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孩子接觸的社交環境中的人更多,需要孩子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事情也更復雜。幼兒園中,我們家大寶哥哥每週都會經歷“喜怒哀樂”,雖然大部分時間都是開心,偶爾也會跟同學們起衝突。但哥哥小班的時候,並不會及時告訴爸爸媽媽他幼兒園發生的開心與傷心的情緒。在家裡,二胎家庭的寶媽們相信也會深刻體會到丹娜媽帶娃的辛酸。2個孩子會互相搶玩具、搶吃的食物、搶著跟爸爸媽媽玩或講繪本故事、運動等等。哥哥小時候生氣就會踢玩具,自從學會用“語言”說出來自己的內心感受,他會主動告訴爸爸媽媽與小夥伴們在幼兒園玩耍的開心時刻,以及與妹妹或同學之間發生衝突的事情經過和解決辦法。

丹娜媽會在闡述完“情緒教養”的重要性後,再為大家展示我是如何利用自己設計的親子“情緒遊戲”與2個孩子一起玩遊戲,一起閱讀親子“情緒繪本”。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內心感受——情緒,而不是用身體去傷害自己、環境、物體或別人。

1、“情緒教養”的重要性:“高情商孩子”取決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積極友愛的互動

  • 嬰兒成長認知從模仿父母言行舉止開始:瑪利亞.蒙特梭利女士指出,0-6歲的學齡前孩子處於各個生長髮育的敏感期,例如語言敏感期。根據全球大腦專家發現,剛出生的嬰兒就是八國語言的小天才,小寶寶能夠接受和學習不同語言。隨著家人不斷地跟寶寶說母語,孩子模仿大人和其他孩子說話,才強化母語的學習能力。嬰兒的認知成長能力是從最親近的家人模仿學習開始,因此,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會被嬰兒和孩子潛移默化記憶和模仿。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嬰兒模仿媽媽

  • 父母與孩子的互動影響孩子的情緒健康:父母的語言和行為都會帶有“情緒”,積極情緒會讓學齡前的孩子在快樂中得到心理滿足,願意與人交往。假如父母日常與孩子互動的言行舉止都是消極的,孩子的內心得不到回應,部分孩子會變得不想跟別人交流。嚴重的消極情緒會影響孩子的神經系統發育,科學家命名為“迷走神經”,是一組發端於大腦的神經。人在緊張的時候,心率和呼吸加快,部分人就會出現消化系統絮亂,導致拉肚子。而“迷走神經”會通過調節人的副交感神經,調節呼吸、心率和消化系統,讓不受人意識控制的身體緊張感覺不失控。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迷走神經

  • 敏銳的父母能幫助孩子做好情緒管理

“父母要對孩子的情緒保持敏銳的感知,留意孩子的情緒波動,這是培養高情商孩子的基礎。“忽視型”家長會漠視、輕視孩子的消極情緒,關閉孩子的情緒通道。“暴躁型”的家長就是對孩子很嚴厲或冷酷,尤其是對待男孩子,要求男孩子不應該哭鬧或悲傷。長期下來,孩子不會再相信自己的內心,失去自尊心,也就不會再調整自己的內心情緒。”——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約翰.戈特曼

在中國,我們會比較容易看到“權威型”家長對待孩子非常嚴厲。部分爸爸會認為男孩子必須堅強,哭很丟人,遇到不開心或者小動物離世、玩具爛了不應該傷心。去年底熱議的《爸爸去哪裡兒》的楊爍就是傳統嚴父教育兒子,讓他的兒子想哭都忍著。對於學齡前和小學階段的孩子不應該關閉孩子的情緒通道,很多孩子還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如果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內心感受後,也不需要家長去嚴厲教育和主動支招如何解決問題,孩子自然而然會先自主解決,思考和嘗試不成功後才用語言尋求父母的幫助。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楊爍父子《爸爸去哪兒》


  • 兒童發展心理學專家約翰.戈特曼給父母的4個情緒管理方法: 目的在於幫助父母與孩子建立親密的感情紐帶, 讓父母在情緒教養中更順暢和輕鬆自如。

A. 積極回應孩子,多與孩子互動:丹娜媽認為,很多時候孩子並不是真的要和父母對著幹,是父母沒有細心觀察孩子的情緒變化。無論是積極還是消極的情緒,父母也應該停下手上的事情,認真傾聽孩子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

