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一旦孩子不聽話,很多家長的脾氣就會變得十分暴躁,要麼就是惡語相對,要麼就是拳打腳踢,實際上這樣的教育方式對孩子沒有任何的好處,除了會激起他們的反叛心理之外,還會留下很深的陰影,這對孩子的發展是沒有好處的,一味的指責並不會讓他們意識到錯誤,甚至出了問題沒有辦法解決,雙方都不開心,可是原本的目的卻沒有達到。

所以說想要讓孩子更好的成長,讓他們聽話,家長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放鬆,必須要保持冷靜,去思考該如何應對這樣的問題。吵架永遠都不可能解決問題,孩子父母想要溝通,永遠都不能以太暴力的方式。

卡曾斯說過去把時間花在思考上其實是最節約時間的一種方法。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也需要做到這樣,只有好好的思考才可以更好的找到問題,找到一個合適的機會去和孩子們進一步溝通。

在溝通的時候也要讓孩子們感受到家長的真心,千萬不要用命令或者是責備的語氣去溝通,平等的對待孩子,他們會更容易接受你的意見,孩子慢慢的會從自己的行為當中看到問題去把它們改正。

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也就是說,有時“冷處理”在教育孩子方面真的是很有效,甚至算得上是最有效的方法。但是冷處理指的到底是什麼?

很多家長在面對孩子去處理問題時就會陷入一種情緒化的階段,孩子犯了錯或者是有一點點不符家長的心意,沒有達到預期,家長就會特別生氣。

負面情緒無論是對家長還是對孩子,都會起到不太好的影響,負面情緒會換來打罵、責罰這種粗暴的行為,一點效果都沒有。甚至家長在用這種方法教育的時候,也從來都沒有意識到方法的危害性。

如果真的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就不要講話,雖然自己在氣頭上,但是也要控制一下。實在不行就找一個沒人的地方冷靜下來,再去和孩子談問題。更重要的是不要去針對他們去講話,說一些傷及他們心靈的事情,否則後期是沒有辦法修復的。

而冷處理的含義並不是讓大家和孩子冷戰,什麼都不做,而是將火氣撒出去,平心靜氣的和孩子談。要不然以暴力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隨時都有可能發生更嚴重的情況。

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冷處理”可以讓家長變得更加冷靜,甚至還可以讓頭腦變得相對清醒,在生氣的情況下任何人都是暴躁的,而在教育孩子方面,切忌不要這樣。好好的溝通,才可以讓雙方的目的都達到。家長在使用“冷處理”的方式應對孩子教育問題時,應該遵循以下幾種原則。

1,多去讚美和鼓勵孩子,少一些冷漠

在這個過程當中,這些孩子就會收穫信心,變得越來越強大,甚至還會做出他們想更好的事情發展。相比之下適當的給予一定的讚美,他們心裡會覺得自己的行為得到了父母的認同和肯定,而在失敗的時候,給予一定得鼓勵他們又會很快的走出逆境。

有些家長對待孩子的時候,特別的冷漠,冷淡只能適可而止,一定要適度,否則時間長了他們就會覺得自己沒有被關愛。變得很調皮,到處闖禍,目的就是為了贏得父母的關注。如果他們吸引到了你得注意,有些孩子就不會再繼續搗亂了。

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2,要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教育。

冷處理對待不同的孩子其實方法是不太一樣的,要根據實際的情況做判斷,有些孩子是不是天生就不適合用太過冷淡的方式去教育。

總的來說,只要家長在使用“冷處理”遵循這些原則,基本上都不會出現太大的問題,而且採用這樣的處理辦法,孩子也會變得更好。

狄更斯曾經說過,不管是什麼樣的事情,必須要冷靜沉著的去處理。

在應對小孩犯錯誤的時候,父母一定不能著急。適當的讓孩子自己去反省,給他們一定的機會和時間,或許事情就會出現另一種轉機。

“冷處理”的方式是為了讓雙方都能冷靜下來,不會讓孩子在面對父母的時候抗拒,家長也可以安心的和他們溝通交流,分層次的去表達雙方的感受和意見,讓孩子也感受到重視和愛護。

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所以“冷處理”的優勢就在於可以讓事情變得更加的簡單,不過在處理的時候也要把握好時機,如果冷靜的時間太長,或許事情就會變得更嚴重。有些家長在用這種方法處理的時候要把握好度,具體該如何做需要從以下這幾方面入手。

1,情緒一定要穩定。

不論是父母還是孩子一定要保持鎮定,碰到了什麼樣的情況也不要太過緊張,必須要先調整好自己的狀態,慢慢的穩定下來,這樣可以有助於雙方的溝通,還可以進一步的促進孩子向健康的方向成長。

易怒容易,但控制情緒很難,一味的衝動和暴躁,並不會帶來什麼好結果,有時家長的確是會因為孩子犯的錯誤而特別生氣,但是冷靜下來如果他們真的可以好好的改正這些錯誤,或許家長也沒那麼生氣了。

現在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情緒的波動變化非常大,有些家長不會好好的控制自己,在大庭廣眾下就會去批評自家的孩子,甚至會當著別人的面去貶低他們、指責他們,這樣的做法對孩子的傷害是很大的。

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2,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一旦發生了問題和矛盾,先不要著急去批評自家的孩子,無論是發生什麼樣的情況,必須先要了解清楚。這樣才能夠更好的做出公平的判斷,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用最公平的判斷,看看到底誰對誰錯,這樣處罰之後才可以儘量避免對心靈造成傷害。

有時孩子在外面受欺負了,爸媽就會先去批評,也不管是不是自家孩子的錯,家長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起衝突,就把孩子一頓訓。

而在“冷處理”的過程當中,就是先看實際的情況是怎麼樣的,看是不是自家的孩子有錯,如果不是,一定要幫這孩子討回他們的公道,之後再告訴他們下一次處理相同的問題時應該怎麼辦?

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3,可以冷靜一天再處理。

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好的時間去處理問題,去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裡做錯了,如果他們沒有受到批評,或許孩子自己就會後悔,當初不應該做那麼多錯事,主動找家長去談。

孩子小的時候會犯錯誤很正常,而且一般情況下也不會出什麼太大原則性的問題。只要耐心的引導,或許最終所收穫的結果要比預想中的要好的多。

當然也像剛才說的,想要用“冷處理”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必須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決定,有些孩子的性格不是特別的好,所以隔一天去處理,就會讓他們忘記這件事情,根本就不會自己去反省的,就像是熊孩子。

孩子不打不聽話打了又心疼?心理學:管教的最好辦法是“冷處理”

所有的教育方法其實都是為了讓父母和孩子有更好的溝通環境,雙方的情緒穩定了,基本上想要談什麼都是可以的。而且在交談的過程當中,還是要平視孩子的,這樣可以讓他們感受到尊重和認可,更喜歡去傾聽家長的感受。所以“冷處理”是解決問題的最好的處理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