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戰略大解析!中郵消費金融淨利增速超7成,“萬億級”市場中展現“頭部效應”

3月25日,郵儲銀行(601658.SH)發佈了2019年年報,披露了旗下中郵消費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郵消費金融”)業績情況。

財務數據顯示,中郵消費金融2019年總資產306.54億元,同比增長30%;淨資產34.34億元,同比增長11%;淨利潤3.49億元,同比增長72%。

我國消費金融行業規模已達到“萬億級”,在過去的一年,向“下沉市場”不斷延伸和拓展線上場景。在“強監管”的推動下,一批違法放貸、暴力催收機構被出清,持牌消費金融公司逐漸居於主導地位。

如今,中郵消費金融在業界較早發佈了2019年業績數據,可以看出其盈利能力不斷提升。同時,突發疫情也更考驗整個行業的風控能力,面對未知的挑戰,中郵消費金融更需不斷優化自身的普惠金融發展路徑。

一、淨利潤增長超七成:營收穩健增長,累計發放貸款710億元

財務數據顯示,中郵消費金融2019年總資產為306.54億元,較2018年增長30%;淨資產為34.34億元,較2018年增長11%。藉助郵儲銀行這一核心股東,中郵消費金融的線上獲客效率較高,並推動其消費信貸規模的擴張,從而實現資產增長。

圖 1:2018-2019年中郵消費金融總資產和淨資產(單位:億元)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數據來源:2018-2019年郵儲銀行年報,零壹智庫

同時,中郵消費金融2019年營業收入為37.25億元,較2018年增長78%;淨利潤為3.49億元,較2018年增長72%,增幅達到七成以上,表現出穩健盈利能力。

圖 2:2018-2019年中郵消費金融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單位:億元)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數據來源:2018-2019年郵儲銀行年報,零壹智庫

從觀察到的用戶數量與貸款規模來看,中郵消費金融的運營狀況保持穩健。在貸款規模上,累計發放貸款710億元,同比增長57.9%;在用戶規模上,截至2019年末,全渠道註冊的用戶數較2019年,同比增加近54%。

圖3:2018-2019年中郵消費金融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測算(單位:百萬元)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據零壹智庫計算,郵儲銀行合併財務報表顯示,合併報表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2.017萬億元,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為1.987萬億元。子公司發放的個人消費貸款餘額應為303.15億元。

圖 4:2018-2019年中郵消費金融累計發放貸款和貸款餘額(單位:億元)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數據來源:2018-2019年郵儲銀行年報,零壹智庫

從行業整體業績水平看,2018年19家消費金融公司平均總資產規模為199億元。其中,捷信、招聯、馬上、中銀、中郵和興業消費金融6家公司高於平均水平,且排名前6的公司總資產規模達2962億元,佔19家總資產規模的79%。

圖 5:2018年消費金融公司總資產情況(單位:億元)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數據來源:根據各消費金融公司股東年報,零壹智庫

注:海爾、晉商、蘇寧、長銀、幸福消費金融公司為資產合計數據

2018年,中郵消費金融總資產和淨利潤分別位列已開業消費金融公司的第5名和第6名。

圖 6:2018年消費金融公司淨利潤情況(單位:億元)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數據來源:根據各消費金融公司股東年報,零壹智庫

二、科技戰略助力提質增效:獲批加入同業拆借市場,產品服務多元化

2019年,我國消費金融行業將發展重心向“下沉市場”遷移,眾多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從中挖掘出海量的潛在客群。在發展戰略上,中郵消費金融堅持“科技引領業務創新”的發展原則,通過金融科技來賦能業務發展,以此來應對日益增多、爭相申請消金牌照的競爭對手。

藉助金融科技,中郵消費金融的線上消費貸款規模日益攀升,並在2019年11月獲准加入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進一步豐富了公司資金來源及拓寬了融資渠道,有效降低融資成本,緩解其資金端的壓力。零壹智庫統計發現,目前我國共14家消費金融公司獲批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

在提升客戶體驗方面,通過對客服機器人“U郵”的優化訓練,中郵消費金融已建立了24萬的海量問答知識庫,匹配率達99%確保了24小時可高效解答客戶疑問。

在不斷優化線上客服與人工熱線雙輪驅動的服務模式下,為客戶提供優質的服務體驗,以實際行動踐行普惠金融。

例如,中郵消費金融打造智能客服機器人“郵小妹”與人工坐席相互結合構建新一代智能客服系統,為客戶提供涵蓋諮詢、營銷和業務辦理等流程的一站式金融服務平臺。“郵小妹”可從大量真實、有效、基於實際業務的超級數據中學習,自我進化,不斷提高識別準確率,並支持24小時無間斷高效率地為客戶解答各種問題。

圖 7:中郵消費金融智能客服系統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資料來源:《科技賦能力: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9》,零壹智庫

