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曆史中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什麼沒能統一天下?

錢是什麼意思


成就大事的需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要素缺一不可。曹操佔據天時,孫權佔據地利,而劉備只佔人和。天下九州,曹操獨佔了六州,孫權佔了兩州,而劉備僅僅佔了一州。劉備集團遠不及曹操和孫權集團。其次,劉備的性格有些優柔寡斷,劉表臨終前說過把荊州給劉備的,當時劉備接下來也不至於敗走新野,又聽從諸葛亮的提議,不想拋下數十萬的百姓,一定要攜民渡江,結果以慘敗告終。而劉備放棄唾手可得的荊州被蔡瑁拱手送給曹操,弄得後來還得向東吳借荊州。龐統設計奪取西川時,不能殺伐果斷,又間接害死龐統。關羽被東吳殺後,為手足之情,竟然傾全國之兵,不聽諸葛亮等人的勸阻,勢必要與東吳決戰,最後損兵折將,病死在白帝城。此後,蜀漢人才匱乏,走在了下坡路上。總結,劉備沒有得天下,這就是天意,非人力所能左右的。


檸珵




原因是有多方面的。

一,先說龐統,龐統在入川時進攻雒城中流矢而亡,享年35歲,雖有大才,奈何沒有機會施展了。

二,三國時期猛將如雲,魏國許褚,典韋,五子良將,八虎騎,鄧艾,龐德等等;吳國甘寧,太史慈,呂蒙,程普,韓當,黃蓋等等。蜀國的武將並沒有佔據優勢,反而較魏國差不少。

三,三國時期四川雖然土地肥沃,物質條件尚可,但畢竟不如魏國的中原腹地和吳國的江東大地。梁方仲在《中國曆代戶口、田地、天府統計》中認為蜀後主炎興元年(263年)蜀國28萬戶,94萬人;同年為國有52萬戶,440萬人。吳國在280年幼52萬戶,230萬人。這成為目前主流認識,教科書也採用這個說法。很明顯蜀國的人口最少,還不是少一星半點,要知道古代打仗必須有充足的兵源。

四,劉備在西川屬於外部勢力,在當地的影響力不行,一旦自己帶來的人馬損失殆盡就出現了後繼乏力的情況。魏國和吳國在當地都是經營數代的大族。

五,蜀國雖有劍閣之險,易守難攻,但是別人進不來,你也出不去啊,諸葛亮多次北伐大都是因為棧道難行,糧草不濟的緣故。

六,歡迎大家補充。。。


颯沓流星



張永科38


荊州地界才多大啊?水鏡先生了解的能人也就諸葛亮和龐統,臥龍鳳雛其實也就相當於現在的湖南湖北的兩個高考狀元而已。郭嘉、荀彧這些老教授活著的時候,司馬懿頂多是個打短工的助理,就這樣一個人,把諸葛亮擋在祁山,最後諸葛亮活活把自己累死也沒前進一步。而且,劉備是扮著一副仁德之君的面孔的梟雄,總是要名正言順的去做事。如果最初就聽諸葛亮的話,打荊州、佔益州,趁著年輕,關羽、張飛、趙雲等名將既沒死也不老的時候攻打魏國可能還有點勝算。但是,三國時期是一個國力制衡的時期,如果西蜀劉備強大了,吳國就會和魏國聯盟。


王殿強


臥龍鳳雛二得一者,可安天下。龐統的出現,或許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諸葛亮的壓力。諸葛亮曾向劉備力建,稱龐統有大才,不可以小用之。然而,好景不長,急於立功的龐統,終究是在落鳳坡不幸隕落。

龐統或許在謀略上不亞於諸葛亮,但在為國為民的大業上,他總歸是比諸葛亮少上幾分純粹。就像諸葛亮說的那樣,他的餘生,只想回到故鄉的那片土地,守侯來之不易的安寧。

所以,龐統太過於激進,擁有著太多的好勝心,導致了他的悲劇。而諸葛亮呢,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很多事,不是付出多少,就能回抱到多少。或許,沒有完成漢室的統一,對諸葛亮來說,一樣是種深深的遺憾。


子羽的文庫


劉備最終沒能統一天下其實是政治合法性問題,本來劉備以匡復漢室為旗號,足以凝聚天下人心,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相抗衡,通過這種政治正確來實現自己的皇帝夢。但他一系列的政治失誤,導致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受到強烈質疑,從而動搖了它的穩定,把一手好牌徹底打爛。

