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希臘神話中,雅典王子忒休斯帶著一眾童男童女來到克里特島,為關押在島上的牛頭怪獻祭,不忍心看到同胞被牛頭怪殘害的忒休斯,利用智慧破解了關押牛頭怪的迷宮,成功解救了雅典的孩子們。

牛頭怪吃人的故事自然不是真的,但克里特迷宮卻在歷史上真實存在過。

隨著尼羅河航運的興起,埃及法老神廟和宮殿的故事也被帶到了希臘,希臘國王聽聞了埃及建築的恢宏壯景後,開始參考埃及神廟的方式建造屬於希臘的克諾索斯宮殿。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新建的宮殿規模宏大,為了支撐起高大的屋脊,林立的立柱稠密層疊,陽光斑駁錯落,宮殿內的視野影影綽綽。希臘人此前世代以耕田捕魚為生,面對這座從未見過的龐大建築,人們就把它當成了迷宮,還為這座宮殿編造了一個迷宮囿住牛頭怪的神話。

數年之後,戰爭的爆發摧毀了美輪美奐的宮殿,那些莊嚴的立柱,美麗的屋脊,和精巧的壁畫,統統被塵埃掩埋。直到數百年後,農民在犁溝中挖出碎陶片,才得以在考古學家的探尋下重見天日。

多年以後,時光抹平戰爭的不安,重獲和平的古希臘人建立了結構與克諾索斯宮殿相似的帕特農神廟。

與克諾索斯宮殿相比,帕特農神廟的立柱更加修長高大,雕飾技術也愈加成熟;2000多年後的今天,透過風沙侵蝕下留存下來的柱廊,依然可以想象出神廟當年的壯美。

光陰帶走建築的原生美,卻帶不走建造者以建築為載體創造的故事。這個故事,由拿下普利策新聞獎的建築師和歷史學家帕特里克·狄龍來講再適合不過。狄龍撰文的《建築的故事》,將跨越大洲大洋,透過數千年的歷史,帶我們探尋建築背後關於人的故事。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西方建築的數學之美

羅馬皇帝奧古斯都時期,學者向皇帝上書了一部《建築十書》,這本書的存在,影響了歐洲未來上千年的建築審美。《建築十書·第三書》書中寫道:“實際上,沒有均衡或比例,就不可能有任何神廟的位置。即與姿態漂亮的人體相似,要有正確分配的肢體”。

達芬奇根據《建築十書》的描述,創造出了著名的素描畫《維特魯威人》,這副畫的存在,也進一步奠定了數學在多個領域的審美影響。

文藝復興時期,建築師用數學來規劃建築,他們認為,一棟完美的建築,建築中的每座房間,最完美的狀態就是呈正圓或正方形。秉承著追求完美的決心,文藝復興浪潮中心的意大利真的誕生了一座無論從任何角度查看都幾近完美的房子——圓廳別墅。

圓廳別墅擁有著外方內圓的完美形狀。從外面看,房子方方正正,縱軸線與橫軸線等長,房前的角廳也與屋後的角廳鏡像般的一致;走進室內,房子中間一座正圓形大廳,四面的方形門廊剛好可以俯瞰別墅所在地維琴察的美景。

圓廳別墅外牆並沒有過多的裝飾,球面拱頂靈動中和了簡潔立方體外形帶來的冷硬感,因此,圓廳別墅也成為文藝復興時期完美建築的典範。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文藝復興重燃了人們對古典建築的喜愛,在古典的基礎上,人們愈發追求繁複圓潤的藻飾,這時講究華麗的巴洛克建築風格誕生了。

在建築為權力服務的時代,巴洛克式建築由皇帝的宮殿開始掀起了轟轟烈烈的改革。

法國國王路易十四也毫不例外地動了建一座巴洛克式宮殿的念頭,但讓這位國王又氣憤又嫉妒的是,自己的財務大臣居然搶在自己之前建起了法國第一座巴洛克式宮殿。

尼古拉斯·富凱是法國的財務大臣,同時也是國內最富有的人,在歐洲各國國王都在盤算怎麼藉由巴洛克式宮殿宣誓財富與強大時,富凱已經動手建好了彼時法國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築——沃勒維孔特城堡。

這是法國全境第一座也是最壯觀的開放式宮殿,高聳的穹頂上矗立著燈籠式的天窗,通過螺旋臺階拾級而上就能到達最高的觀景臺俯瞰莊園全貌。對稱分佈的高陡尖屋頂依然嚴格按照數學比例沿著穹頂兩側呈軸對稱分佈,與巴洛克式圓頂相映成趣,屋簷下的牆壁上也裝飾了華麗的浮雕。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沃勒維孔特城堡成功地將國王的皇宮都映襯得黯然失色,應邀來參加城堡落成宴的國王路易十四當晚就下令把財富大臣收入監牢,並找來沃勒維孔特城堡的建築師,請他們建造一座更加華麗的皇家宮殿。

這座應運而生的建築就是現代法國地標建築之一的凡爾賽宮,凡爾賽宮比沃勒維孔特城堡更加富麗堂皇也更加宏大。前來拜謁的臣民和外國使臣在凡爾賽宮的華麗背後,看到了法國強盛的國力,國內無人挑戰皇權,境外無人敢與法國樹敵,路易十四藉由凡爾賽宮這座華麗的建築宣誓了法國的強大,成為彼時歐洲最偉大的君王。

