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希腊神话中,雅典王子忒休斯带着一众童男童女来到克里特岛,为关押在岛上的牛头怪献祭,不忍心看到同胞被牛头怪残害的忒休斯,利用智慧破解了关押牛头怪的迷宫,成功解救了雅典的孩子们。

牛头怪吃人的故事自然不是真的,但克里特迷宫却在历史上真实存在过。

随着尼罗河航运的兴起,埃及法老神庙和宫殿的故事也被带到了希腊,希腊国王听闻了埃及建筑的恢宏壮景后,开始参考埃及神庙的方式建造属于希腊的克诺索斯宫殿。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新建的宫殿规模宏大,为了支撑起高大的屋脊,林立的立柱稠密层叠,阳光斑驳错落,宫殿内的视野影影绰绰。希腊人此前世代以耕田捕鱼为生,面对这座从未见过的庞大建筑,人们就把它当成了迷宫,还为这座宫殿编造了一个迷宫囿住牛头怪的神话。

数年之后,战争的爆发摧毁了美轮美奂的宫殿,那些庄严的立柱,美丽的屋脊,和精巧的壁画,统统被尘埃掩埋。直到数百年后,农民在犁沟中挖出碎陶片,才得以在考古学家的探寻下重见天日。

多年以后,时光抹平战争的不安,重获和平的古希腊人建立了结构与克诺索斯宫殿相似的帕特农神庙。

与克诺索斯宫殿相比,帕特农神庙的立柱更加修长高大,雕饰技术也愈加成熟;2000多年后的今天,透过风沙侵蚀下留存下来的柱廊,依然可以想象出神庙当年的壮美。

光阴带走建筑的原生美,却带不走建造者以建筑为载体创造的故事。这个故事,由拿下普利策新闻奖的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帕特里克·狄龙来讲再适合不过。狄龙撰文的《建筑的故事》,将跨越大洲大洋,透过数千年的历史,带我们探寻建筑背后关于人的故事。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西方建筑的数学之美

罗马皇帝奥古斯都时期,学者向皇帝上书了一部《建筑十书》,这本书的存在,影响了欧洲未来上千年的建筑审美。《建筑十书·第三书》书中写道:“实际上,没有均衡或比例,就不可能有任何神庙的位置。即与姿态漂亮的人体相似,要有正确分配的肢体”。

达芬奇根据《建筑十书》的描述,创造出了著名的素描画《维特鲁威人》,这副画的存在,也进一步奠定了数学在多个领域的审美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建筑师用数学来规划建筑,他们认为,一栋完美的建筑,建筑中的每座房间,最完美的状态就是呈正圆或正方形。秉承着追求完美的决心,文艺复兴浪潮中心的意大利真的诞生了一座无论从任何角度查看都几近完美的房子——圆厅别墅。

圆厅别墅拥有着外方内圆的完美形状。从外面看,房子方方正正,纵轴线与横轴线等长,房前的角厅也与屋后的角厅镜像般的一致;走进室内,房子中间一座正圆形大厅,四面的方形门廊刚好可以俯瞰别墅所在地维琴察的美景。

圆厅别墅外墙并没有过多的装饰,球面拱顶灵动中和了简洁立方体外形带来的冷硬感,因此,圆厅别墅也成为文艺复兴时期完美建筑的典范。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文艺复兴重燃了人们对古典建筑的喜爱,在古典的基础上,人们愈发追求繁复圆润的藻饰,这时讲究华丽的巴洛克建筑风格诞生了。

在建筑为权力服务的时代,巴洛克式建筑由皇帝的宫殿开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改革。

法国国王路易十四也毫不例外地动了建一座巴洛克式宫殿的念头,但让这位国王又气愤又嫉妒的是,自己的财务大臣居然抢在自己之前建起了法国第一座巴洛克式宫殿。

尼古拉斯·富凯是法国的财务大臣,同时也是国内最富有的人,在欧洲各国国王都在盘算怎么借由巴洛克式宫殿宣誓财富与强大时,富凯已经动手建好了彼时法国第一座巴洛克式建筑——沃勒维孔特城堡。

这是法国全境第一座也是最壮观的开放式宫殿,高耸的穹顶上矗立着灯笼式的天窗,通过螺旋台阶拾级而上就能到达最高的观景台俯瞰庄园全貌。对称分布的高陡尖屋顶依然严格按照数学比例沿着穹顶两侧呈轴对称分布,与巴洛克式圆顶相映成趣,屋檐下的墙壁上也装饰了华丽的浮雕。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沃勒维孔特城堡成功地将国王的皇宫都映衬得黯然失色,应邀来参加城堡落成宴的国王路易十四当晚就下令把财富大臣收入监牢,并找来沃勒维孔特城堡的建筑师,请他们建造一座更加华丽的皇家宫殿。

这座应运而生的建筑就是现代法国地标建筑之一的凡尔赛宫,凡尔赛宫比沃勒维孔特城堡更加富丽堂皇也更加宏大。前来拜谒的臣民和外国使臣在凡尔赛宫的华丽背后,看到了法国强盛的国力,国内无人挑战皇权,境外无人敢与法国树敌,路易十四借由凡尔赛宫这座华丽的建筑宣誓了法国的强大,成为彼时欧洲最伟大的君王。