下面詳細說一下劉備在建立政權的過程中,他的三大政治失誤,如何使蜀漢失去了與吳、魏爭霸的資本。

失誤一—取益州後沒有處理好善後問題

我們先來看劉備取益州後的善後問題。他一度縱兵搶掠,和土匪沒什麼區別,還是經過趙雲的勸說才罷手,可是已經大失民心。此外,他還把劉璋送到荊州軟禁了起來,一點宗室的感情也沒有。

劉璋父子,在益州已經經營了兩代,奪取劉璋的基業,還軟禁,公然與宗室為敵,讓劉璋原先的手下相當不滿,這為劉備未來的統治埋下了人心不穩的隱患。而且劉備沒想到的是,當他日後當漢中王時,因為天子被曹操挾持,不能對劉備進行封授,只能靠另一種方式獲得王爵,就是由和他同級別的諸侯來舉薦。符合這個條件的人非常少,劉璋算一個,但劉璋已經和劉備結了死仇,怎麼可能舉薦呢?所以稱王的合法性問題,一度搞得劉備很尷尬。這就看出來他的政治眼光不足,如果他能意識到劉璋的政治價值,就應該在取益州後好好掂量掂量。

孫權佔領荊州後,劉璋落入了東吳之手。孫權就把劉璋父子安置得很好,做出一副要讓劉璋重新掌管益州的樣子,利用他們在益州的影響力,策動反劉備的勢力,給蜀漢政權找麻煩,還催生出了叛亂。兩相比較,就能看出誰的政治手腕高明瞭。

對內的善後做得不好,對外也是如此。劉備取益州後,孫權迅速要求劉備讓出荊州的三個郡,為此不惜派兵施加壓力。在曹操可能要進攻益州的情勢下,劉備不敢和孫權交戰,只得和東吳談判,劃定新的勢力範圍,暫時化解了這次荊州危機。但他根本沒意識到問題的癥結,是他過於狹隘地理解了“跨有荊益”,在政治上的急功近利,導致了他與孫權的關係產生了質變。所以在五年後,他又犯下了第二個錯誤,徹底引爆了荊州這個炸彈。

失誤二—主動對曹操發動進攻,即令關羽率軍進攻襄陽

儘管一些學者覺得,關羽攻打襄陽是他自己的主意,但實質上,這是得到劉備授意的。襄陽是一個戰略樞紐地區,佔領了襄陽,可以直逼宛城、洛陽等地,這和《隆中對》中所說的從南路進攻中原的部署相一致。但關羽攻打襄陽,不是因為要威脅中原,而是因為劉備佔領了漢中。從漢中那裡,有一條漢水順流向東,可以直接到達荊州,十分方便,而漢水流經之處,襄陽是關鍵節點。拿下這裡,就等於打通了漢中和荊州之間的一個便捷通道,實現更緊密的“跨有荊益”,穩固勢力。說到底,在劉備眼裡,佔地盤還是比恢復漢室重要。

但不管怎樣,由於襄陽是在曹操的控制之下,所以至少從表面上看去,劉備還是在聯盟框架內打擊曹操。他沒有意識到的是,這時孫權對他和曹操的態度都發生了變化。

前面我們提到,劉備佔領益州後,孫權已經把他看作最大的威脅,而且由於遠走益州,劉備可以避開曹操的鋒芒,把軍事壓力都推到了距離曹操更近的孫權身上。在赤壁之戰後,荊州的四個郡,孫權只佔了一個。也就是說,好處都被劉備佔了,壓力全被孫權承擔了,這就使孫權開始重新審視三個政權之間的關係,並做出了一個決定:與曹操進行緩和,重點攻擊劉備。雙方因為奪荊州與益州而積累的矛盾,終於總爆發了。

於是,在關羽全力攻擊襄陽時,呂蒙偷襲荊州得手,使關羽落入兵敗被殺的境地,劉備徹底失去了荊州。從此,“跨有荊益”成了空話,《隆中對》的規劃成了泡影,再未變為現實。這是劉備犯下的第二個大錯。