東方建築的匠心巧思

在距離歐洲數千公里的中國,一座凝聚東方建築技藝巔峰造詣的建築正在拔地而起。

硃紅色,象徵福運,金色,代表尊貴的天家身份;工匠們以硃紅色宮牆圈起深宮內闈,金色琉璃瓦覆著深遠的出簷,明成祖朱棣將這座雄渾壯美的宮殿命名為紫禁城。

陽光下,朱牆金瓦的紫禁城肅穆而壯美,閃爍著讓人嚮往的榮光,也流露著震懾人心的威嚴。故宮,不僅處處滲透著中式審美的溫潤,也於雕廊畫棟的結構裡,不著痕跡地記錄著先民的智慧。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與西方不同,中式建築偏愛深遠出簷;房簷順著高聳的屋脊向外延伸,延展成足以廕庇走廊的寬大屋簷。

就實用性來說,寬大的屋簷可以更好地遮風擋雨,讓木質結構的房屋不至於因為受潮損壞,但屋簷延伸的寬度越大,對屋頂與承重柱穩定性的考驗越大。擁有鋼鐵拉索的今天,結構工程師或許有100種方法保證它們的穩定性;但在僅有木材做原料的600多年前,工匠們只能從機關結構中想辦法。

為了實現帝王對宮殿屋簷的設計要求,中國的工匠們沿用了獨具中國特色的“斗拱”結構。

所謂“斗拱”,顧名思義,就是漏斗狀的拱;常規的拱形如拱橋,是弧面向上,開口向下,穩穩地蓋在地面上;而斗拱則是反其道而行之:開口向上,弧面向下,由下至上,層層累疊。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層疊的斗拱結構看起來就像用木材構成的織物,除了營造出繁複的美感,更可以將屋簷帶來的負荷層層向下地傳遞到立柱上,賦予建築美與穩定結合的實用性。

斗拱結構並不是故宮建設者的首創,早在戰國時期中山國出土的四龍四鳳銅方案中,方案四角的龍首頂著斗拱,重量經過龍首傳遞到寬大的底座上,這裡的斗拱結構就完美地兼顧了象徵天家威儀的龍鳳雕飾與沉重桌面與底座的平衡性。

斗拱結構雖兼具實用與美觀,但從唐代開始,斗拱技術便成為皇室建築的專利,不再允許被民間使用。因此,斗拱結構在未來一千多年的歷史中,也成為皇權的象徵。

以信仰為筆墨畫就的建築史繪卷

君王靠奢華的宮殿證實國力,也依仗建築宣誓皇權,帝王將千秋萬代的夢想寄託於建築之上,卻也被見著見證了帝國的覆滅。

路易十四建造了華麗的凡爾賽宮宣揚國威,而後在凡爾賽宮沉迷享樂的路易十六卻將波旁王朝送上絕路;朱棣曾幻想著子孫在紫禁城中穩坐江山,明崇禎帝卻在屢下《罪己詔》後自縊 於紫禁城煤山(今景山)。

建築承載著建造者的夢想,卻也見證著歷史發展下美夢的破滅。今天,透過建築,我們依然可以看到建造者們堅定的信仰。

顯赫的戰功不能安撫埃及法老的焦慮,被子民奉為神明的左塞爾知道自己終將作古,化為大漠中的一抔黃沙。看著大漠遠處的群山,左塞爾想,也許將自己的陵寢建為山一樣的巨石,這樣即使在自己百年之後,後人看見這龐大的石墓,也會想起左塞爾這個名字。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埃及的泥瓦匠將巨大的石塊打磨光滑,並像砌牆一樣將石頭堆砌在一起,組成一個平整的方形石臺,接著,在底座的石臺之上,再以同樣的方式搭建更小的石臺,石臺層層收攏,就形成了巨大的白石金字塔。

幾千年後,當沙漠中以沙土磚塊砌起的金字塔在風化作用下化為殘垣,左塞爾金字塔依然傲立在大漠中直視天空。人們提到這堪稱奇蹟的金字塔時,總會想到左塞爾的名字。這位帝王以不朽的信仰為基石,造就了矗立數千年的帝王陵寢。

信仰彷彿米開朗琪羅手中的刻刀,將建築雕刻成夢想家心中的模樣。

今天,人們越來越相信,與自然友好相處的建築,才能讓人與環境都感到“舒服”。2001年,英國建築師就秉持著環保的理念,在倫敦建起了一座“自給自足”的草磚房。

這座房子以裝滿碎石的鋼絲籠做地基,廢棄的鐵軌枕木切成木條作為窗框,撕碎的舊報紙填入牆體以便讓屋子的保暖性更好,秸稈被壓成磚塊砌起房屋的牆壁,工作間的牆壁中填充了沙袋,以阻隔路過貨車的噪音。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這件幾乎完全由再生資源構建起的建築,在供能上也儘可能使用太陽能這樣源自可再生能源。兩位英國建築師在這座房子中寄託了返璞歸真的環保意識,當下水泥森林中的一切都未能完全離開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資源,而地球在人類漫長的文明進化中已不復堅強。

人需要做些什麼,去保護地球。見證人類文明發展的建築,也應順勢改變。

數千年前,古人類撿起地上的樹枝,歪歪斜斜的搭建起人類第一座可以稱為家的建築,而後的幾千年中,君王、教皇等手握大權的人將建築視為自己地位的象徵,而今天,建築師們依然以造型功能各異的建築宣誓著自己的信仰。這不滅的信仰,成為蘸足了墨的筆,綿延數年前,畫出一幅橫跨地球的建築史繪卷。

豆瓣9.4分|這部100多頁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築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