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全球疫情流行,我国农民种粮蕴含新机遇?

新冠肺炎,目前正在全球流行。这世界的变化,真的可以缩短成“一觉醒来……”就怎么样了。这不,一觉醒来,英国首相约翰逊中招了,这是这个世界上第一个大国领导人感染了新冠肺炎。还有就是,一觉醒来,美国确诊病例已经超过十万了,成了真正的“美国第一”!还有几个虽然不那么引人注目,但也算得上是个大事件。


怎么看:全球疫情流行,我国农民种粮蕴含新机遇?

第一个,是与金融有关的,但是大家注意的不多,是前几天的事,欧洲央行把五亿欧元的外汇储备从美元换成人民币了。数目虽小,但是意义重大。这说明,全球都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东方,在这场抗疫战争中,中国成了世界的希望,这个希望,不仅仅是稳定的经济和社会,还有强大的物质保障。

第二个消息也不太引人注意,但是,却关系巨大,直接关系到人类面临灾难时,怎么吃饭问题。据彭博社报道,自3月24日起,越南临时关闭各类大米交易。起初以为,越南那个国家处于热带,国土面积又小,粮食也只够自足吧。谁知道上网一查,原来,越南还是个粮食特别是水稻生产和出口大国。它的人口勉强一个亿(9000多万--1亿),但是却是全球第五大粮食生产国,是第二大水稻出口国,一年平均出口量高达600万吨!其中,我国每年从越南进口大米约150万吨左右。无独有偶,同期已经有五国限制粮食出口,其中,面粉出口大国哈萨克斯坦禁止小麦、面粉和马铃薯出口,塞尔维亚禁止葵花籽油出口等等。后续是不是还有类似的动作,尚不得而知,但是,粮食限制出口已经让伊拉克粮食供应告急,该国需要100万吨小麦和25万吨稻米;菲律宾和印尼等国的粮食供应也只能维持到6月份,为此,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发出担忧。


怎么看:全球疫情流行,我国农民种粮蕴含新机遇?

这个消息如果放到平常,是不可能发生的,既便发生了也不会有多大的影响,但是,放到全球性疫情流行的大背景下,却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起码它是一种信号。尽管对于我国影响不是很大,但是,对于其他国家来说,也不能让它演变成“黑天鹅”或“灰犀牛”!因为当今世界其实就是个地球村,没有一个国家面对人类灾难时候,能够独善其身。

因此,无论是已经走出疫情影响的国家,还是正处于疫情磨难的国家地区,最重要的是如何同心协力,把疫情防控住!而对于我国来说,当前的重点已经转到如何做到防止外来性输入,以及在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为世界其他国家地区疫情防控提供防控经验、方案和支持。


怎么看:全球疫情流行,我国农民种粮蕴含新机遇?

回到粮食这个问题上,应该说,在疫情大流行面前,这个问题就更值得关注。越南等国叫停粮食出口,虽然仅仅是个局部性问题,不意味着全球粮食贸易出现问题,但是,它至少发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各国都可能在审视自己的粮食安全问题。因为,这场全球性的疫情,下一步蔓延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结束、会不会出现反复,还真的不好说。同样,它对于世界主要粮食出口国,比如美国、巴西、加拿大、印度以及东南亚诸国的影响到什么程度,特别是对于农业的影响有多严重,这些现在都是未知的,但是,影响是肯定的。在众多国家粮食出口中,美国的出口量占全部粮食出口量的一成以上,而目前美国的疫情又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更重要的是,疫情降低了人们的风险偏好,通常情况下,在世界性风险面前,硬通货只有两个,粮食+黄金等贵金属。可见粮食的重要性,只有家中有粮,才能做到心中不慌。


怎么看:全球疫情流行,我国农民种粮蕴含新机遇?

也正是基于这点考虑,我自2月初开始,就不断在今日头条撰写文章,强调了粮食生产的重要性,最早的文章是2月19日《疫情下的反思:农业怎么种怎么养才能让人吃得饱、吃得放心?》、《这个春天,奠定了农业的“硬核”地位,到手的机遇别错过》等10多篇关于农业和粮食的文章。其中,有好几篇是基于对于疫情影响的分析后的”劝种篇“。这些观点,都是基于对疫情的发展趋势的分析,进而得出的基本结论。

农业特别是粮食,是一个国家稳定的基石,”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当前,全球疫情还看不到趋缓的希望,专家们预测,美国疫情大爆发的高峰还没有到来,欧洲呢?暂时也看不到趋缓的迹象。所以,未来全球的粮食生产供应,可能会出现临时性短缺的问题,那个时候,粮食供应问题可能就不止于伊拉克、菲律宾和印尼了。所以,在今年的特殊情况下,种粮具有特殊的意义,不排除有特殊收获。

怎么看:全球疫情流行,我国农民种粮蕴含新机遇?

这对于农民们来说是不是一个机会呢?只能说,你抓住了就是。而且,抓住也不难。作为种粮的人,应该具有这个基本的市场敏感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