B. 關注孩子消極情緒,把握親子溝通機會:丹娜媽認為,接納孩子的消極情緒,可以加深親子關係,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是孩子永遠的盟友和依靠港灣。得到了父母的信任和認可,孩子也會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願意敞開心扉跟父母分享日常瑣碎、內心感受和理想。

C. 幫助孩子給自己的情緒分類貼標籤: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他們還未能夠清晰辨別每一種情緒的含義。由於0-6歲孩子的抽象和邏輯思維還在升級學習當中,丹娜媽認為,家長需要針對自己的孩子在每一個場景中,幫助孩子梳理整個事情發生經過的情緒變化,讓孩子能夠清晰理解和對應“情緒”這一抽象概念。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孩子表達不同情緒


D. 引導孩子給行為劃定界限:不能只發洩情緒,要告知孩子情緒可以用語言或其他方式表達內心想法,而不當的是消極情緒所引發的行為可能會對他人、環境或物品造成傷害。

2、擁有同理心的父母在“情緒教養”中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任,父母巧用“輪流排隊”概念幫助孩子解決“分享”衝突,學會“等待”和“延遲滿足”

“讓孩子學會慷慨,就要先允許孩子自私。” ——早期教育專家艾達.勒善

  • “情緒教養”中父母需要需要懂得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同理心”顯得尤其關鍵。除了理解3歲前的孩子不會分享是符合兒童發展的規律外,很多孩子到幼兒園與小夥伴們一起玩耍和閱讀就會學習到”分享”。但我們也要理解,幼兒園的孩子也不是每時每刻都要分享。比分享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理解“所有權”,每一樣東西都有“支配權”。

“衝動控制(等待而不是搶奪)是大腦發展的重要環節,是執行能力的一部分。執行能力強的孩子能在日後取得更好的學習成績。” ——神經系統科學家阿黛爾.戴爾蒙德

  • 讓學齡前的孩子學會“輪流玩”、”等待”和“延遲滿足”比強制分享和說教更有效。家長可以購買非常經典的中國繪本《安的種子》,這一本繪本主要教育孩子“等待”的重要性。丹娜媽為家長和孩子親自手繪了原創思維導圖和有趣的繪本延展活動詳細的繪本教學可以點擊這篇文章鏈接:
  • 丹娜媽真實親子案例:如果丹娜媽的大寶哥哥在玩車車玩具很開心,還未玩夠,丹娜媽就命令哥哥讓給妹妹玩,哥哥即使拿給妹妹也是很不情願、會生氣或者拒絕分享大哭。這樣會讓哥哥誤會媽媽更喜歡妹妹、“搶奪”是很容易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後不會找媽媽幫忙。而妹妹大哭大鬧反而搶到玩具,妹妹就會認為“搶奪”可以讓哥哥屈服讓玩具給她,藉助大人的力量就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學齡前的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因此,家長問孩子“玩夠了嗎?再玩5分鐘就換給妹妹玩。“這對於解決分享衝突毫無幫助
    。丹娜媽的解決的方法就是製作“排隊表”。我們只需要拿張白紙或者小本子寫上孩子的名字或大人的名字即可。如果願意等待的小朋友就寫上自己的名字在正在玩的孩子名字後面。我們哥哥妹妹很快就學會“輪流”玩玩具或看繪本,兄妹慢慢學會自己解決分享衝突。這個方法對於幼兒園幾十個孩子一樣有效,丹娜媽在大寶幼兒園長期當家長助教,曾經就運用過這個方法解決孩子們搶玩具的衝突問題。孩子上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學習“排隊”的概念,所以把“分享”的概念融入“排隊”中,孩子很快就能理解大家需要“輪流”玩。如果一個孩子玩夠了,很自然就會開開心心地給下一個孩子玩如果等待排隊的孩子不想繼續等待,也會欣然接受選擇玩其它玩具。最後,孩子們還能學會“公平”這一概念,互相獲得信任。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孩子排隊輪流玩

