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丨21世紀經濟報道 朱萍
隨著國家衛健委多次發文,各地紛紛出臺多個互聯網醫療政策,鼓勵開展互聯網診療進行疫情防控,湖北、上海、浙江等地開通官方互聯網診療平臺。在政策的加持下,天津甚至11分鐘火速審批互聯網診療項目...
不再有“顛覆醫療”“言必解決痛點”的豪言壯語與激情,在農曆年底,張漾(化名)總結了一年的工作,也像以往一樣做著來年的規劃,但一場新冠肺炎疫情卻讓他和他的互聯網公司忙碌起來,成為最早一批推出發熱免費問診服務的企業。
實際上,互聯網醫療經過10來年的發展,歷經了開始盲目地要顛覆、改造醫療到近幾年冷靜“內斂”,又因沒有支付方入局、處方藥未放開等被卡在半空中,而隨著應對疫情的發展,國家給出瞭解決方案,讓互聯網醫療走出了一波“春天的奇蹟”。
靈敏的資本也嗅到了“春”的味道,早在5年多前就被論“要倒掉”的春雨醫生,時隔幾年獲得了搜狗的投資;而從2017年就規劃上市的微醫再次傳出IPO胎動的消息。
互聯網醫療再度熱鬧起來,走出一波故事。光大證券認為,在政策推動及需求增加的背景下,互聯網醫療行業有望於2020年迎來多重催化,行業加速發展的拐點即將到來。
言必顛覆
互聯網的風口上,各行各業都在搭車,醫療也加上了互聯網,成為互聯網醫療。
2011年,張銳獲得藍馳創投300萬美元A輪融資,創立春雨醫生;好大夫拿到了摯信資本領投的1000萬美元B輪融資。2012年,掛號網獲得了晨興資本1000萬美元B輪融資,丁香園獲得順為資本領投1000萬美元B輪融資。
早期的互聯網醫療企業很多都是看到中國醫療本身的問題、短板,而且有著極大的熱情去解決這些“痛點”。
其中,很多互聯網醫療企業創業初衷是受家人就醫經歷影響。微醫創始人廖傑遠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他的創業初衷就來自於他二歲侄兒一次艱難的求醫經歷。
2009年夏天,廖傑遠小侄兒得了一種奇怪的病,一條腿上長了包,他抱著小侄兒從夏天折騰到冬天,整整10個月,輾轉7家醫院,經歷過凌晨三四點鐘排隊掛號,最終小孩卻因誤診遭受了不可修復的創傷。想到侄子難受的場面、掛號的艱難,廖傑遠就想用自己熟悉的IT技術做點事情,讓老百姓看病能夠方便一點。隨後他創立了掛號網,即微醫前身。
一批針對患者、醫生、醫院、醫保、醫藥等不同“角色”的互聯網醫療企業也在那段時間開始成立,並逐步得到資本青睞,也開啟了互聯網醫療的“大圈地”時代,各路掛號平臺、醫療信息化公司、初創公司紛紛入局;投資機構、上市公司等大量資金蜂擁而至。
其中,巨頭BAT也紛紛入局互聯網醫療。2014年1月,阿里聯合雲峰基金耗資10.37億收購中信21世紀;2014年9月2日,騰訊耗資7000萬美元投資醫療健康互聯網公司丁香園;反而是最早入局的百度並沒有太多的斬獲,因“做掛號”的戰略定位失誤,沒有成為互聯網醫療第一大入口。
根據新三體研究院發佈的《互聯網醫療行業研究報告》顯示,2012~2016年,中國互聯網醫療保持38.7%的年複合增長率,2016年已經達到109億元人民幣(以下數據皆為人民幣)的市場規模。
資本也給了互聯網醫療企業勇氣。在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接觸的諸多互聯網醫療創業者中,很多人表示要顛覆醫療,解決現有的痛點,如為解決醫患矛盾,為醫生提供律師服務等。
甚至券商對互聯網醫療亦是類似的觀點。2014年中金公司一篇醫療行業深度報告《顛覆醫療——互聯網醫療的崛起》報告稱,每一次新的技術潮流,都會引發傳統行業顛覆性的變革。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碰撞與融合已經發生。移動醫療可以滿足細分市場需求,有效節省相關費用。
中金公司稱有理由認為,互聯網產業跨界的下一站,將是顛覆醫療,指出移動醫療有望通過提高效率控制成本。並援引麥肯錫研究報告稱,互聯網和移動技術的應用每年將為中國節約1100~6100億健康費用支出。
“內斂”貓冬
互聯網醫療經歷2014年資本推動下的行業大爆發,2015年政策、技術、資本與市場多方驅動帶來的野蠻生長和燒錢大戰,也在探索各種盈利模式突破。
2014年,丁香園即宣佈建設線下全科診所;2015年3月,阿里健康向18萬家診所伸出橄欖枝;幾乎同時,掛號網也推出了微醫產品,宣佈進入團隊醫療階段;2015年5月“輕問診”平臺春雨醫生也宣稱開辦或合作線下診所計劃。
但這些路似乎都走得不順暢。在春雨醫生開診所的時候,《論春雨醫生的倒掉》即在網上流傳。
2015年11月,在一場論壇上,張銳與北大人民醫院院長王杉進行了一場異常激烈的對話,雙方互相打斷多達18次,將互聯網醫療即將面臨的困境暴露在公眾面前。
王杉坦言,不認為互聯網模式下的醫生個人能保證醫療質量與病人安全。
顯然,互聯網醫療企業很多都沒有找到合適的盈利模式。2016年下半年,由於深陷盈利困境,單純的“連接醫生與患者”難以解決醫療行業痛點,眾多互聯網醫療企業陷入裁員甚至倒閉風波,整個行業進入寒冬。
2015年4月,互聯網寒意並不濃的時候,芯聯達董事長楊宏橋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達了他對行業的焦慮表示,移動醫療盈利模式不清,九成公司或將被淘汰,他打算儘快融資,在寒冬中儲存彈藥。
2016年下半年,由於深陷盈利困境,單純的“連接醫生與患者”難以解決醫療行業痛點,眾多互聯網醫療企業陷入裁員甚至倒閉風波,整個行業進入寒冬。
在2016年國慶期間,張銳突發心肌梗塞逝世,他的微信朋友圈最後一條更新停留在了2016年9月15日,內容為轉發一篇春雨醫生的澄清文章《道路且長 行則將至—春雨醫生就近期部分網絡不實傳言的聲明》,並祝福所有的朋友和對手中秋快樂。