在產品體系上,中郵消費金融從2015年11月成立之日起,不斷探索O2O的展業模式。經過近5年的發展,消費金融業務覆蓋面和場景佈局也更加多元化,打造以消費信貸產品為核心的“中郵錢包”APP,旗下擁有“郵你貸”、“郵你花”、“郵你購”三大產品體系,提供小額信貸、信用掃碼付、特色商城等多元化服務,深入家裝、旅遊、租房、教育、婚慶、文化、3C等消費場景。

同時,加強渠道合作實現互惠共贏,通過與BATJ等互聯網平臺合作,提高了獲取高質量資產的能力。

表 1:消費金融公司典型渠道模式

布局战略大解析!中邮消费金融净利增速超7成,“万亿级”市场中展现“头部效应”

資料來源:《科技賦能力:消費金融行業發展報告2019》,零壹智庫

在近兩三年互聯網金融高速發展的推動下,我國消費金融服務模式也在不斷迭代升級,對於各類新技術、新場景都在探索之中。因此,更需要戰略落實、隊伍建設、系統開發等方面保持穩定。

過去的一年,多家持牌機構都發生了管理層更替,其中中郵消費金融兩位副總經理王曉敏、顧雲峰獲批上任,而總經理一職目前仍空缺。由此看來,消金行業更需要穩健運營,團隊和領導對於公司戰略實施的保障機制更加重要。

三、智能風控佈局:實施中臺戰略轉型,反欺詐治理能力不斷提升

2019年,郵消費金融加強對於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和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投入力度,優化完善智能風控體系。通過科技賦能,中郵消費金融提升了整體消費金融產業鏈的反欺詐能力,保障業務合規運營。

隨著線上獲客與經營場景的不斷拓展,獲取高效金融服務的用戶規模快速激增,然而其中隱藏著一批金融欺詐團伙,相應的金融欺詐手段也在不斷升級。因此,中郵消費金融藉助各類前沿技術,全面實施貫穿產品規劃、營銷、審批、貸中、貸後的全生命週期風險管理,尤其是在中臺與後臺業務上,實現了多項智能風控技術應用創新。

在中臺業務方面,中郵消費金融在2019年實施中臺戰略轉型,構建出可做出智能決策的數據中臺,實現以數據驅動營銷獲客、風險控制和營運管理等多領域創新。

在後臺業務方面,中郵消費金融重點聚焦於大數據應用能力建設,推出了自主研發的知識圖譜風險檢測平臺。此外,為提升反欺詐水平,中郵消費金融建設了欺詐案例庫,並制定相應的反欺詐策略,打造了數據驅動的反欺詐體系,用於保證賬戶安全、打擊偽冒、交易欺詐、個人欺詐和團伙欺詐,保障資產質量。以前端反欺詐系統為例,上線後月均攔截異常進件超3200筆,攔截異常申請超1.4億元,有效應對當前層出不窮的欺詐手段。

四、“跨界合作”機制:保障貸後催收合規,重塑普惠金融生態圈

在“強監管”的政策指引下,2019年各類暴力催收事件被嚴格查處,使持牌機構更加註重個人隱私保護與合規經營。中郵消費金融採用“跨界合作”的方式,在貸後催收、生態圈重塑方面,構建出一條全新的發展路徑。

在貸後催收方面,中郵消費金融實現了“司法+金融”協作。2019年3月,中郵消費金融率先與廣州互聯網法院就司法信用共治平臺的搭建簽訂合作協議;2019年5月,中郵消費金融也與互聯網仲裁服務商仲財通達成合作,使用網絡仲裁完成合規催收,實現線上批量仲裁的創新。

在生態圈重塑方面,持牌消費金融公司普遍採用拓展合作伙伴的方式,不斷探索數字化經營模式。中郵消費金融在2019年採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實現了產學互動、產研合作的良性循環。

2019年12月,中郵消費金融與暨南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達成合作,建立開放、共享平臺,在人才培養、產學研合作和大學生創新實踐與教育等方面展開深入的協作,從而提升科技創新速度,拓展更為廣泛的合作伙伴,形成獨特的金融生態圈。在保障合規經營、智能風控的前提下,中郵消費金融將打造便捷化、高質量的普惠金融服務。

五、小結

在“促消費”的政策指引下,我國消費金融行業呈現出爆發式增長態勢,其中消費金融公司佔據著較大的市場份額。本次中郵消費金融在業界較早披露2019年業績表現,從總資產306.54億元、營業收入37.25億元、淨利潤增速超七成等指標可以看出,展現出“頭部效應”。

需要注意的是,突來的疫情也對整體消費金融行業獲客、催收等環節帶來挑戰,未來更需發揮科技在智能風控中的作用,並運用“跨界合作”思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