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兒不看手機不吃飯,水果牛奶零食吃,怎樣讓他好好吃飯?

浪九尾


Part 1

還記得孩子第一天吃米粉的情景嗎?

哇,好吃,什麼東西這麼好吃,再給我多吃一口。

為什麼會慢慢演變為沒心思吃飯,一吃飯就想著要看電視呢?

太太讀了一些教育系列的書,尹建莉老師說邊看電視邊吃飯沒什麼問題。

可我覺得有問題。

如果一個孩子能像大人一樣,注意力在吃飯上,順便看個電視,那的確不是什麼問題。

問題是,孩子一看電視,往往注意力是在電視上,順便吃個飯。

這就本末倒置了。

所以,我們還是得想想,孩子為什麼要求吃飯的時候要看電視呢?

答案很簡單:吃飯感到無聊。

~~~~~~~~~

那麼,吃飯為什麼會感到無聊呢?

整理一下可能的原因:

1 飯菜不好吃,不足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2 飯菜太多,吃那麼久孩子坐不住

3 飯菜沒什麼問題,孩子咀嚼比較慢,咀嚼的時候無聊

1和2都是簡單的問題,只要家長有心,很容易改善。

請參照蛋餅太太微信訂閱號的另一篇文章“孩子吃飯慢怎麼辦?”

3的情況就需要家長的同理心去體諒孩子了。

Part 2

小蛋餅曾經有一段時間咀嚼食物比較慢,總想著咀嚼的時候摸摸玩具或者乾點什麼。

若是太太只是眼睛裡看到她不專心吃飯,一味批評的話,肯定會向“不愛吃飯”奔去。

太太想了想之後,完全理解和接納了小蛋餅的想法。

於是,和小蛋餅一起整理了一下思路。

“咀嚼的時候有點長,感覺無聊,對嗎?”

“對。”

“所以我們咀嚼的時候,應該玩點什麼,這樣就不無聊了。”

“對啊,對啊。”

“可是,有一個問題啊,比如咀嚼的時候玩了一個玩具,嘴裡吃完了,可是還在玩玩具,忘了吃飯,會不會?”

“嗯……好像是的。”

“那怎麼辦呢?”

“那我記得吃飯。”

“對!所以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吃飯上,順便玩玩具,對吧?”

“對,對!”

整理完之後,小蛋餅也認可了“注意力應該在吃飯上”這個點。

只要她記得注意力在吃飯上,無論看電視還是玩玩具,她自己都會管理好吃完整頓飯。

當然啦,孩子畢竟是孩子,不可能不忘記的。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的注意力跑了,就只需要提醒“注意力”三個字就行了,或者態度和藹可親地問,“寶寶,注意力在哪兒呀?”

稍微過個幾個星期,孩子基本都能良好地管理自己的一餐了。

畢竟,我們家長在意的是孩子能不能自己趁熱把飯吃完,而不是吃飯的時候同時有沒有玩。

只要孩子能自己管理好完成一餐,就不需要糾結於有沒有看電視、有沒有玩。

Part 3

以上情況僅限於3歲以下的寶寶。

接下來,太太要談另外一個問題:

尊重。

~~~~~~~~~

先從大人談起。

我們大人吃飯的時候也經常看手機。

一個人吃飯,看手機很正常。看書,看電視都可以。

可是和別人同桌吃飯,得對別人有基本的尊重。

很多夫妻,情侶,吃飯的時候,一個人悶頭看手機,另一個人很不愉快。

不愉快是因為感到對方無視自己的存在,而不是因為對方玩手機。

同樣,孩子吃飯看電視,家長煩惱焦慮的是一家人在一起吃飯,可孩子的眼裡沒有一家人。

我並不認為這個習慣可以被保留。3-6歲的孩子應該具有對人有基本的尊重能力。

但一定不是簡單地和孩子說“吃飯不看電視”就完了。

我們應該告訴孩子:

“一個人吃飯的時候,看電視沒什麼問題。你完全可以這麼做。爸爸媽媽一個人吃東西的時候也可以看手機。可是我們三個人在一起吃飯,就得對彼此尊重,放下手機。爸爸吃飯的時候,看手機,你是不是也覺得很失望,很不開心?”

孩子換位思考一下,就明白了,被晾在一邊的家人的感受。

前提當然是沒有其他家庭成員在吃飯時看手機。

這種對人基本尊重的習慣,在最小的時候養成最容易。

孩子2歲之前根本不用看什麼電視,即便偶爾看看,吃飯時也想不起來看。

5歲的孩子,吃飯的進度差不多就能跟上大人了。

所以在這短短的幾年之間,家長應當抱著理解孩子的心態,循循善誘。不要控制孩子,而是引導教會孩子自己管理自己吃飯。

一旦孩子自發地(而不是被迫地)養成了好習慣,日後不僅是吃飯不拖拉,對學習生活的自我管理都有思維上的幫助。

歡迎關注訂閱號:蛋餅太太,一起用心觀察孩子,愛孩子,科學育兒吧。


蛋餅太太


餓一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