公開報道顯示,2017年僅註銷的移動醫療公司就達1000餘家,到目前為止,還在真正運營的“倖存者”已經不足50家。而前兩年鼎盛時期,國內移動醫療公司一度擴張到5000家。
天花板
隨著資本及玩家們冷靜下來發現,互聯網醫療侷限於信息提供、用戶掛號、輕問診的時代成為過去,行業亟待突圍。
2015年底、2016年微醫、好大夫在探索互聯網醫院。
2017年3月,在一片唱衰聲中,17家互聯網醫院集中落地銀川。好大夫、微醫開始以互聯網醫院為入口,嘗試深入包括在線診療、輔助診斷、處方藥品、醫保支付等醫療核心環節,探索在線診療服務,試圖打通醫療、藥品、保險環節。
與此同時,春雨醫生、健康160等則選擇賦能醫院,幫助實體醫院實現除面診和檢查環節以外的院內全業務流程互聯網化;醫聯、企鵝醫生則是以線下診所為依託建立共享醫療模式,並引入了商業保險。
實際上,在2017年銀川互聯網醫院集體落地之時,業內也經歷了一次驚嚇。2017年4月,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獲得了一份國家層面的《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其中一條就是禁止醫療機構(民營醫院、公立醫院)叫網上醫院。這意味著互聯網醫療探索可能盈利的互聯網醫院還沒開始就結束了。最終這份文件沒有公開發布。
時隔一年,2018年5月,互聯網醫療行業又流出一份非公開的、由國家衛計委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徵求互聯網診療管理辦法(試行)(徵求意見稿)和關於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發展的意見(徵求意見稿)的函》,被稱為“史上最嚴”的徵求意見稿對互聯網診療活動的地方監管部門、執業醫生、服務內容和對象等進行了限制,規定此前設置審批的所有互聯網醫療機構需在辦法發佈後15日內註銷並按新辦法重新註冊,並且在慢性病簽約服務之外不得開展其他形式的互聯網診療活動。
這意味著,如果這份徵求意見稿正式通過,幾家龍頭互聯網醫療企業早前大費周折設立的互聯網醫院將被歸零,未依附於實體機構的互聯網問診平臺將不復存在,相關的互聯網診療活動也將面臨禁止。
所幸,上述新規沒有對互聯網醫院下“一刀切”禁令。
一位業內資深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分析說,醫療行業受政策影響很大,互聯網醫院的政策未明,似乎成為束縛互聯網企業發展的一張網,一個無法真正突破的天花板。在這背景下,無論是商業保險還是醫保支付都無法更好地介入。
2019年又有多家互聯網醫院落地。自中國第一家網絡醫院廣東省二院於2014年10月上線迄今,國家企業信用公示系統裡已登記了150餘家互聯網醫院。
不過,對於互聯網醫院來說,核心的兩個問題,在線處方、在線醫保支付,一直沒有明確的解決方案,似乎成為互聯網企業進一步發展的天花板。
走向春天?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來,將互聯網醫療的優點被放大:患者在線諮詢病情,減少去醫院感染風險,打破醫療資源地域限制,為慢病患者解決購藥問題等,包括阿里健康、微醫、丁香園等在疫情中的表現都很突出。
中國社科院健康業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陳秋霖認為,此次疫情中互聯網醫療的表現,可以稱之為醫療第二戰場。
微醫相關負責人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介紹說,截至3月27日21點,微醫互聯網總醫院抗冠免費義診專區訪問量超過1.3億,已集結5.2萬名醫生在線接診,累計提供醫療諮詢服務167.6萬人次。其中,“新冠肺炎實時救助平臺”發現新冠肺炎可疑病例1600餘例,在徵得患者同意後,直報至當地疾控部門,成為各地疫情防控的空中防線。
國家也注意到互聯網醫療在疫情中發揮的作用,也多次發文鼓勵互聯網醫療發展。
2月4日,國家衛健委印發《關於加強信息化支撐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2月7日,國家衛健委印發《在疫情防控中做好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工作的通知》,要求充分發揮互聯網診療諮詢服務在疫情防控中的作用。
3月2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健委兩部門發佈了《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互聯網+”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明確對符合要求的互聯網醫療機構為參保人提供的常見病、慢性病線上複診服務,各地可依規納入醫保基金支付範圍。
此舉打破了互聯網企業一直無法突破的醫保支付等問題。
隨著國家衛健委多次發文,各地也紛紛出臺多個互聯網醫療政策,鼓勵開展互聯網診療進行疫情防控,湖北、上海、浙江等地開通官方互聯網診療平臺。在政策的加持下,天津甚至11分鐘火速審批互聯網診療項目。互聯網醫療企業呈幾何式增長,僅今年前三個月,企業新增量就已超過11000家。
閱讀更多 21世紀經濟報道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