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突然變得“無理取鬧”,別怪他,也許是因為……

孩子突然變得“無理取鬧”,別怪他,也許是因為……

你有沒有發現:曾經我們眼中的“乖寶寶”某一天變得固執起來:

椅子一定要放回原來的地方,出門要按常規的路線走,玩具要按自己的想法擺放;

睡覺的時候,平時爸爸睡左邊,媽媽睡右邊,忽然那天爸爸媽媽換了個位置,孩子非要對調過來;

門鈴聲響起時,孩子一定要自己去開門,要是其他人先一步開了門,那孩子非要客人出去,關上門,然後重新再按一次鈴,重新開一次門;

孩子嚷嚷著要吃橘子,家裡只剩下最後一個,爸爸好意給孩子剝好,孩子卻憤怒地扔掉橘子,哭鬧著說“我要自己剝皮!”

給孩子做了一份他最愛吃的蛋包飯,他要求撒上一些番茄醬,你沒有多想,把番茄醬擠在了蛋上面,他突然嚎啕大哭,拍桌子大喊:“要擠在飯上,蛋上面不要有!”

......

孩子突然變得“無理取鬧”,別怪他,也許是因為……

如果平時家裡的孩子情緒穩定,乖巧聽話,但是突然有一天對家裡物品擺放的改變、日常生活作息的變化等反應劇烈,變得執拗、“無理取鬧”,甚至對一些不能重來的事情大聲哭喊著:“不是這樣的,應該是那樣的!”時候,父母有必要問問:是不是孩子的秩序關鍵期到了?

2-4歲是秩序關鍵期的階段。孩子在建構內在秩序的同時,對外在的秩序也非常敏感,一般會對場所、順序、習慣等方面有要求。

秩序感如此重要?

秩序感的意思是有條理不混亂。心理學認為一個人行為的表現是內在的反映。有秩序感的成人做事有計劃性,內在思維邏輯嚴密;有秩序感的孩子願意主動配合家長的安排,內心安定,精神愉悅。

在心理學家看來,秩序關鍵期也是孩子思維、自我意識以及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

1.有秩序感的生活首先是讓孩子有安全感。

我們經常說的安全感,前提就是熟悉。每天有計劃的生活,可以讓孩子瞭解接下來發生什麼。比如發展心理學中經常提到的E.A.S.Y模式,就是從小寶寶開始培養孩子的秩序感:睡覺-睡醒後吃奶-玩耍-睡覺,通過外在的秩序建構培養小寶寶內在的安全感。

孩子突然變得“無理取鬧”,別怪他,也許是因為……

作為學齡前的孩子來說,如果每天的生活能夠井然有序:從幼兒園回到家,先吃飯,然後跟小朋友玩會,接著洗澡,上床聽故事,睡覺。每件事孩子心裡有數,也在他的掌控中,那麼孩子的內心就會充滿安全感。

其實這一點,我們成人也是一樣的,大人的焦慮,很多都來自於生活的變數,對未來的不確定。

2.有秩序感的孩子,更配合家長的安排。計劃性的生活能讓孩子內心安定,我們往往發現這樣的孩子也“好帶”。比如習慣了每天晚上玩耍到八點的孩子,一到了規定時間,只要一說“回家洗澡咯。”他會很樂意配合,很少出現耍賴不走的情況。

我的朋友曾經感慨地說:有段時間工作忙碌,晚上沒空帶孩子出去玩耍,明顯感覺孩子悶悶不樂,有次老師還投訴兒子在幼兒園打架,後來跟他溝通,才知道孩子生氣沒帶他出去玩。

孩子突然變得“無理取鬧”,別怪他,也許是因為……

3.有秩序感的生活,孩子身體更健康。每天在固定時間吃飯,這樣的習慣養成後,餐前我們的胃就會分泌出消化液。每天定時睡覺,養成習慣後,差不多到時間點,孩子就能自然而然入眠。 這種有序的生活,讓孩子身體能更好的生長。公眾號後臺有媽媽說到暑假帶孩子出外旅遊,因為一路上零食不斷,當地氣候跟家裡差別很大,在外旅遊的幾天孩子一直都有嘔吐。說起來就是“整個行程讓人抓狂”。

秩序感如此重要,爸爸媽媽們要怎麼幫助孩子過渡好這段時期呢?

1.秩序感常常和執拗期聯繫在一起。可能有些家長會特別抓狂:幫孩子擠好了牙膏,但是他非說媽媽平時擠牙膏的時候是從底部開始擠的,今天從中間開始擠就不對,非要重新再擠一次。這樣類似的狀況讓爸爸媽媽無比崩潰。

孩子突然變得“無理取鬧”,別怪他,也許是因為……

那麼爸爸媽媽可以這樣做:(1)不是原則性的問題可以儘量滿足孩子的要求。擠牙膏“方法不對”,那就按孩子要求重來一次唄。(2)原則性或者沒辦法重新再來的事情,耐心向孩子解釋。比如孩子鬧著說“番茄炒雞蛋的番茄不是這樣的”,非要按照他的要求來,但是這盤菜已經炒好,不可能再重新做。那可以等孩子鬧夠安靜下來後好好解釋。

2.尊重理解,仔細觀察孩子的行為,傾聽孩子的想法。每個孩子對秩序的需求不同,對外界的反應也不同。如果我們誤將孩子秩序感的表現,當作無理取鬧,錯誤的認為要趁著這個機會扳扳孩子的倔脾氣,從而採取“鎮壓”的方式,這樣的結果只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心理衝突,不利於孩子規則、秩序的內化和建立。

3.給孩子提供穩定的生活環境:不要經常改變家庭的擺設,讓孩子在固定的地方做固定的事情等。

孩子突然變得“無理取鬧”,別怪他,也許是因為……

生活當然不可能一成不變,有媽媽問到,總是有要打破穩定的時候,該怎麼辦呢?過年的時候我們經常要帶孩子遠離熟悉的家庭環境-回老家,飲食和生活習慣上可能會有很大改變。那我們可以儘可能保持孩子的一些習慣,比如每晚在平常的時間上床、講故事,睡覺,讓孩子吃跟平時口味差不多的飯菜,儘量讓孩子感到生活變化得不太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