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資如何做到穩賺不賠

趨利避害是人類的天性,穩賺不賠是投資者的終極目標。所有投資者的理想目標都是一致的,那就是“穩贏”。但實現這個目標很難。巴菲特,投資界的神話,投資人的偶像,也不能實現每年只賺不賠。至2018年年末,芭菲特平均年化收益率為19.91%,1957年至2018年長達62年的時間裡,芭菲特實現了資產收益77549倍。就這樣一位投資界神話級人物,在2001年、2008收益率仍為負值。

基金投資如何做到穩賺不賠

所以,這裡說的穩賺不賠,只是相對的,不是具體到每一天或者個別年份。如果想天天穩賺不賠,這是絕對不可能實現的,如果你有這樣的想法,我勸你儘早遠離投資。這裡說的穩賺不賠,是指一個時間段內穩賺不賠,我覺得具體5至7年較為合適,因為這段時間裡一般都會經歷一個股市大波段,至少也會經歷一個股市小波段,在一個完整的波段裡,有谷底,也有山頂。如果在一個完整的波段裡,你不能做到穩賺不賠,或者說年化收益率不能超過銀行5年定存利率,我勸你也儘早離開投資。

那麼如何做到在一個完整的投資週期內穩賺不賠呢?結合基金投資,談一下個人的觀點。

第一、要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

想成為一個成功的投資人,必須得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通過研學相關投資理論,覆盤投資界大咖們的投資實案,結合自己的投資經歷總結建立一套科學的投資系統。具體到基金投資,我個人認為有三點比較關鍵。

一是投資方向要正確,入場時機要合適,投資題材要選準。入場的時期不能選在高點,即使不能準確建倉在谷底,那也得選在下距谷底不遠處。比如說當前這個點位,不敢說當前就是谷底,但可以肯定的說距谷底已經不遠了,對於中長期投資者而言,當下可逢低逐步建倉。投資方向和題材選擇主要有6個,1、科技:科技是大國重器,是強國之本,特別是5G、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新基建板塊,預期都是很確定的;2、消費:基本消費和可選消費是人類生存和生活的主題,是永恆的熱點;3、醫藥:新冠病毒再次體現醫藥行業的重要性;4、證券:證券是牛市的主旋律;5、中證500:囊括所有優質中小盤股;6、滬深300:囊括所有優質大盤藍籌白馬股。

二是倉位比例要合理。“低位時股票基金要滿倉,中位時股基可轉等比例,高位時純債貨幣等比例”。

股市在低點位時,要逐步建倉股票基金,直至滿倉股票基金。股市在中點位時,要逐步降低股票基金倉位,建倉可轉債基金,直至合適比例。股市高點位時,要果斷清倉股票基金,而後清倉可轉債基金,然後建倉純債基金和貨幣基金。至於低位、中位、高位如何判斷,可參考三年內及近一年內的低點高點。

三是要確定合理的止盈止損點。每一次建倉後都要確定本輪投資的預期收益率,設定合理的止盈線、止損線。到達預期收益率後,結合第二點說的倉位比例合理調倉和清倉。除非依據當時的形勢可以明確確定股市下步還有較大的上漲空間,其他情況下要嚴格執行止盈止損計劃。

第二、要培養宏觀的投資思維

合格的投資者不會在意賬戶每天的盈虧,也不會糾結何時買賣。他們只會判斷當前的點位是否到了他們設定的買入區間,而不會考慮買入後股市再下跌怎麼辦。自2020年2月19日美國股市調整以來,巴菲特的股票投資組合損失了約802億美元,跌幅32%。巴菲特3月3日斥資3.59億美元增持了紐約梅隆銀行。按目前走勢,巴菲特顯然也虧了不少。不過秉承長線投資的巴菲特似乎並不在乎這一時得失。

第三、要克服貪婪的劣性。

投資最大的剋星就是貪婪。有過一定時間投資經歷的人基本都經歷過大盈大虧。能不能克服貪婪的劣性,是投資能否成功的關鍵。都說股市“一贏二平七虧”,但事實上是在股市待過的投資者基本上都有過大盈的經歷,為什麼最後沒能保住果實,關鍵的原因是太貪婪,盈了還想多盈,結果是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弄不好,籃子也沒了。在62年裡,巴菲特年收益率超過40%的僅有7年。而現實中很多投資者想年年投資翻倍,可能嗎?不可能。

建立自己的投資系統,克服貪婪,嚴格執行,像巴菲特一樣,最後你就會穩賺不賠。

巴菲特有句名言:“複利有點像從山上往下滾雪球。最開始時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滾的時間足夠長,而且雪球黏得適當緊,最後雪球會很大很大。

2020年3月22日 寫於 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