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阿里的薪酬制度模式丨學做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阿里的願景、使命、價值觀

要理解一個企業的薪資、績效考核制度,首先要從企業的願景、使命、價值觀入手,才能更好的理解這些制度的由來。

阿里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

我們旨在賦能企業,幫助其變革營銷、銷售和經營的方式,提升其效率。我們為商家、品牌及其他企業提供技術基礎設施以及營銷平臺,幫助其藉助新技術的力量與用戶和客戶進行互動,並更高效地進行經營。


阿里的願景:我們旨在構建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我們的願景是讓客戶相會、工作和生活在阿里巴巴,並持續發展最少102年。


阿里的價值觀: 阿里的六個價值觀對於我們如何經營業務、招攬人才、考核員工以及決定員工報酬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該六個價值觀為:客戶第一、團隊合作、擁抱變化、誠信、激情、敬業。也就是大家常說的“六脈神劍”。


阿里績效考核體系制度

績效的評價形式:阿里採取的是3對1的考核,比如你是個經理,你的上級是總監,總監的上級是副總。那麼總監在考核經理的時候,副總就要參加,還要加上相應部門的人力資源,儘量杜絕“一言堂”。


績效獎勵的方式:基本達標的話基本獎金和紅包都很少甚至沒有;符合預期的話,就會有獎金和紅包,且團隊中前20%的人有機會升職加薪;超出期望的話,獎金和紅包會很大,部門還會敲鑼打鼓,年終獎也會增加,部門內前20%的人肯定會有人升職加薪。


阿里獨具特色的價值觀考核


阿里人認為:如果只考核業績,那跟沒考核也沒有什麼差別,因此價值觀在阿里的考核制度裡尤其看重。


非業績因素的考核強制執行,公司上上下下都很重視。

在阿里,價值觀的考核方式:自評和他評。採用三檔標準:

A檔:超越自我對團隊有影響,和組織融為一體被廣泛好評。屬於標杆

B檔:言行表現符合阿里巴巴價值觀要求,整體是一位合格的阿里人

C檔:缺乏基本的素質和要求,突破價值底線,根據程度不同改進或離開


連續兩個考核週期都是 C 檔,將被淘汰。


主管在給員工做考核的時候,所有考核評價的依據一定要有時間、有地點、有事件、有評論,所以平時管理過程中都會注意做記錄和數據積累。


一、KSF:企業管理者通過增加產值、價值的方式,實現為自己加薪。由於加薪但不增加企業成本,倍受中小企業推崇。適用於管理層,一線崗位。

KSF薪酬模式如何讓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越賺錢?

KSF是一種能體現管理者和企業共贏的模式,它一般會給管理者開拓6-8個績效激勵渠道,並在每一個渠道上找到平衡點,超出平衡點即做出分配細節,這個模式分配的不是企業既有的利潤,而是一種超價值的分配,要求管理者拿出好的結果、效果與企業進行價值交易,企業贏得的是高績效、管理者員工贏得的是高收入。

探討阿里的薪酬制度模式丨學做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

KSF全績效模式,給員工提供了沒有上限的加薪模式,員工可以憑藉自己的努力

KSF案例:為什麼銷售經理也開始關注公司利潤?

如果他的薪資是底薪+提成的模式,那他會認為只有業績與他有關,其他成本、員工流失等等都跟他沒關係。

為了更高的薪資,他會要求公司幫忙提升他的業績,比如降低價格,增加廣告費用,招聘新員工等等。

而採取KSF模式之後,他會自己想辦法去解決這些問題。

店長原月薪為5000元,首先把他的固定工資部分降低,拿出4000元作為KSF工資,並把他分攤到6-8個指標。

員工只要達到了平衡點(年度平均數據),就可以全部拿到這部分K工資,如果超過了平衡點,就有獎勵,上不封頂,沒達到平衡點,就少發一些,但下限是有度的,以保證員工的安全感!

探討阿里的薪酬制度模式丨學做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

在他的辦公室工作的建築師

根據平衡點和各指標的數據確定薪酬方案

實行KSF模式後,在平衡點(平衡點:根據歷史數據或員工和老闆協商得來的,員工和老闆都認可)的基礎上:

探討阿里的薪酬制度模式丨學做企業的薪酬管理制度

在平衡點的基礎上:

1. 營業收入每增加5000元,獎勵x元,每減少5000元,少發y元;

2. 利潤額每多1000元,獎勵a元,每少500,少發b元;

3. 人創營業額,每多400,獎勵c,每少400,少發c元;

4. 培訓員工,每多培訓一個小時,獎勵m,每少一個小時,少發n元。

這種薪酬模式有這樣幾種特點:

1、大彈性、寬幅:定量薪酬講求的是穩定,變量薪酬追求的是激勵。變量越大,彈性就越大,激勵性就越強。因此,KSF要求從原來的固定薪酬(或底薪)中拿取不低於50%的部分用於寬帶激勵設計,通常比例鎖定在60-80%。

2、高績效高薪酬:員工創造的越多,獲得的回報就應該越高。多勞多得,才符合人性需求及市場規則。企業不要擔心員工的收入高了,而是要致力於一手提高員工的收入,另一手促進員工創造高價值、高績效。相比而言,員工收入高穩定性就強、對公司的認同度與歸屬感也會得到改善。

3、利益趨同:在傳統模式之下,員工與老闆的利益通常是矛盾的。員工工資屬於管理成本,工資水平走高人力成本就會上升,而企業利潤就會下降,因此,老闆內心不太願意增加員工工資。而KSF認為員工工資應該屬於資本,員工是來創造價值的,根據自己的貢獻獲得相應的收益。所以,KSF模式的追求結果是:員工收入越高,企業賺的就應該越多。只有員工與企業的利益實現趨同,思維才能統一,目標才能真正一致。

4、激勵短期化:激勵設計有兩種傾向,一是短期化,即月度;二是長期化,即三年以上。不過,任何激勵設計都不能忽視短期化的趨勢。沒有努力的現在,何談美好的未來。所以,KSF倡導的就是先做好月度激勵,再擴展到年度及長期。

5、管理者轉向為經營者:管理者做事,經營者做價值和結果。管理者管人,經營者要經營人。管理者為老闆打工,經營者必須為自己幹、團隊一起幹。管理者只關注自己的收入,經營者必須創造價值和增值。管理者的起點是先得到,經營者的起點是先付出。KSF認為,管理者關心自己的收入卻在為別人幹,經營者關心績效和結果但為自己幹,企業應該讓更多的管理者轉變成為經營者,貢獻更高的價值就能獲得更多的分享。

總結:

KSF更適合中小企業,可以再不增加企業的成本情況實現為員工加薪,而且是員工工資越高老闆會越開心,因為員工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價值,KSF彈性很大,是員工自己給自己定目標,這樣每天的日常工作沒有抗拒心理。

全國最實用、快效、前沿獨創“KSF薪酬全績效模式 、PPV量化薪酬模式”如何系統操作設計?

★《全優績效》——最適合本土化績效管理的兩大創新模式大揭秘,

私信(書本)獲取★《全優績效》行動版一書

讓員工加薪,不加企業運營成本的管理的方案,讓員工自動自發的拼命工作的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