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做,還能讓孩子有“情商”?

我們總能聽到人們談論“情商”話題,它是相對於智商的一種概念,主要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心理品質。

人的情商確有高低之分,它取決於人的共情或心靈解讀能力的高低,情商的核心成分就是共情。如自閉症、阿斯伯格綜合徵、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品行障礙、反社會人格、邊緣型人格、自戀型人格通常表現出較低的情商,或其共情能力低下。

怎麼做,還能讓孩子有“情商”?

共情(empathy)又叫同情/移情,或同理心,與心靈解讀內涵相似,指的是個體能夠理解或感受到對方的經歷或感受,或是將自己置於對方角度體會其感受的能力,亦可理解為“感同身受”。

同理心似乎指更廣泛的個人情緒狀態,包括照顧他人和渴望利他的行為,或叫做體驗與另一個人的情感相匹配的情緒, 辨別另一個人的想法或感受,是感受和分享另一個人情緒的能力。積極心理學領域,共情與利他主義相提並論,利他行為是旨在使另一人受益的行為,當某人對另一個人感到同情時,就會發生利他行為。利他和利己是個矛盾體,它的表現因人、場景、境遇、情緒狀態而不同,表現強弱也相異,除了個人秉性(天性),誘發利他或利己行為的原因極為複雜。

共情與憐憫和情緒感染略有不同,憐憫是一種感覺,它不一定催生利他行為。如當一個人遇到麻煩或需要幫助時,因為主體無法提供幫助或解決問題,因此會對求助者產生“感到抱歉”,但又無奈的感覺。

共情是天生的嗎

共情能力是天生的,除了人類,其他靈長類或哺乳類動物也有共情表現,它源於種系繁衍和血緣關係進化而產生。利他行為確實利於種群的生存繁衍,利他行為是基因擴散目的之結果,因此種群、氏族及利益群體發展的重要策略之一是利他行為在群體內得到讚賞、鼓勵、鞏固和發展。許多脊椎動物為保護血緣成員而將自己置於危險境地,如雄狒狒總是在群體裡斷後,且隨時與捕食者戰鬥乃至犧牲自己。因為在自然界,利己或惡意行為個體的生存與發展幾率極低,其基因也不易得到擴散,最後走向絕種就不難理解了。

怎麼做,還能讓孩子有“情商”?

人類的共情能力與生俱來,如幼兒看到其他小朋友哭泣,都會不由己跟著哭,看到媽媽怒容就會恐懼和哭泣、對大人逗弄發出會心嬉笑、觀察和注意別人的表情、夥伴間遊戲或慪氣時的情緒感染等都是共情使然;新生兒就已會察覺媽媽的表情,母子依戀會使嬰兒無意識下實現共情,並經過母子情感互動迅速發展個人的共情能力,兒童共情能力隨年齡遞增變得日趨豐富而複雜,從而對他人的心理狀態、情感活動、意圖、掩飾、欺詐、幽默、無惡意開玩笑等敏銳領會,其間無需語言做中介,即可解讀他人。

共情激發可使人產生同情、憐憫、利他等情緒與行為,感同身受、施捨窮人、同甘苦共患難、為友兩肋插刀、同仇敵愾、捨身救人、無私奉獻、黃繼光堵槍眼、董存瑞炸碉堡、楊根思火海獻身等基本是共情的“產物”。現代社會里,分工合作成為社會運行的基本保障,分工合作特別有賴於人與人之間的共情能力,人們交往中會下意識地形成互惠互利行為關係,且逐漸形成和強化“契約意識”,以保障群體利益的同時,也儘可能使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在小朋友群體遊戲或交際中也能反映出來,極端霸道或利己的小朋友通常很難得到朋友、友誼和幫助,除非改變個人角色和提升助人行為,否則他們容易陷於孤立無援,因而變得恐懼、焦慮和抑鬱。


如何促進孩子的共情能力呢

現實社會里,共情能力決定如下關係:

☞ 社交群中建立關係和聯繫

☞ 蒐集和積累客觀知識

☞ 幫助和揣摩他人

☞ 求同存異而促進合作

☞ 促進交流,說服對方

☞ 創建共同的社會認識、價值觀

☞ 群體和凝聚力使彼此信任的基礎

可以說,具有高共情能力的兒童會有更廣闊光明的未來。影響兒童共情能力的因素非常多,上文提到的“家庭功能失調”就會嚴重阻礙兒童共情能力的發展,因此父母需自省借鑑文內提到的不健康育兒清單,引以為戒為妥。

怎麼做,還能讓孩子有“情商”?

共情能力會影響成年後的交友、社交圈、談情說愛、婚姻家庭等的質量,共情能力不足或低下,會給個人生存質量帶來負面影響,甚至會“折壽”。因此,從小培養兒童的共情能力十分必要,且有法可循。每個家庭或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但大致可遵循以下做法試試:

☞ 良好的親子依戀、保障溝通技巧與質量

☞ 保障夫妻良好關係及其質量

☞ 父母身體力行勝過“喋喋不休”的說教

☞ 有同胞兄妹,似乎更能提升共情

☞ 教會孩子學習擺脫自我中心,學習關注周圍的人

☞ 經常通過親子互動實踐“換位思考”

☞ 家庭成員間學會相互傾聽、表達欣賞和尊重

☞ 培養和解讀對人需求的敏感性

☞ 教會孩子學習觀察並體驗自己和他人的情緒

☞ 通過觀察非言語信息增加對他人的瞭解

☞ 積極回應,而未必是事事認同/姑息

☞ 承認和理解孩子的情緒反應,少問“為什麼”

☞ 恰當時候保持沉默,但保持理解和對視

☞ 亦可延用於配偶或戀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