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3平方公里净地!九大产业聚集区!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硬核”启幕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 记者尹明波、高杨报道 3月26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解读了《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行动方案(2020-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济南、青岛、烟台三市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三个“核心”,也是三个主“引擎”,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将推出104.3平方公里优质产业净地,精准招引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引擎性项目,瞄准“十强”产业前沿方向,打造九大产业集聚区。

“当前,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进入初见成效、蓄力突破的关键时期。省委、省政府坚持世界眼光、对标国际标准、立足山东优势,把‘十强’产业作为优势产业、未来产业和现代产业体系的核心,逐一组建产业专班、智库、联盟、协会、基金,实施‘现代优势产业集群+人工智能’,首批组建了45个‘雁阵形’产业集群和60家领军企业培育库,有7个集群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数量居全国第一位,‘十强’产业初步建链成群、实现全面起势。”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周连华在谈到《方案》出台背景时表示,省委、省政府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把握开放发展大势和山东实际,突出改革攻坚,作出了建设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的决策部署,拿出100平方公里产业净地,聚力引进支柱型、引领型世界500强企业和行业领军企业,全力打造主导产业突出、产业生态系统完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端产业集聚区。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对开展国际招商高度重视,亲自擘画战略定位、战略布局和战略目标,对《方案》起草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省发展改革委牵头组成工作专班,在深入分析济青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赴先行地区专题学习了产业集群、要素支撑、国际招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系统研究了支持产业园区建设的政策措施,集中精力研究起草《方案》稿,围绕产业布局、靶向目标、净地推出、标准地招引、支持政策等重大事项与济青烟三市及有关部门进行反复论证,并会同三市编制了招商工作方案,同步谋划储备了一批重大项目。为增强《方案》可操作性,专门召开了企业家论证座谈会,听取意见建议。3月16日,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方案》,3月22日,以省政府办公厅文件印发实施。

《方案》内容分为总体要求、总体布局、工作重点和实施保障四大部分,周连华用三组关键词,为大家解读《方案》的核心内容和亮点。

“三核”优势和100平方公里产业净地

济南、青岛、烟台三市作为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三个“核心”,也是三个主“引擎”,产业基础雄厚,战略红利叠加,开放活力领先,招引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布局产业、推出净地,来自于三市国家级、省级战略开放平台,可谓处于核心中的“核心”。如,济南绿色建设产业集聚区位于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青岛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产业集聚区位于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和西海岸新区,烟台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产业集聚区位于山东自贸区烟台片区和中韩(烟台)产业园,等等。

众所周知,山东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产业用地非常紧张,而济青烟三市产业用地更是“寸土寸金”。省委、省政府为引进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产业链引擎性项目,拿出了超常的力度和措施,确定5年内,在济青烟推出104.3平方公里的优质产业净地。“请大家留意,我说的是产业净地,而且相对集中连片,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项目随时落地、开工建设。”周连华强调,其中,济南市37平方公里、青岛市37.3平方公里、烟台市30平方公里,今年首批即可整备推出25平方公里左右。

九大产业集聚区和万亿级产业集群

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紧盯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医养健康、节能环保五大产业前沿方向,聚力打造9大产业集聚区。其中,济南市重点打造整车整机及氢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绿色建设、智能制造3大集聚区;青岛市重点打造数字科技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3大集聚区;烟台市重点打造高端化工新材料、海洋生物与医养健康、高端装备制造3大集聚区。

这9大产业集聚区,有的已经具备了一定基础,像青岛新能源汽车产业集聚区,产业规模已经接近1000亿元;也有的,则是“无中生有”“平地起高楼”,像济南的绿色建设产业集聚区,就是一条全新打造的,集绿色设计、绿色建材、绿色智能施工、绿色低碳运营、绿色基础设施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这9大集聚区落地超过200个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集群总规模接近10000亿元。

六项重点工作任务和三项实施保障

六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加强顶层设计,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各园区产业发展规划;二是推行“标准地”制度,明确项目入园标准,对项目建设全过程实施协同监管;三是实施精准高效招引,抓好产业链招商、以商招商、第三方招商;四是拓展开放合作平台,在重点地区和重大活动上开展主题招商活动;五是打造营商环境高地,全面优化提升18个方面的服务效能,为落地项目逐一配备服务大使,提供直通包办服务;六是集中开展推介招引,通过线上线下、专题推介、展览展示、项目对接等多种路径和方式,向全球推介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

三项实施保障:一是全面加强组织领导,省发展改革委具体承担综合协调、指导服务和督导检查等工作。济青烟三市实行一个专班推进、定制一套个性化政策、实施“一对一”服务;二是健全“要素跟着项目走”综合保障机制,符合标准的入园项目享受年度省重大项目政策,省级收储的能耗指标和煤炭替代指标,“一事一议”给予重点支持;三是强化舆论宣传与督导评价,及时发布招商动态信息,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加强跟踪指导和综合评价,对成效突出的在要素保障等方面给予倾斜。

今年是山东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攻坚年,也是济青烟国际招商产业园建设的开局之年。山东将把搭建务实高效的运行机制作为先导,把全面展开实质性招引作为重中之重,以最强支撑、最好环境、最大诚意吸引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项目落地。

——全面启动产业园建设。加快首批产业净地整备推出进度,谋划建设一批产业园区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重点布局建设一批5G、物联网、云服务等新基建项目,争取国家专项债券、新旧动能转换基金支持。集中开工一批重大项目,提速推动与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在谈重大项目落地。

——精准开展对标招引。逐一明确园区支持政策,出台项目准入标准,出台产业链招商指导目录。建立招商载体资源库、项目资源库、客户库及目标企业库,实施靶向精准招商。

——聚力培育优质产业生态。深入实施产业生态培育计划,全面提升要素供给质量,在聚力引进落地一批世界500强及行业领军企业的同时,加大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的重大项目支持力度,培育一批具有“政产学研金服用”北斗七星功能的新型研发机构,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盯,一个集群一个集群的抓,加快构建形成“领军企业+产业集群+特色园区”的推进态势和“项目支撑+政策保障”的运行机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