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儿的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有关?不同年龄这样练

阅读前请点击“关注”,每天都会定时发送自闭症的相关文章,让我们一起关怀来自星星的孩子~伴他们成长唷~


自闭儿的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有关?不同年龄这样练

当孩子具有成熟的精细动作能力时,意味着其拥有较强的操作环境能力,对孩子认知、理解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而这些能力也关系到孩子的学习能力。自闭症孩子因为脑部发育迟缓,其精细动作发展欠佳,缺乏灵活的手部动作能力,手眼协调性比较差,影响了孩子的正常生活与学习。


但是,不用过于担心!通过有针对性的精细动作训练,能够改善其对事物的感知、认知,有利于提高其思维能力。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精细动作对自闭症孩子认知能力到底有何帮助:


什么是精细动作?

自闭儿的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有关?不同年龄这样练

精细动作指的是手、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运动,需要个体有意识参与,通过协调手和手指的肌肉、控制肌肉的力量,在感知觉的配合下完成特定的动作。包括:


1、抓放能力:拇指与食指捡取小物体、释放物品、腕部旋转;

2、作业能力:堆叠、嵌塞;

3、工具使用能力:开关容器、使用文具、仿画线条、折纸、使用剪刀。


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之间有何关联?

自闭儿的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有关?不同年龄这样练

手的动作与个体大脑皮层认知能力的发展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身体的发展意味着认知的发展程度,而认知与我们的感知、动作系统紧密相连。先天性条件反射是促进儿童精细动作发展的主要根源,例如抓放能力,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大脑成熟,其抓放能力从最原始的“抓”、“放”动作进展为握笔书写能力。3-6岁学龄前期间,手部的“操作技能”进入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阶段,例如双手的灵巧性、手眼的协调性。


据研究[1],4-8岁属于儿童生理发展迅速的阶段,此时,儿童的神经细胞髓鞘化已经基本完成,也提示,在3-6岁阶段,儿童的动作能力与认知的关系已经建立。如果儿童动作协调困难,那么其难以顺利执行认知功能任务,例如不能自主使用学习用具、学习记忆力差,对学习造成负面的影。而精细动作熟练的儿童则可以自如、灵活使用学习用具,可以自理日常生活,学习得心应手,可让儿童感到自信、自在,有助于提高儿童精神上的愉悦感。


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呢?

自闭儿的精细动作与认知能力有关?不同年龄这样练

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需要设计不同的训练内容:


1、2-3岁


例如,将物体投入容器训练:指导孩子将小物件精准投入容器,最好选择与瓶口相当的的金属制品小物体,不易碎,金属敲击时又会发出悦耳的声响,以激发孩子的兴趣。根据孩子的投放情况更换物件,由大变小。家长也可以陪同孩子一起玩,比赛谁投得准。在投入物件的过程中,孩子的手部灵活性和手眼协调性得以有效的提高。


2、4-6岁


例如,画线练习:刚开始幼儿往往不会握笔,家长首先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拿笔姿势,鼓励幼儿用笔在纸上涂鸦,克服其害怕写、画的心理,再进一步教幼儿画点、线、图形。


精细动作对自闭症孩子的认知能力发展尤为重要。我们要在孩子不同的发育阶段,有意识地为孩子创造条件,以让其进行精细动作训练,提高手部灵活性与手眼协调能力,从而促进其思维能力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蓓蕾, 林磊, 董奇, et al. 儿童精细动作能力的发展及与其学业成绩的关系[J]. 心理学报, 2002, 34(5):52-57.

[2]Yin R , Qu F B , Ye H S . Research on Embodied Theories of Conceptual Representation[J].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013, 20(9):1372-138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