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壳枪建国后就从我军退役,为啥直到90年代才彻底被我国淘汰?

我们是湖南人


众所周知,驳壳枪是毛瑟C96手枪的中国版,18世纪末期,毛瑟手枪被德国制造出来,它威力比普通手枪要大一些,但是并不被德军采用,毕竟手枪只是自卫武器,威力没必要那么大,更何况毛瑟C96手枪造价昂贵,重量大不便携带等劣势,自然在欧洲没有流行开。

不过在19世纪20年代,中国却从欧洲进口了大量毛瑟手枪,当时中国军阀混战,各路军阀都想着怎么从国外弄到武器,再加上那时候中国战场对近战火力需求很大,而此枪火力猛,射速快,正满足这一需求。

后来毛瑟手枪就在中国流行起来,甚至将其十发单仓供弹改成了20发弹匣供弹,还能自动射击,加上木质枪托完全就是一支冲锋手枪了。

抗战时期,无论是国军德械师,还是各路游击队,都在使用驳壳枪,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国军队近战速射武器不足。在解放战争时期,国军获得了美援,正规军普遍装备了M3冲锋枪,所以也就不再使用驳壳枪了,不过我军还在使用。

新中国成立后,我军从苏联手中获得了一些武器装备,并进行了仿制,如50式冲锋枪、54手枪等,驳壳枪退居二线,成为警用手枪。说到底,驳壳枪在中国之所以使用那么久,是因为中国军工业不发达,装备不了冲锋枪,而随着我军大量装备冲锋枪,驳壳枪就没有了用武之地,特别是突击步枪的兴起,驳壳枪更不可能成为主要武器了。

不过在上世纪70年代,军内一度觉得54式手枪的威力还不够大。为造出超大容量、超大威力的手枪,我国轻武器研制人员开始研制一款大威力的自动手枪。这就是1980年研制的80式手枪,此枪其实是驳壳枪的加强版,摒弃了驳壳枪的一些不足。不过这时候手枪在战场上的作用已经没那么大,警察更是偏向于用威力小一点的武器,故80式手枪最终被淘汰。


兵说


驳壳枪,我最早看见实物是上世纪的七十年代。同学的爸爸是群专的队员,配了一支。同学的爸爸嫌沉经常放在家里。我们一有机会就拿出来看。感觉真沉,几只小手象抬着它一样。

有必要说一下群专是个什么组织(或机构)。群专是一个简称,全称是无产阶级群众专政工作队。有执法功能。是文革时期的产物。文革结束,这个组织也消亡了。这个组织的有些成员是配枪的。


再看见这种枪是工作后。文革后恢复公检法,三家的正式干警都是配枪的。初期干警的配枪可以说是万国牌。这种现象在基层的检察院和法院更明显。其中不乏名枪,也有驳壳枪。到了九十年代,公安系统的配枪全部国产了,但个别的基层检察院和法院还有驳壳枪。

,关于驳壳枪在我县还出过一个笑话:七十年代东北时常有苏联特务出现的传闻。一天中午,天降大雨,县城公路上出现一个人,上衣下摆覆盖的右胯鼓鼓的,露出枪的长苗子。正好派出所所长去上班看见这个人。县城里带枪的派出所所长都认识,感觉这个人这个人面生,就跟了上去。路途中派出所所长还叫一个群众去派出所叫人,说镇里来了苏联特务,有枪。派出所所长继续跟。一看这个人要进县法院,所长也没多想掏出枪指着那个人喊回头看。法院门卫一看连忙喊所长告诉他这个人是新来的。这时派出所的人也来了,法院里也有人出来,大家都看到了派出所所长闹的大乌龙。多年以后,派出所所长升任法院副院长,人们总拿这个事开玩笑,副院长也顺坡下驴,有事找那个人时就说,把那个苏联特务叫来。法院那个人当时带的就是驳壳枪。



驳壳枪其实它的正式名称是毛瑟C96军用手枪。原产地是德国。清末民初开始进入我国。民国军阀混战时大量使用。有的军阀下有手枪团,手枪旅,装备的就是这种枪。这个时期民国政府辖下兵工厂已有仿制生产。

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后军队迅速列装了前苏联的托卡列夫手枪及其仿制型,替代了驳壳枪,驳壳枪还是使用到了九十年代呢?

