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错了还学生错了,家长们的讨论让你意想不到!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引起大量网民争论,我看了文章内容和网民们的评论后,真不知道老师和学生谁错了。现转发给大家一起来来讨论。文章具体内容如下:

老师错了还学生错了,家长们的讨论让你意想不到!

我闺女怎么错了?3600÷9=400被判错,家长找老师说理反被打脸!

最近,老王遇到了一件郁闷的事,自打女儿数学卷子发下来后就在家闷闷不乐,一个晚上都没缓过来。原来是因为他觉得女儿被老师欺负了,明明题做对了却被老师判错!他心想,可能是老师不喜欢女儿,才故意为难她的,那问题就更严重了。

去找老师吧,又怕误会没接触过,把老师说急了,以后给孩子穿小鞋;不去找老师吧,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自己心里也觉得憋屈,衡量再三后,老王还是拿着卷子去找数学陈老师了。

题目是:“乐器商店新进了9把小提琴,共花了3600元,售价合理的是( )。”

A.498 元/把 B.400 把/元 C.498 把/元 D.400元/把

女儿选了D,因为3600÷9=400,可老师却给打了大红叉。

老王质问数学陈老师,3600÷9=400难道不对吗?你为什么给我闺女扣分,你是不是不喜欢她?

数学陈老师特别无辜,赶紧跟老王解释不是这样的,已经有好几个家长来找过了,但没有一个像老王这样认为老师公报私仇的。

数学陈老师耐心地跟老王解释这道题:题目问的是售价合理的是多少,而这个小提琴400是进价,原价进货原价出售,老板生意不就亏了吗?这是一个生活中非常简单的道理,考的不光是数学题,更多的是考验孩子们的思维能力。虽然班里有很多孩子都错了,但也有一部分孩子做对了,错了也没关系,这次懂了,以后就不会踩坑了,孩子总归是在进步的。

数学陈老师说的既中肯又实在,可听完陈老师的解释,老王却急了:“什么破玩意儿?你这题出的就是误人子弟!数学是教会孩子计算,玩的不是文字游戏,你整的这么复杂,还振振有词,算什么老师?我要到教育局去告你!”

幸好旁边的老师跑来一起劝老王,才让老王平息了怒火。你看!就因为这么一道题,差点闹大了,何苦呢?

后来家长群里对此事也是议论纷纷,有的家长站在老王这边,他们表示这种试题的引导方式可能会让孩子放弃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总是另辟蹊径,对孩子来说未必是好事,再说这道题,如果严格按照现实生活的规则走,一把成本价百元的小提琴,市场价至少在上千,那这道题就没有正确答案了。

老师错了还学生错了,家长们的讨论让你意想不到!


也有家长站在老师那边,他们表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孩子做错了,是审题不仔细,思维局限,跟试题本身无关,应用题是应该符合教育逻辑,但懂得变通的孩子将来才会更优秀。

老师错了还学生错了,家长们的讨论让你意想不到!


老师错了还学生错了,家长们的讨论让你意想不到!


其实这已经不是个案了,很多家长都吐槽过自家孩子的试卷,现在的题目就像脑筋急转弯一样,用正常人的思维去做,根本是无法完成的,可这又是学校的大趋势,家长又能怎么办呢?孩子们太难了,家长也太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