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田:蜕化变质、丧尽天良的暴君麦克白


李华田:蜕化变质、丧尽天良的暴君麦克白

蜕化变质、丧尽天良的暴君麦克白

——评介《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之《麦克白》

华中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李华田

《麦克白》(Macbeth)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的四大悲剧之一,大约写于1606年,1611年4月在寰球剧院首次公演。莎剧《麦克白》的情节主要取自霍林希德的两个人物传:一个是1040年麦克白主谋杀害苏格兰国王邓肯的故事,另一个是唐沃尔德夫妇谋害来客达夫王的故事。此外,莎士比亚还参考了霍林希德记述的肯尼思王杀害亲侄的故事。

《麦克白》是莎士比亚的最短的悲剧,也是莎翁四大悲剧中的最后一部。在四大悲剧中它的戏剧情节最紧凑,结构形式最单一,动作发展也最迅速。该剧开头就是三个女巫在电闪雷鸣中站在荒野上同刚刚平叛凯旋的大将麦克白和班柯相遇。她们的关于麦克白将登上王位的预言进一步激发了麦克白篡位的野心。但国王邓肯宣布其长子玛乐康为王位继承人,从而粉碎了麦克白的美梦。在夫人的怂恿下,他先弑君登位,再杀班柯以除后患。但邪不敌正,麦克白最终被玛尔康率领的军队打败,自己也死于贵族迈克特夫的刀剑之下。最后,玛尔康在臣民的欢呼声中继承了王位。

李华田:蜕化变质、丧尽天良的暴君麦克白

莎士比亚戏剧《奥赛罗》中的一幕。第五幕场景2。苔丝狄蒙娜“说你杀人?”奥瑟罗“我知道

莎剧《麦克白》虽然情节并不复杂,但它同莎翁的其它剧作一样都具有伟大的艺术魅力。

首先,《麦克白》的艺术魅力在于它的思想内容。在莎翁的笔下,国王邓肯是一个德高望重、从善如流的明君,而麦克白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暴徒。麦克白本是一位英勇无畏、功勋卓著的大将,又是邓肯的表弟,却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在邓肯登门造访时将其杀害,莎翁的如此安排就是为了诛心,让麦克白陷在内心矛盾的痛苦中而永远不得安宁,最终死无葬身之地,从而更显麦克白的暴君本色,并维护了道德准则,维护了正义。宴会上,麦克白发现班柯的鬼魂出现,他变得六神无主,手足无措,难以自持(第三幕第四场)。梦游中,麦克白因倍受良心的谴责而惴惴不安,渐失理智(第五幕第一场)。这两场戏更是莎翁对悲剧主角伐罪诛心的杰作。

其次,《麦克白》的艺术魅力在于它对人物的形象塑造和心理刻画上。莎翁笔下的麦克白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矛盾统一体。他集道德与权欲、人性与野心、善良与残暴、沉稳与狂躁、果敢与迟疑于一身,是一个充满矛盾的复杂人物形象。他本是国王的忠臣,又是一员虎将,攘外安内,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深得国王信赖,但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在夫人的怂恿下,背信弃义,嗜杀成性,上至国王和大将,下至仆从和待卫,稍不顺心,定当铲除,逐渐变成了一个残无人道的暴君。这一点在该剧的第二幕第一、二场刻画得尤为淋漓尽致。剧中麦克白夫人被塑造成一个大胆、凶恶、残忍、毫无人性的女人,也映衬了这一点。

《麦克白》的艺术成就还表现在它对哲学的辩证法运用——内因与外因恶性互动的关系。麦克白在权欲(社会恶势力的化身)的驱使下(内因),图谋弑君篡位,又在妻子的怂恿和女巫(社会恶势力的化身)的推动下(外因),变得更加变本加厉,一发而不可收拾。使得他本来"跃跃欲试的野心"(vaulting ambition, which o'er-leaps itself)(第一幕第七场第36页)更不顾一切地驱着他去冒颠踬的危险。杀害邓肯后,他更是死心塌地坚持作恶,他说:"以不义开始的事情,必须用罪恶使它巩固"(Things bad begun make strong themselves by ill.)(第三幕第二场第84页);"我已经两足深陷于血泊之中,要是不再涉血前进,那么回头的路也是同样使人厌倦的。"(I am in blood Stepp'd in so far that, should I wade no more, Returning were as tedious as go o'er.)(第三幕第四场第98页)。从此,麦克白始终受着权欲和野心的驱使,穷凶极恶,嗜杀成性,是一个十足的野心家。莎翁籍此表现了权力诱惑下的堕落人生。

《麦克白》一剧的修辞手法也有它的独特之处。莎翁在此剧中运用鲜血和黑暗这两种意象来烘托剧情,突现主题。麦克白在杀了邓肯之后丧心病狂地说:"大洋里所有的水,能够洗净我手上的血迹吗?不,恐怕我这一手的血,倒要把一碧无垠的海水染成一片殷红呢。"(Will all great Neptune's ocean wash this blood Clean from my hand? No; this my hand will rather The multitudinous seas incarnadine, making the green one red.)(第二幕第二场第52页)。剧中所有重要场景,如密谋、行刺、显灵等均发生在黑夜。麦克白及夫人都非常惧怕星星的光亮(第一幕第四场第24页)而喜爱阴沉的黑夜和昏暗的地狱中的浓烟(第一幕第五场第28页)。

此版《麦克白》采用著名莎学家、文学翻译家朱生豪先生的译文,优美流畅,从中可见一代宗师的艺术风貌。校注者再辅以注释,析疑辨义,更利于读者充分欣赏莎学的精髓,陶醉于艺术的殿堂之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编撰者并没有照搬照抄,而是进行了必要的校注和勘误,如在第二幕第二场第51页作者对"guild"(罪恶)和"gild"(镀金)的注释(双关语的使用)使读者更能正确理解原文的语义,从而认识麦克白夫人的阴险狡猾。作者在第二幕第三场第53页对"Here's a farmer that hang'd himself on the expectation of plenty."一句的注释更是详尽,涵盖了人们对该句的多种不同理解。同处关于"equivocator"(说话暖味的家伙)的历史典故的诠释更能帮助读者了解一段历史。当然,作者在借用朱生豪译文的同时,也进行了很多的修改,如"We Must lave our honours in these flattering stream"被改译为"我们要在阿谀逢承的人流中保持我们的威严"(第三幕第二场第83页)。这样,才真正格守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既忠实于原文,又通顺流畅。书中还有很多处修改均在译文中加了虚底线标记。这些译作多具有借鉴价值。

(《麦克白》威廉·莎士比亚著,朱生豪译,卓峙、丹嶷校注/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4月1版/12:00元)(莎士比亚经典名著译注丛书/阮珅主编)

李华田:蜕化变质、丧尽天良的暴君麦克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