3、 “情緒教養”3個小法寶:輕鬆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內心感受

A. 畫畫:教育專家阿黛爾.法伯提到繪畫對於宣洩情緒很有幫助。丹娜媽認為學齡前孩子的塗鴉對於父母都是非常珍貴的藝術品,孩子的童年和家長的親子回憶。塗鴉不但可以鍛鍊孩子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在繪畫中可以發現孩子內心難以用言語表達的抽象情緒

丹娜媽真實親子案例:假如孩子生氣,你可以給1張白紙畫出自己的內心感受,對孩子說:“畫一下你現在有多生氣。”當孩子畫出來1個人或物,家長還可以一邊觀察孩子使用的顏色和下筆的力度。譬如,我們家的孩子生氣的時候會畫紅紅的火焰,線條也是凌亂,還有扔球來表達他生氣的情緒。假如孩子

開心,家長也可以從孩子的繪畫中發現孩子開心的細節。我們家妹妹開心的時候,畫畫的顏色和細節就特別多,最後都可以自己講出來一個故事。如果只是問2歲的妹妹什麼東西或事情令她開心,她很難表達出來。

B. 做鬼臉如果孩子處於開心的情緒,父母陪伴孩子做鬼臉,可以從做鬼臉的過程中觀察孩子的情緒、語言和動作變化,從細節中發現孩子的喜好。如果孩子處於消極的情緒當中,父母陪伴孩子做鬼臉可以瞬間消除孩子的消極情緒。或許做鬼臉會讓家長感到孩子怎麼這麼頑皮?在孩子處於一個生氣的狀態時,大人跟孩子做一個鬼臉比說一大堆道理更有效家長要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學會釋放壓抑的情緒,逐漸改善遇到困難就失控的消極情緒。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母親抱著做鬼臉的女孩

C. 情緒鏡子這個遊戲特別適合未上幼兒園的0-3歲小朋友去玩。家長讓寶寶看著鏡子,跟孩子一起做不同情緒的表情。做表情的時候就可以簡單跟寶寶對話,瞭解他們的情緒。孩子照鏡子認識自己的五官也覺得很有趣,同時讓孩子感受不同人表達同1個情緒都不一樣。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寶寶照鏡子理解情緒

4、丹娜媽“情緒教養”實戰經驗分享——DIY情緒小風車:

  • 遊戲目的:通過簡單有趣的親子游戲讓家長對孩子進行“情緒教養”訓練。讓孩子學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通過這個遊戲,家長就可以輕鬆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玩和學了什麼東西,心情狀態, 與他小朋友和老師相處情況等。在疫情階段,孩子上網課,有的是獨自在家,有的是老人家陪伴,父母都不知道孩子情況,也可以利用這個遊戲與小學低年級的孩子玩一玩。從遊戲中側面瞭解孩子上網課的情緒變化。
    丹娜媽之後會上傳編輯好的親子游戲視頻到西瓜視頻,本文先分享親子游戲教學的花絮圖片,想了解丹娜和孩子們的遊戲有趣瞬間可以留意西瓜視頻。
  • 遊戲材料情緒繪本、油畫棒/水彩筆、白紙、摺紙、膠水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丹娜媽情緒小風車遊戲教學材料

  • 遊戲步驟

A. 情緒繪本閱讀: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我的感覺》中英文情緒繪本

遊戲前丹娜媽先陪伴孩子們閱讀情緒繪本,目的在於讓孩子們在繪本故事中與故事主人公產生共鳴感共鳴感是遊戲的基礎這套中英文情緒繪本每一頁只有1-2句話,非常簡潔卻很精煉描述了不同的情緒可能出現的場景,以及小朋友們可以學習這些小動物解決消極情緒的辦法,以及學會用語言表達內心的積極和消極情緒。親子閱讀到最後是讓孩子能夠獨立思考和用自己的語言講繪本,做到真正領會繪本故事中希望小朋友學習的好品質、或好方法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丹娜媽的大寶和2寶自己講《我的感覺》情緒繪本故事

