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想必家中孩子就算鬧翻天,也總有爸爸們出來能鎮得住。父親這一角色,作為“當家人”,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孩子們難免調皮搗蛋,當爸爸們遇到孩子犯錯時也難免生氣,但是父親解決問題時的不同的處置方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孩子的性格形成與成長成才,甚至關係到身體健康。

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影響孩子一生

劉平今天剛三十出頭,也已經是三歲兒子的爸爸了。對於孩子的管教很沒耐心,年輕氣盛有時甚至想出手打孩子,已經被家中老人制止多次。

一天,劉平和妻子像往常一樣下班後陪孩子在家中吃飯,飯吃到一半孩子突然要換筷子,可是之前的那雙兒童筷已經被他玩壞了。

媽媽怎麼說兒子都不聽不進去,直接把碗筷掀了一下哇哇大哭起來,劉平看見兒子這樣怒火一下子蹭起來,“哭啥哭就知道哭!”一巴掌噹噹正正地打在孩子小臉蛋上。

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妻子見狀把劉平推到一邊著急去看孩子,只見孩子一下子沒了動靜昏了過去。

劉平這才意識過來下手重了,好在後來送去醫院及時脫離生命危險,卻落下了耳聾的壞毛病,劉平追悔莫及卻也於事無補。

對於孩子來說,其實就是想簡單地換雙筷子,沒成想因為爸爸的一時衝動,用暴力的處置方式應對年幼無知的孩子,給孩子一生都造成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所以啊,家長同志們在管教孩子時切忌用暴力手段,後果不堪設想,不要用孩子的身體健康為自己的一時怒氣買單啊!

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孩子無理取鬧,家長再生氣也不要這樣做

一:不要惡語相加

心理學角度上講:最好的教育就是好好說話,不惡語傷人。

雖說很多家長不會在肢體上對孩子使用暴力,但語言攻擊卻在不經意間或多或少地發生著傷害著孩子,有時遠遠比肉體上給孩子帶來的疼痛更巨大。

孩子幼小心靈裡會真的認為爸爸媽媽嫌棄自己,不僅傷了孩子的心,不利於心理安全感的構建。還傷了真真切切的父子情,危害親子關係的良好發展。

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二:不要過分責備

教育學家趙東華曾說:“當孩子情緒波動時,愚蠢的父母責備孩子,聰明的父母關愛孩子。”

當父母如此責備孩子時,孩子們總會歸因自己的過錯而不會想到是家長在生氣。爸爸的一聲怒吼,孩子容易產生對父母的恐懼而覺得得不到應有的關愛,在以後的成長中很可能產生叛逆心理。

三:不要“放棄”孩子

心理學上的羅森塔爾效應:你眼中的孩子是什麼樣子,孩子將來就是什麼樣子。孩子們的成長都是需要鼓勵的,即使家長在生氣時也不可以打消孩子的積極性和自信心。

家長在教育孩子時父母不僅僅是一個管教的執掌者,更應該是孩子的呵護者,一味地打壓施以暴力,孩子的獨立自信人格就很難建立起來。

3歲男孩“無理取鬧”怒掀飯桌,爸爸的處置方式,毀掉孩子一生

總結:愛他就要好好和他說話,恨鐵不成鋼的心理可以理解但是也不可以被張揚,孩子們幼小的心靈需要父母們的共同呵護,厲聲苛責絕不是教育孩子的最好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