失誤三—劉備在錯誤的世紀稱帝

關羽被殺的同一年,漢獻帝禪位給曹丕。這時劉備做了一個令人無語的選擇,就是當皇帝,定國號為漢。這是他犯下的最後一個也是最大的政治錯誤。

為什麼這個舉動很讓人無語呢?我們還是要回到《隆中對》裡去看。

《隆中對》裡有一句話,叫作“漢室可興”,也就是說大漢王朝可以得到復興,認為劉備是“帝室之胄”,也就是漢朝的宗室。對劉備有利的政治選擇,應該就是以恢復漢王朝的秩序為旗號和目標,把主要的對手曹操定義為篡權奪位的權臣和姦賊。然後把孫權和其他勢力叫作同盟,一起對抗曹操,將自己樹立為漢朝代言人的形象,藉此壯大實力。

在這一點上,劉備大可以學漢光武帝劉秀。劉秀在稱帝前,是更始皇帝的下屬,但劉秀當時既有強大軍事力量,並且在征討王莽的過程中已經取得眾多力量的擁戴,因此即便他與更始皇帝決裂,自立為帝,也並沒有人說什麼。因此《隆中對》在“漢室可興”這個表述上很曖昧,並沒有說要恢復什麼樣的漢室,就是為劉備留下了操作空間。

但是劉秀擁有人心的一個重要前提,就是他先消滅了王莽的政權。而劉備則不顧消滅曹操,只急於實現軍事上的“跨有荊益”這個短期利益,所以他並不擁有劉秀那樣的政治資本,反而備受質疑。那麼他稱帝的舉動,就更加重了這種質疑。

劉備對人們宣稱,漢獻帝已經遇害,天下無主,所以自己不得不當皇帝。其實漢獻帝只是被曹丕供養了起來,所以劉備此舉就給人以口實:天子還沒死,就著急當皇帝,比為漢室報仇還著急。這個舉動,割斷了劉備與漢獻帝之間的聯繫,直到劉備死前,他都未再有進攻曹魏的實質舉動,那麼他在稱帝時喊出的“要代天討伐曹家”就成了空喊。而且,天子已經死了,所以我才稱帝,這其實是一個偽命題。所以他這個政權的正統性,就很成問題。

劉璋原來的部屬,本來就對劉備奪取益州心存不滿,他稱帝的舉動更讓這些人非議。而後伐吳慘敗,使得蜀漢內部的不穩定狀態達到了極值。當劉備在白帝城鬱鬱而終時,這些益州人趁著國家疲敝,將對他當年豪奪益州的不滿一併發洩出來,製造了一場叛亂。蜀漢不僅失去了進攻中原的實力,更陷入內憂外患的境地,政權岌岌可危了。


勇說信


成霸王之業在於“天時、地利、人和”。劉備在三國風雲中一路走來到成為蜀中王可以說已經是奇蹟!劉備早年打著“恢復漢朝”的口號、揹著一頂“劉皇叔”的高帽、一副“仁義忠義”的旗幟在三國早期撲朔迷離、變幻莫測的混戰中,這些包裝都為他加了不少分,也吸引了不眾多喂他賣命的鐵血粉絲,比如武將張翼德、關雲長、趙之龍、黃忠、等,文臣謀前期諸如諸葛孔明、法正、後期有楊儀、蔣琬、費禕。

“”天時“”劉備是在那個時代是撈得到了大滿貫,但是“”地利和人和“”在入蜀後在客觀條件中就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劉備的蜀國很難稱霸天下,

1.首先是“地利”之要害:

.你看看今天的成都這個地理位置,成都沃野千里、盛產糧食、要害是四面環山、崇山峻嶺,是可守難攻之地。這個先天條件決定了蜀國只能偏安一隅,難以打開中原的市場!

2.再看看“人和”之弊端:

後期蜀國人心動盪、這幾年分好幾股勢力梯隊,上層是早期跟著劉備打天下的勢力,中層是益州本地的宗族勢力,下層是益州外來勢力,紛爭不斷勾心鬥角,後期劉嬋當政後各勢力鬥爭更是激烈!

3.諸葛六出祁山和後期姜維十伐中原耗財勞民,一定程度上消耗了蜀國能量。

所以,蜀國難以圖天下,只能做一方霸主!