我們哥哥是大班孩子,已經可以非常流利講述故事,並做好玩遊戲的準備。而我們妹妹目前能夠看圖說話,指認出情緒繪本中的人物和場景,但還未能夠串聯出完整的故事情節。對於妹妹處於從“圖畫期”過渡到“故事期”閱讀階段的小朋友,我們家長要抓緊這個時間,引導孩子觀察整頁圖片的場景和故事主人公的表情和動作,學習用語言描述主人公的內心感受和動作詳細的親子閱讀階段和閱讀技巧可以點擊丹娜媽這篇原創圖文鏈接

B. DIY情緒風車:用彩色摺紙折成三角形風車葉,每1種顏色代表1種情緒。丹娜媽分別用3個暖色調(紅色、橙色、黃色)代表3個積極情緒(開心、興奮、勇敢)。用3個冷色調(深藍色、淺藍色、綠色)代表3個消極情緒(傷心、生氣、害怕)。如果家裡沒有摺紙,可以用彩色筆在白紙上畫出風車圖案即可,丹娜媽用彩色摺紙顯得更立體和美觀。接下來用摺紙扭一下製作簡易的小條子作為選擇講述的情緒故事小工具。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丹娜媽用摺紙製作的情緒小風車

C. 親子情緒塗鴉繪畫:丹娜媽和哥哥妹妹一起畫出6個自己模樣的情緒塗鴉。我們不是為了比賽誰繪畫塗鴉漂亮,所以提醒孩子用最快的速度繪製,限時30秒完成情緒塗鴉。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丹娜媽大寶哥哥繪製的6個情緒塗鴉:開心、興奮、勇敢、生氣、害怕和傷心

D. 孩子用語言表達塗鴉繪畫的情緒故事:繪製完畢後,我們閉上眼睛扔出小紅條,看最後扔到哪一個風車葉子上,這個人就要說出對應情緒的小故事或1-2句話描述某一個情緒。丹娜媽的大寶哥哥的情緒故事原話:“我的開心情緒是頭髮彎彎曲曲豎起來,還會有點皺紋(做鬼臉)。今天我很開心的事情就是我的外婆買了一個新的交通工具玩具給我,有火車、汽車和高鐵、飛機和直升飛機、潛艇。我勇敢的情緒是頭上會發出光線(像奧特曼一樣打怪獸發出光線),嘴巴像一個山一樣,下面有2個拳頭(代表很有力氣、很厲害很勇敢)。勇敢的故事就是以前我跟爺爺去兒童公園玩一個很細的獨木橋,我很勇敢的走過去,很高的障礙欄杆爬上爬下都沒有掉下來,很勇敢。我害怕的情緒故事是發噩夢,我晚上睡覺的時候有一次11點醒來,夢到很危險的東西,壞人在打我。我傷心

的情緒是流眼淚,我生氣的情緒就是周圍都是火焰。”當哥哥分享完他的情緒故事後,丹娜媽就驚訝地發現原來最近孩子睡眠質量不太好,發噩夢可能是因為看到一些負面的新聞報道。當孩子都能夠熟練用語言表達這些情緒後,家長就可以重新制作更多情緒小風車葉子代表更復雜抽象的情緒。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丹娜媽和2個孩子一起繪製情緒塗鴉,大寶哥哥用語言描述每一個情緒故事

結語

孩子的情緒教養需要從家庭開始,從日常生活中各種場景和活動中引導孩子,分類標籤每一種情緒,和理解情緒的特點。家長首先要站在孩子的角度關注孩子日常的情緒變化,用“同理心”理解孩子的行為和情緒。鼓勵孩子學會用“語言”來表達內心抽象的情緒,穿針引線、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學會用語言描述,而不是用身體發洩情緒。學會自己思考解決方案就不會遇事就求助於家長或老師。以上育兒經驗分享,希望能給各位家長一些育兒啟發,在日常生活中與孩子做好家庭“情緒教養”有助於孩子更好地調節自己的情緒,融入社會,提高學習執行力和獨立思考能力每天花30分鐘與孩子做親子情緒遊戲會讓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更親密!

作者ID: 頭條號@丹娜媽育兒寶箱,轉載到個人創作平臺請先與我聯繫,並附上丹娜媽頭條號原文鏈接、西瓜視頻鏈接

原創不易,請大家關注我、給我點贊、收藏、留言、轉發。再次感謝您的耐心閱讀。

高情商孩子擅長用語言表達“情緒”,親子互動是“情緒教養”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