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逻辑填空之行文分析

逻辑填空作为必考题目,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此类题目的难度也相对较大。结合对行文的理解以及对词语的辨析共同作为考察要素,所以在解此类题目需要考生全面思考。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快速洞悉空缺处所要表达的确切意思,定位选项呢?我们以下面的题目为例进行分析。

【例题】美国耶鲁大学持续12年的研究表明:由父母同时带大的孩子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往往更好,将来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尽管很多男性已经领悟到父教的_______,但现实生活中父教的缺位并不鲜见。中国家庭分工普遍注重“男主外,女主内”,投入到孩子身上的时间自然就会减少;有些男性存在浓厚的“大男子主义”情结,认为父教是“_______”,就算有时间,也不愿陪伴孩子;还有的父亲尚未认识到父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大有可为 小题大做

B.不可或缺 雕虫小技

C.大有裨益 家长里短

D.至关重要 大材小用

格燃解析:文段主要围绕“父教”论述。首先通过一项研究体现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成才有帮助,紧接着由“尽管...但是...”句内转折,强调现实生活中的父教缺位依然常见,对应转折之前的内容,应该表达父教缺位少有。换而言之当男性领悟到父教重要,则少有父教缺位的现象,所以第一空应该填入表重要性的词语。“大有可为”指事情有发展前途,很值得做;排除A。“大有裨益”形容益处很大;排除C。后文用三个并列的分句阐述父教缺位的三方面因素。第二空需要解释具有“大男子主义”情结的男性如何认识父教,以至于有时间也不愿意陪伴孩子。“大男子主义”根源于我国古代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后来慢慢发展,指男性的力量和刚毅,用在这里用来表示具有该情结的男性认为父教的作用不大,所以有时间也不愿意陪伴孩子。“大材小用”指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来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教育孩子不应是小事,“小用”与此冲突;排除D。“雕虫小技”比喻小技或微不足道的技能,带入合适。故正确选项为B。

通过以上例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根据提示性的词语(如关联词、总结词、指代词等)找到与空缺处相呼应的内容,或者通过空缺处前后文对空缺处的解释推断空缺处意思,选择与之相对应的词语。

更多资讯关注格燃教育官网

言语理解:逻辑填空之行文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