贛南客家人888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後面其實還有一句話:“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呢?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子初孝直指的是誰。

劉巴字子初,荊州零陵郡烝陽縣人,漢末至三國蜀漢時期官員。此人年少就很出名,,荊州劉表曾多次邀請他做官,都被他拒絕了,後來曹操伐荊州,劉巴投靠曹操,後來因為荊州南部三郡被劉備所得,無奈之下,劉巴投靠劉備。後來在劉備登基後一年病逝。

法正,字孝直。扶風郿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謀士。原為劉璋部下,劉備圍成都時勸說劉璋投降,後與劉備進取漢中,獻計將曹操大將夏侯淵斬首。法正善奇謀,深受劉備信任和敬重。法正的奇謀是諸葛亮都佩服的,劉備兵敗後諸葛亮曾嘆道:“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可見諸葛亮對法正的看重,可惜,如此奇才在劉備登基前一年病逝。

然而缺一不可的兩位奇才在劉備登基前後雙雙病逝。

現在看來水鏡先生並沒有說錯,只是我們很多人不知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後面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罷了。

所以,很多時候,很多話我們不要馬上去看是否正確,要看看說這句話時的情景和這句話的原話是什麼樣,免得被前人誤導,前人固然有大智慧,但是我們也要學會自己思考。

就如同“不孝有三,無後為大。”這句話後半段現在被我們理解為沒有後人,但實際上是什麼呢?其實原文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舜不告而娶,為無後也。君子以為猶告也。”實際上不向父母稟報,就娶妻才是無後。所以,自己思考是很重要的。


G林家


天下有勢,勢不可擋,漢朝歷經四百餘年的歷史已經是強弩之末,無論是在制度還是在文化方面,中國都需要換一個新的氣象,新的朝代。雖然蜀漢集團打著匡扶漢室的口號貼著漢室正統的標籤,但也是無可奈何花落去。但是三國也終究沒有落到魏蜀吳任何一方手中,其中我從三個國家的角度來分析一下,蜀漢詳講,其他略提。

蜀漢集團:蜀道難,難於上青天,正常來說,如果割據四川這個天府之國應該非常易守難攻,完全可以自己自足,但是歷史卻證明在四川建立的割據政權是最難統一天下的,五代十國時期的前蜀、後蜀莫不是此。首先蜀地是重要的鐵產地,耕地和紡織業都很發達,今天的攀枝花就是鋼鐵大市。還有蜀地人多兵多,所謂壯士出川嘛。這就決定了任何一箇中原政權都不會放棄這塊寶地,在三國時期,不僅魏國惦記著,東吳也惦記著。其次蜀漢的政治目標過於理想化,魏國要一統天下,東吳要割據江東,而蜀漢要匡扶漢室。六出祁山之後,有多少人真正相信能匡扶漢室呢?再次人才的分配,蜀中無大將,廖化做先鋒,蜀地得了幾個知名大將,但是小將領呢?長坂坡時候趙雲七進七出所見將領千名,魏國和吳國就非常重視這些基層將領的建設問題。

東吳集團、曹魏集團、東吳集團的格局太小。而曹魏集團的野心太大。這兩方面決定了其不能長久統治。


長久緘默如雲漂泊


我認為是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個原因,是漢朝大勢已去.

劉備藉著劉皇叔的名義,迅速崛起。其實這個同曹操的挾天子以令諸侯,有異曲同工之妙。劉備是藉著自己皇親的優勢,以恢復漢室為名,以忠於皇室來博取眾人的支持和依附,實際上是達到發展自己勢力的目的。然而,漢室已經傾危,氣息奄奄,且民心已失,天下思變,所以無力為天,難以奪取天下,而且借恢復漢室之名,行謀求帝王之實,也為許多忠義之士不恥.

第二個原因,劉備喜歡以兄弟情誼形成自己的小團體。格局就不高。結拜的有張飛,關羽。趙雲算是關係不錯。但其他的外圍將領最容易懈怠和心寒。心想你們都是兄弟。那我們算啥?所以大將和人才投靠的不多,劉備看起來善於用感情籠絡人心。其實恰恰是因為感情有不到位的地方,而導致別的人才望而卻步。所以一個人事業要做大,一定是唯才是舉,而不是同幾個人稱兄道弟,再加上所建的國家偏於一隅,那你本來人才稀少,又不發展教育,又不培養人才,後期一直用兵。這也是導致劉備系後來人才凋零和失敗的原因。不象曹操集團,人才輩出,後勁十足。劉備又怎麼能不失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