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都說父愛如山,對於很多人來說父親一直以來都是默默為自己付出,但之前的一個新聞在網上炸開了鍋。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起因是一位父親帶著小女兒去逛商場,結果女兒指著一個布娃娃要買,爸爸不讓,女兒就躺在地上撒嬌怎麼也不肯起來。而爸爸更是淡定,不但沒有妥協,反而站在一旁還玩起了手機,這樣一僵持就是三個小時。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相信像這樣的新聞在網絡上也看到了很多,還有一些帶著孩子去逛商場,結果孩子看上了某個玩具,但是家長不願意買,於是就在商場中和孩子上演了一出拉鋸戰。

當孩子出現了當眾撒潑打滾的情況,很多家長都會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想要乘著這個機會好好的治一治孩子的壞脾氣,所以就選擇在一旁任由孩子哭鬧。

什麼是"冷處理"呢?

"冷處理"這個詞語一開始是來源於鋼鐵製造過程中的專業術語,即把放在室溫一下進行處理。後來常常被人們用在描述人際關係之中。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所謂的"冷"就是指人的一種態度,這種態度往往是冷漠、沒有任何情感表達的。而在人際關係中使用"冷處理"的一方,常見的會出現無視、不在乎的態度。

在對孩子的教育之中,面對孩子有些時候的撒潑打滾"冷處理"的教育方式也常常出現。

但其實所謂的"冷處理"對於孩子來說並不是一個非常好的教育方式,一不小心就會適得其反

那麼在教育孩子方面,冷處理的方法有何弊端?

  • 容易讓孩子感覺缺乏安全感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在孩子成長的階段裡,很多時候他們對於情感的感知相比較大人來說會更加敏感。而對於這個時期的孩子來說,他們大部分的安全感都是來源於父母,因此父母的一舉一動對於孩子的影響都尤為重要。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在"冷處理"之下,家長對於孩子採取無視、不在乎的態度,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對於父母來說不再重要,他們心裡的安全感會大大下降,從而使得安全感缺失。

長久以往,孩子就很容易出現缺乏安全感的情況,在以後的成長中,容易會出現膽小、難以獨立等的表現。

  • 孩子會不知道如何表達自己

情緒是成長時期的孩子的一個表達自己的方式,當孩子一時之間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時,他們往往會採用哭鬧等比較極端的方式來進行發洩。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但是這種行為在很多家長眼中,只會變成孩子的撒潑打滾,並且採用"冷處理"的方式來對待孩子。

而孩子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只會通過發洩自己的情緒,來表達當下的情感,所以不論家長如何"冷處理",孩子的行為都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反而會讓孩子不知道該如何去表達自己的情緒。隨著年齡的增長,當孩子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之後,往往會讓他變得沉默寡言、不願意表達自己等。

  • 使得孩子內心敏感易受傷害

"冷處理"對於家長來說也許可以在當時的幾分鐘之內獲得片刻的安寧,但其實這種行為對於孩子來說,是非常殘忍的。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儘管孩子撒潑打滾,但是在他們的心裡他們清楚,自己的哭鬧是會惹得家長心疼的,以此來換取家長的同情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但家長採用"冷處理"的方式,無疑是在用行動告訴孩子,"在我心裡你不重要"、"我不會心疼你",儘管這種方式能夠治治孩子的威風,但事後對孩子心靈的傷害是非常巨大的。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如果孩子一哭鬧,家長就採用"冷處理"的方式,會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孤僻、敏感。

也許會有家長認為"冷處理"的方式確實能夠有效可行,但是它磨滅的不僅僅是孩子當下的任性,還有的是孩子的內心和安全感。

面對撒潑打滾的孩子,家長應該如何教育呢?

首先,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愛

當孩子出現撒潑打滾的情況,家長們往往都會瞬間覺得一個頭兩個大,但其實孩子會習慣於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不良情緒,究其根源,很大部分是因為家長在平日裡對於孩子無差別的溺愛。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在孩子小的時候,只要一哭鬧就能夠獲得家長的關心和滿足,那麼毫無疑問,在當孩子遇到家長的拒絕之時,他們也會下意識地採取這樣的方式,甚至當他們發現家長對此出現了"冷處理"的方式,他們反而會哭鬧得更加厲害。

所以想要改正孩子撒潑打滾的行為,家長應該從源頭上進行改變。在生活中不要給予孩子太多的溺愛,讓他們學會付出和感恩。

其次,引導孩子處理不良情緒

在上文中也有提到,有的時候孩子出現撒潑打滾的情況是因為他們當下不知道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這個時候家長更不應該使用"冷處理"來無視孩子,而應該先耐心地去安撫孩子的情緒,引導他說出自己不開心的原因。

比如孩子會說"想要買玩具",這個時候你就可以問他"用哭鬧的方式來要求爸爸媽媽,對不對呢?"讓孩子自己發現當下行為的錯誤,並且告訴他以後如果有不好的情緒應該怎麼表達,這樣下一次遇到相同的情況,孩子就會進行改正。

最後,嘗試去轉移他的注意力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除此之外,如果是在商場等一些公共場合,孩子出現撒潑打滾的情況,不僅會影響到別人,還很容易引起路人的圍觀。這個時候應該如何來面對孩子的壞情緒呢?

"冷處理"自然是行不通,因為有一些性格比較倔強的孩子,能夠和你僵持上幾個小時。

當遇到這種煩惱,家長不妨可以採取轉移注意力的方式,想想孩子平常最喜歡什麼,用一樣他們感興趣的東西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孩子當眾撒潑打滾,父母切忌採取“冷處理”,否則會適得其反

這個時期的孩子想法非常單純,很多時候的慾望也只是當時的一時興起,如果有一個更有興趣的東西來進行替代,就很容易能讓孩子的情緒平靜下來。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一直都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這就決定了家長不可能一直冷眼旁觀。同樣的,孩子的每一個不好的行為習慣都需要家長的引導和改正。

所以當孩子撒潑打滾的時候,家長切記不要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有的時候沒有處理好孩子的情緒,還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

想了解更多育兒妙招,關注我 ,每天和您一起分享育兒經,陪伴孩子長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