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無理取鬧"要冷處理?晾孩子沒有那麼簡單,忽視法大有講究

在養育娃的過程中,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事。尤其是面對娃的無理取鬧,家長除了抓狂之外,還有很多家長選擇冷處理,想靜靜的看著孩子"演戲",看看這小傢伙是有多能耐。

最近,朋友的兒子"無理取鬧"的過頭了。事情是這樣的:

孩子叫文文,很聰明的一個孩子,每次吃完飯孩子就自己玩玩具,各種扮演角色,特別乖,但是隻要媽媽去洗澡,孩子就哭,大哭,嚷嚷著不能讓媽媽去洗澡。

奶奶為了不讓孩子哭,趕緊拿了一顆糖果給孩子。但是隻要媽媽去洗澡,孩子就會問奶奶要糖果。

孩子

朋友覺得這樣不行,不能這麼慣著,跟孩子說好了:"每個人都是需要洗澡的,媽媽洗完澡就會出來陪你。"並讓家裡人都不要管孩子,就算孩子大哭也不能理會。

第1天, 孩子哭了,家裡人沒人理會他,他假哭:"裝"不下去了,哭到一半,沒有哭了。

第2天, 孩子照樣哭,家裡人還是沒人理會,孩子假裝"哭"的更大聲,後來自己又停了。

第3天, 孩子已經不哭了,因為孩子知道,就算哭了也沒人理會。

朋友成功的利用了"忽視法"治好了孩子的"無理取鬧"。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了解孩子背後的原因,再對症下藥,孩子才會"聽話",如果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就一頓罵,或者直接無視孩子,那麼除了養成熊孩子,還會對孩子造成無法避免的傷害。

一、 面對娃的無理取鬧,家長可用正確的忽視法"晾"孩子!

什麼是忽視法?

簡單來說,忽視法就是當孩子有不合理行為或者孩子在"無理取鬧",孩子的情緒處於哭鬧狀態時,我們先不與孩子爭辯、不當面教育孩子。

把孩子放在一個家長看得見的地方,並且將孩子的不合理行為直接忽視,等孩子情緒過後,安靜下來,再來教育孩子。

記得孫儷說過:"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

家長要孩子明白的是"忽視法"只適用於孩子無理取鬧、大發脾氣,父母忽視孩子的這種"鬧",忽視孩子的不合理要求,讓孩子明白,不行就不行,原則在那裡,必須遵守,父母不會遷就自己的不合理要求,致使孩子從這點明白,並且放棄掉自己的不合理要求。

事情過後,孩子情緒漸漸穩定,家長再同孩子講理,孩子這會就能聽得懂了。

孩子

就像文文,第一次媽媽洗完澡出來後,媽媽立馬就跟孩子解釋了,還表揚孩子只哭了一會,沒有像之前一樣大鬧,媽媽用表揚的話語,強化孩子好的行為,孩子不好的行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就是正確的行為

相反,忽視法如果使用錯誤或者使用過度,就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的危害。

二、 "忽視法"使用錯誤,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危害?

很多家長"冷處理"孩子,但是方法過度,無論是孩子是不是"無理取鬧",只要孩子哭,就採用忽視法,直接無視孩子的做法。

不理會孩子"無理取鬧",一昧的無視孩子,會給孩子帶來怎樣的危害?

1. 孩子身心健康受影響、從好孩子變"熊孩子"

關鍵詞:希望被滿足、心理失落、渴望被愛護

很多孩子之所以"無理取鬧",有很大的一部分原因是希望被關注,孩子不肯媽媽去洗澡,是希望媽媽能夠多陪孩子玩一會兒,孩子渴望得到媽媽的關注。

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沒有足夠的耐心,面對"無理取鬧"的孩子,大多數父母都以為是孩子不懂事,就直接無視孩子的需求,忽視孩子的感受,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影響,一直得不到滿足,就會變成"熊孩子"。

孩子

2. 不好的行為:孩子更加放肆,更加"無理取鬧"

關鍵詞:性格變化 、 發脾氣、不滿、

孩子會認為是自己的行為太輕了,沒引起父母的關注,所以需要更激烈的行為讓父母看到,就像剛開始去商城,孩子第一次要買東西,父母不肯,不予理會。

孩子不敢幹嘛,只是心理上不願意,而第二次,同樣的,父母不予理會,孩子馬上就躺地上大哭了,希望引起父母的關注,讓孩子滿足孩子的不合理需求。

只有家長用對方法,才不會對孩子造成傷害。

三、 家長要怎麼利用"忽視法"去教育"無理取鬧"的孩子?

當孩子"無理取鬧"時,家長要怎麼利用忽視法去教育孩子?家長要懂得以下幾點:

1. 忽視不是無視,家長要分清

關鍵詞:存在感、情感得不到滿足

80%的家長沒有注意到,忽視≠無視,很多家長都會直接無視孩子的"不合理"行為,無視就是直接看不見。

對於孩子來說,在父母面前毫無存在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無視孩子的行為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放肆,孩子的情感也沒辦法得到滿足。

家長要忽視之後,等到孩子情緒穩定,就需要好好的找孩子"聊一聊",記住,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講道理,不能再懲罰或者打罵孩子。

孩子

2. 忽視之後要及時重視

關鍵詞:理解、情緒管理

父母忽視之後要重視孩子的情緒,不能選擇忽視看到孩子不哭就不管了,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孩子剛剛大哭大鬧,此時需要的是父母的安慰和理解,父母要讓孩子知道,雖然爸爸/媽媽忽視你,但是始終是愛你的。

就像文文一樣,家人不管他哭鬧,但是媽媽洗完澡出來,看到不哭的文文在玩玩具也會主動去抱抱孩子。

跟孩子說;:"你真棒,今天終於沒有哭了",讓孩子知道你雖然忽視他,但是也有重視他,孩子的存在感會等到滿足。

孩子

3. 忽視過後要教孩子學會共情

關鍵詞:共情、學會反思自己

共情創始人羅傑斯認為,共情是藉助言行和自身知識經驗,掌握體驗別人內心世界的能力。簡單的來說,共情尊重他人並反思自己,能夠理解他人的行為。

當孩子知道你是因為什麼原因而忽視他之後,孩子才會真正反思自己,知道自己是做錯哪裡才導致被父母忽視,孩子懂得共情,"無理取鬧"的次數才會越來越少。

孩子

4.忽視過後有愛意

關鍵詞:溝通、鼓勵、愛

有些孩子看似無理取鬧,實則是不會用正確的語言表達自己,當孩子"無理取鬧"被父母忽視之後,父母也要向孩子表達愛意,父母要理解孩子的行為,並做到尊重孩子。

孩子的每一次"無理取鬧"其背後一定有原因,家長要鼓勵孩子說出來並且幫助孩子學會表達。

總結:有人說過,養育孩子是父母的一場自我修行,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家長既要"忽視",也要用對方式,忽視的背後,還是家長滿滿的愛。

我是鯨魚奶媽,也是4歲寶寶的媽媽,在養育和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母嬰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