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龍政變能夠成功原因探究

一、面首專權,上下不滿—唐朝神龍政變時代背景。

武則天自登基以來,就將國號由"唐"改為"周"。她在繼位以後,就多方收集面首,即能夠陪她尋歡作樂的男寵。在其執政後期,以女兒太平公主推薦的張昌宗、張易之最為受寵,武則天甚至封二人為鄴國公、恆國公,爵位僅在王爵之下。張昌宗、張易之憑藉武則天的厚待,飛揚跋扈,甚至向武則天進讒言,皇室中人私下議論武則天私生活混亂,堪比前朝昏君。直接導致太子李顯逼迫自己的兒子邵王李重潤、女兒永泰郡主李仙蕙上吊自盡。並在隨後,捏造事實,將永泰郡主李仙蕙的夫婿—魏王武延基(武則天侄孫)下獄逼死。結怨李氏皇族和武氏家族的張氏兄弟一時間志得意滿,甚至尋找相士李弘泰占卜張昌宗是否有帝王運數。存世的李氏皇族成員以太子李顯為首,策劃除掉張氏兄弟。湊巧的是,由宰相狄仁傑推薦升官的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等大臣都秉承狄仁傑的遺志希望李顯復位,武周改唐,撥亂反正。皇族集團與心向李唐皇室的上述大臣開始合流。一來除掉張氏兄弟,二來順利接手皇位。此外,還有不為人注意的一點是,武氏家族經過武則天多年的苦心扶持,武氏家族成員有多人受封王爵,附隨他們的黨羽中有多人出任朝廷重臣。武氏家族已事實上控制了部分財權,人事組織權,乃至軍權。有感於可能無法順利從武則天手中接過皇位。公元705年(神龍元年),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五人借武則天病重之際,構陷張昌宗、張易之謀反,率禁軍將二人斬首,兵圍武則天寢宮集仙殿,逼迫其退位,擁立太子李顯復位。史稱"神龍政變"。


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龍政變能夠成功原因探究

女皇武則天傳世畫像


二、殿前斬首,太子即位—唐朝神龍政變事件經過。

公元705年2月20日(神龍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率領羽林兵五百餘人集結於洛陽紫微城玄武門,並安排大將軍李多祚、駙馬都尉王同皎前往東宮迎接李顯。李顯在接見迎立隊伍時,心中有所顧慮,認為乘武則天病重之時發動政變,可能會加重武則天病情,並且也會日後留給他人口實。經過迎立眾人的多番勸說,並賭咒發誓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後。李旦才由王同皎抱至馬上,趕赴玄武門,與張柬之等人匯合。到達玄武門後,經由事前安排的內應指引,羽林兵斬斷門栓進入宮中,眾人向武則天寢宮集仙殿進發,成功在集仙殿擒獲張昌宗、張易之,並將其二人在殿外走廊斬首。隨後眾臣護衛李顯帶兵進入集仙殿,侍立在武則天的床頭,向武則天說明二張謀反,太子李顯已誅殺叛臣。現在,武則天應該將皇位傳於李顯,自己頤養天年。武則天見木已成舟,只得順應眾人的請求。與此同時,相王李旦(李顯之弟)同敬暉、袁恕己等人率領南牙兵馬在洛陽城內四處搜捕張氏兄弟同黨。二十三日,武則天即下詔,由太子李顯監國理政。二十四日,武則天將帝位傳給太子李顯,還政於唐,李顯登基為唐中宗。


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龍政變能夠成功原因探究

洛陽龍門石窟盧舍那大佛 史料記載,以武則天自己的容貌儀態雕刻


三、團結一致,民心所向—唐朝神龍政變成功原因。

武則天十分敬重狄仁傑,稱呼其為國老。狄仁傑也利用自己的巨大的影響力在朝中提拔推薦了不少忠心於李唐皇室的大臣,如張柬之、桓彥範、敬暉等人。狄仁傑還多次向武則天勸諫復立李顯為太子,武則天採納了狄仁傑的諫言。在立太子以後,武則天還要求李氏皇族成員與武氏家族成員在洛陽明堂相約起誓,日後和平相處。參考當時的政治環境,這其實是武則天為武氏家族的安身立命做準備,防止他們日後被反攻清算。在武則天逝世前,還曾遺令恢復自己皇后的身份,並與唐高宗李治合葬於乾陵。這都說明武則天生前就有還政於唐的想法。發動政變的五大臣張柬之、崔玄暐、桓彥範、敬暉、袁恕己多年來都暗含扶助李唐皇室的想法。正逢武則天病重,無暇管理朝政的時機,廣泛發動聯繫朝臣,如大將軍李多祚、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形成了最廣泛的統一戰線。從朝堂到軍營之中,都擁護他們的政變舉措。五大臣行動迅速,沒有給武氏家族留下任何反應空間。張氏兄弟在朝中根基淺薄,所依仗的不過就是武則天個人的專寵罷了。他們的政治小團體中,除了眾多的張姓族人外,就只有個別阿諛奉承的文官加入他們。實際上張氏兄弟幾乎就未掌握任何實質性權力,他們本人也缺乏政治敏感性,在武則天病重多日後,也沒有實施任何的善後之策,好似引頸待戮一般。李唐皇室,應對此次政變也空前團結,一改以往相互爭權奪勢的行徑。相王李旦在五大臣率兵斬殺張昌宗、張易之時,自己也統率南牙兵馬,四處逮捕張氏兄弟同黨,為政變掃清障礙。武則天女兒太平公主也派宮女為內應,監視武則天和張昌宗、張易之的一舉一動,並將監視情況隨時向李顯彙報。由於武則天得位違反禮制,百官百姓多有不服,武則天只能啟用酷吏來俊臣、周興等人,採取誣告陷害等方式整治不服自己的人。年老以後,更是注重享樂,忽視民生。這都導致民心最終都偏向李唐皇室,期望李顯能夠重新繼位。


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龍政變能夠成功原因探究

洛陽明堂模型


四、結語。

政變成功以後,李顯封張柬之為漢陽郡王、崔玄暐為博陵郡王、桓彥範為扶陽郡王、敬暉為平陽郡王、袁恕己為南陽郡王。因五大臣都被封王,所以此次政變又被稱為五王政變。令人可惜的是,五大臣未能借此機會打擊瓦解武氏家族的政治話語權。導致日後,武氏家族勾結韋皇后(唐中宗李顯的皇后)反攻清算,五大臣均未得善終。國家政治局勢更是一度混亂更勝從前,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繼位後才恢復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