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有宋一代,诗人侠客,家国两酬,名篇佳构,灿若星河。出于热爱,年前抄的辛弃疾辛幼安大人,二三篇,现在摘录分享如下,时间已晚,只做简析。

菩萨蛮

书江西造口壁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此词中,辛提点大人心志不移的高亢与心志难酬的低哀交错,短幅之中包举家国身世的无限今昔之慨。抄此词时,笔者于旧书堆中,偶见以前坐乾隆号邮轮游览长江三峡时相片,相中少年郎,立于江水船头,二岸青山如屏,叹年华之逝,毕竟东流去。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此词用极高明的比兴手法,也是高手一代常用手法,今人已少人能用之,写极深沉的爱国情思。此词中瑰宝。中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末闲章:丹青不知老将至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此词调写儿女柔情习用已久,而作者用它写靖康之难的沉痛追忆和对沦陷故土的深情萦念。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钤首章:左图且书右琴与壶。此前人印,请好手仿制所得。

      生查子 重叶梅

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霜月定相知,先识春风面。

主人情意深,不管江妃怨。折我最繁枝,还许冰壶荐。

辛稼轩大人词中多吟咏祖国河山者,善化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铁汉英雄,千般是情。此词状重叶梅于严寒中先百花开放之从容,突出其不畏苦寒之高尚品格。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其时手上无宣纸,只余一般书写纸,改用旧制扇面书此。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行间章:师古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起首章:心画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就暂且这样吧,旋转不了了。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闲章:〈忘我〉〈畅神〉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西江月 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此为辛大人被贬居江西上饶带湖十五年间之作,简淡如林间小溪,然而构思精巧,潜心状物,跃然约上,写出乡村生活的美好。此期间大人写出其近千首词作中的无数作品。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此写于冬夜岁末,向往词中夏景,斗室之小,腾挪之苦,用长锋战三篇,勉强成此。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起首章:〈吾道不孤〉〈左图且书右琴与壶〉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闲章:〈丹青不知老将至〉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章:赏心乐事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抄书辛弃疾二三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