給了遠方的女兒。
“加油,一伊!媽媽寫你的名字了”……她想讓孩子知道,自己正和媽媽一起並肩戰“疫”。
△一伊與媽媽並肩戰“疫”
楊晶說,在方艙裡,她雖然從不曾看清護士的臉,但卻知道他們很多人孩子的名字……
這首“土味”讚美詩 送給最美的你
在江岸方艙醫院裡,還有一位可愛的大叔,他既是新冠肺炎患者又是艙內的志願者。
他用一首“土味”讚美詩,讓這裡的白衣天使們喜笑顏開——
小小身軀赴戎機,千里迢迢無懼險。
顏和人美聲音甜,化得患者溫暖顯。
但得大災風吹過,援漢護士百花豔。
別憋著!告訴小編,讀到第幾句你也跟著笑了?
不過,詩句雖“土”,感情卻真!
就讓我們借用大叔的詩句,祝福每位奮戰在“疫”線的醫務工作者。
希望疫情早日結束,全國處處百花鮮豔!
總監製丨楊華
監製丨唐怡 陸毅
製片人丨鄭弘
策劃丨羅瀟
編導丨郭潔 方興
編輯丨毛亞偉 王丹妮 唐澤屹 劉立江
素材來源丨《新聞調查》欄目
閱讀更多 央視新聞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