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龙政变能够成功原因探究

一、面首专权,上下不满—唐朝神龙政变时代背景。

武则天自登基以来,就将国号由"唐"改为"周"。她在继位以后,就多方收集面首,即能够陪她寻欢作乐的男宠。在其执政后期,以女儿太平公主推荐的张昌宗、张易之最为受宠,武则天甚至封二人为邺国公、恒国公,爵位仅在王爵之下。张昌宗、张易之凭借武则天的厚待,飞扬跋扈,甚至向武则天进谗言,皇室中人私下议论武则天私生活混乱,堪比前朝昏君。直接导致太子李显逼迫自己的儿子邵王李重润、女儿永泰郡主李仙蕙上吊自尽。并在随后,捏造事实,将永泰郡主李仙蕙的夫婿—魏王武延基(武则天侄孙)下狱逼死。结怨李氏皇族和武氏家族的张氏兄弟一时间志得意满,甚至寻找相士李弘泰占卜张昌宗是否有帝王运数。存世的李氏皇族成员以太子李显为首,策划除掉张氏兄弟。凑巧的是,由宰相狄仁杰推荐升官的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大臣都秉承狄仁杰的遗志希望李显复位,武周改唐,拨乱反正。皇族集团与心向李唐皇室的上述大臣开始合流。一来除掉张氏兄弟,二来顺利接手皇位。此外,还有不为人注意的一点是,武氏家族经过武则天多年的苦心扶持,武氏家族成员有多人受封王爵,附随他们的党羽中有多人出任朝廷重臣。武氏家族已事实上控制了部分财权,人事组织权,乃至军权。有感于可能无法顺利从武则天手中接过皇位。公元705年(神龙元年),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己五人借武则天病重之际,构陷张昌宗、张易之谋反,率禁军将二人斩首,兵围武则天寝宫集仙殿,逼迫其退位,拥立太子李显复位。史称"神龙政变"。


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龙政变能够成功原因探究

女皇武则天传世画像


二、殿前斩首,太子即位—唐朝神龙政变事件经过。

公元705年2月20日(神龙元年正月二十二日),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率领羽林兵五百余人集结于洛阳紫微城玄武门,并安排大将军李多祚、驸马都尉王同皎前往东宫迎接李显。李显在接见迎立队伍时,心中有所顾虑,认为乘武则天病重之时发动政变,可能会加重武则天病情,并且也会日后留给他人口实。经过迎立众人的多番劝说,并赌咒发誓押上自己的身家性命后。李旦才由王同皎抱至马上,赶赴玄武门,与张柬之等人汇合。到达玄武门后,经由事前安排的内应指引,羽林兵斩断门栓进入宫中,众人向武则天寝宫集仙殿进发,成功在集仙殿擒获张昌宗、张易之,并将其二人在殿外走廊斩首。随后众臣护卫李显带兵进入集仙殿,侍立在武则天的床头,向武则天说明二张谋反,太子李显已诛杀叛臣。现在,武则天应该将皇位传于李显,自己颐养天年。武则天见木已成舟,只得顺应众人的请求。与此同时,相王李旦(李显之弟)同敬晖、袁恕己等人率领南牙兵马在洛阳城内四处搜捕张氏兄弟同党。二十三日,武则天即下诏,由太子李显监国理政。二十四日,武则天将帝位传给太子李显,还政于唐,李显登基为唐中宗。


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龙政变能够成功原因探究

洛阳龙门石窟卢舍那大佛 史料记载,以武则天自己的容貌仪态雕刻


三、团结一致,民心所向—唐朝神龙政变成功原因。

武则天十分敬重狄仁杰,称呼其为国老。狄仁杰也利用自己的巨大的影响力在朝中提拔推荐了不少忠心于李唐皇室的大臣,如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人。狄仁杰还多次向武则天劝谏复立李显为太子,武则天采纳了狄仁杰的谏言。在立太子以后,武则天还要求李氏皇族成员与武氏家族成员在洛阳明堂相约起誓,日后和平相处。参考当时的政治环境,这其实是武则天为武氏家族的安身立命做准备,防止他们日后被反攻清算。在武则天逝世前,还曾遗令恢复自己皇后的身份,并与唐高宗李治合葬于乾陵。这都说明武则天生前就有还政于唐的想法。发动政变的五大臣张柬之、崔玄暐、桓彦范、敬晖、袁恕己多年来都暗含扶助李唐皇室的想法。正逢武则天病重,无暇管理朝政的时机,广泛发动联系朝臣,如大将军李多祚、左威卫将军薛思行等人,形成了最广泛的统一战线。从朝堂到军营之中,都拥护他们的政变举措。五大臣行动迅速,没有给武氏家族留下任何反应空间。张氏兄弟在朝中根基浅薄,所依仗的不过就是武则天个人的专宠罢了。他们的政治小团体中,除了众多的张姓族人外,就只有个别阿谀奉承的文官加入他们。实际上张氏兄弟几乎就未掌握任何实质性权力,他们本人也缺乏政治敏感性,在武则天病重多日后,也没有实施任何的善后之策,好似引颈待戮一般。李唐皇室,应对此次政变也空前团结,一改以往相互争权夺势的行径。相王李旦在五大臣率兵斩杀张昌宗、张易之时,自己也统率南牙兵马,四处逮捕张氏兄弟同党,为政变扫清障碍。武则天女儿太平公主也派宫女为内应,监视武则天和张昌宗、张易之的一举一动,并将监视情况随时向李显汇报。由于武则天得位违反礼制,百官百姓多有不服,武则天只能启用酷吏来俊臣、周兴等人,采取诬告陷害等方式整治不服自己的人。年老以后,更是注重享乐,忽视民生。这都导致民心最终都偏向李唐皇室,期望李显能够重新继位。


女皇退位,武周改唐—唐朝神龙政变能够成功原因探究

洛阳明堂模型


四、结语。

政变成功以后,李显封张柬之为汉阳郡王、崔玄暐为博陵郡王、桓彦范为扶阳郡王、敬晖为平阳郡王、袁恕己为南阳郡王。因五大臣都被封王,所以此次政变又被称为五王政变。令人可惜的是,五大臣未能借此机会打击瓦解武氏家族的政治话语权。导致日后,武氏家族勾结韦皇后(唐中宗李显的皇后)反攻清算,五大臣均未得善终。国家政治局势更是一度混乱更胜从前,直到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才恢复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