东方建筑的匠心巧思

在距离欧洲数千公里的中国,一座凝聚东方建筑技艺巅峰造诣的建筑正在拔地而起。

朱红色,象征福运,金色,代表尊贵的天家身份;工匠们以朱红色宫墙圈起深宫内闱,金色琉璃瓦覆着深远的出檐,明成祖朱棣将这座雄浑壮美的宫殿命名为紫禁城。

阳光下,朱墙金瓦的紫禁城肃穆而壮美,闪烁着让人向往的荣光,也流露着震慑人心的威严。故宫,不仅处处渗透着中式审美的温润,也于雕廊画栋的结构里,不着痕迹地记录着先民的智慧。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与西方不同,中式建筑偏爱深远出檐;房檐顺着高耸的屋脊向外延伸,延展成足以荫蔽走廊的宽大屋檐。

就实用性来说,宽大的屋檐可以更好地遮风挡雨,让木质结构的房屋不至于因为受潮损坏,但屋檐延伸的宽度越大,对屋顶与承重柱稳定性的考验越大。拥有钢铁拉索的今天,结构工程师或许有100种方法保证它们的稳定性;但在仅有木材做原料的600多年前,工匠们只能从机关结构中想办法。

为了实现帝王对宫殿屋檐的设计要求,中国的工匠们沿用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斗拱”结构。

所谓“斗拱”,顾名思义,就是漏斗状的拱;常规的拱形如拱桥,是弧面向上,开口向下,稳稳地盖在地面上;而斗拱则是反其道而行之:开口向上,弧面向下,由下至上,层层累叠。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层叠的斗拱结构看起来就像用木材构成的织物,除了营造出繁复的美感,更可以将屋檐带来的负荷层层向下地传递到立柱上,赋予建筑美与稳定结合的实用性。

斗拱结构并不是故宫建设者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中山国出土的四龙四凤铜方案中,方案四角的龙首顶着斗拱,重量经过龙首传递到宽大的底座上,这里的斗拱结构就完美地兼顾了象征天家威仪的龙凤雕饰与沉重桌面与底座的平衡性。

斗拱结构虽兼具实用与美观,但从唐代开始,斗拱技术便成为皇室建筑的专利,不再允许被民间使用。因此,斗拱结构在未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也成为皇权的象征。

以信仰为笔墨画就的建筑史绘卷

君王靠奢华的宫殿证实国力,也依仗建筑宣誓皇权,帝王将千秋万代的梦想寄托于建筑之上,却也被见着见证了帝国的覆灭。

路易十四建造了华丽的凡尔赛宫宣扬国威,而后在凡尔赛宫沉迷享乐的路易十六却将波旁王朝送上绝路;朱棣曾幻想着子孙在紫禁城中稳坐江山,明崇祯帝却在屡下《罪己诏》后自缢 于紫禁城煤山(今景山)。

建筑承载着建造者的梦想,却也见证着历史发展下美梦的破灭。今天,透过建筑,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建造者们坚定的信仰。

显赫的战功不能安抚埃及法老的焦虑,被子民奉为神明的左塞尔知道自己终将作古,化为大漠中的一抔黄沙。看着大漠远处的群山,左塞尔想,也许将自己的陵寝建为山一样的巨石,这样即使在自己百年之后,后人看见这庞大的石墓,也会想起左塞尔这个名字。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埃及的泥瓦匠将巨大的石块打磨光滑,并像砌墙一样将石头堆砌在一起,组成一个平整的方形石台,接着,在底座的石台之上,再以同样的方式搭建更小的石台,石台层层收拢,就形成了巨大的白石金字塔。

几千年后,当沙漠中以沙土砖块砌起的金字塔在风化作用下化为残垣,左塞尔金字塔依然傲立在大漠中直视天空。人们提到这堪称奇迹的金字塔时,总会想到左塞尔的名字。这位帝王以不朽的信仰为基石,造就了矗立数千年的帝王陵寝。

信仰仿佛米开朗琪罗手中的刻刀,将建筑雕刻成梦想家心中的模样。

今天,人们越来越相信,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建筑,才能让人与环境都感到“舒服”。2001年,英国建筑师就秉持着环保的理念,在伦敦建起了一座“自给自足”的草砖房。

这座房子以装满碎石的钢丝笼做地基,废弃的铁轨枕木切成木条作为窗框,撕碎的旧报纸填入墙体以便让屋子的保暖性更好,秸秆被压成砖块砌起房屋的墙壁,工作间的墙壁中填充了沙袋,以阻隔路过货车的噪音。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这件几乎完全由再生资源构建起的建筑,在供能上也尽可能使用太阳能这样源自可再生能源。两位英国建筑师在这座房子中寄托了返璞归真的环保意识,当下水泥森林中的一切都未能完全离开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而地球在人类漫长的文明进化中已不复坚强。

人需要做些什么,去保护地球。见证人类文明发展的建筑,也应顺势改变。

数千年前,古人类捡起地上的树枝,歪歪斜斜的搭建起人类第一座可以称为家的建筑,而后的几千年中,君王、教皇等手握大权的人将建筑视为自己地位的象征,而今天,建筑师们依然以造型功能各异的建筑宣誓着自己的信仰。这不灭的信仰,成为蘸足了墨的笔,绵延数年前,画出一幅横跨地球的建筑史绘卷。

豆瓣9.4分|这部100多页的房子大全,陪孩子看完3000年建筑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