一是地方对手枪的需求巨大。例如检察系统、法院系统是全员配枪的,不是现在只有其中的司法警察配枪。新型手枪的产能不能满足这巨大的需求。

二是当时现存枪型只有驳壳枪量最大,把它做为制式装备,便于补给和管理。其他现有枪型只能作为驳壳枪的补充。

三是驳壳枪能更好的发挥维护社会治安、震摄犯罪分子的作用。

四是枪型一致,有利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

五是国产枪的定型漫长,没有哪一种单一型号能够完全替代驳壳枪。54式还没完全替代驳壳枪,我们又研发了64式。中间还短暂研发过59式。64式八十年代才定型。这都导致了驳壳枪一直使用到上世纪九十年代。

让我们向见证了中国重大历史时刻的驳壳枪致敬!


文以静心


驳壳枪只是一个统称,基型为德国毛瑟兵工厂的毛瑟C96,口径为7.63毫米。仅仅在毛瑟兵工厂,就有多达5种改型:M1898、M1912、M1916、M1930和M1932。除了半自动型,西班牙等国曾在驳壳枪的基础上研发过速射型。当时的青睐毛瑟的各国,在毛瑟C96的基础上甚至还仿制、研发了口径各异的驳壳枪。比较有名的有晋造“大眼匣子”,口径达到了空前的11.43mm。

解放后,制式武器口径的统一有利于简化后勤压力。这对于当时的新中国来说至关重要。于是新中国迅速在1951年首次仿制了苏联TT33手枪,命名为“51式”,于1952年仿制了德制PK/PPK手枪,命名为52式。这两款手枪都是首次仿制的尝试,真正改变我国军用手枪“琳琅满目”状态的还是大名鼎鼎的54式手枪。

54式手枪得到了推广,大量的驳壳枪自然就可以从一线退役了。紧接着,大批退役武器被迅速改造、使之能适应新一代国产枪弹体系。一些状态较好的驳壳枪,便被改造成发射51式7.62×25mm手枪弹的手枪。并将它下放到民警、民兵中使用。而长期以来,中国轻武器甚至是”军警一家“,许多军用制式手枪照样作为警用手枪使用。54式在当时算是主力,自然不会是哪个地区都能有的。换装也是逐步进行的。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驳壳枪一直在我国军警武器体系中滞留到上世纪90年代了。


堑壕中的大游民


毛瑟C-96军用手枪,国内最常见的是两种,一种是10发弹仓供弹,只能单发射击,称为驳壳枪;另外一种是毛瑟改进型,采用了20发弹匣供弹,既能单发同时也能自动射击,称为二十响、大肚匣子等。

这两把手枪,进口时都随枪配有一只木质枪盒,能与手枪的枪柄部位相连接,实施抵肩射击,此时有效射程能提升至150米左右,因此南方人将这两把枪统称为木壳枪。

其实,援朝结束以后,军队配发了仿苏制托卡列夫7.62毫米8发弹匣供弹的54式手枪,供基层指挥员和特种兵所使用,用以自卫和在近距离内打击敌人,有效射程为50米。

54式手枪的体积包括重量都要比毛瑟C-96小许多,携带也非常方便,别在腰间武装带上,除了枪上的那只8发实弹匣,随枪套配2只牛皮弹匣袋,因此淘汰了重量沉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的毛瑟C-96包括改进型毛瑟自动手枪。

即便建国以后,公安部门的配枪依然比较繁杂,既有小巧轻便的勃朗宁手枪,也有各种各样的左轮手枪,竟然还有毛瑟C-96军用手枪,10发弹仓供弹和20发弹匣供弹的都有,以10发弹仓供弹的最为常见。

这些枪械统一的特点是都比较陈旧,许多是从前国民政府的军警部门收缴而来,但总体性能都还不错,特别是毛瑟C-96军用手枪,由于威力大,射击距离远,而受到警察的青睐。

毛瑟C-96军用手枪,发射7.63X25毫米子弹,但国内手枪主要是7.62X25毫米子弹,就直接用毛瑟C-96手枪发射国产51式7.62毫米手枪弹,此手枪弹与毛瑟手枪弹完全通用,尽管口径有0.01毫米之差,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但这两把毛瑟C-96军用手枪,在民兵和警察手中,最起码使用到八十年代,至于是否使用到90年代,本文推送者反倒存疑了,至少在上世纪八十年在派出所老公安手中见识过10发弹仓供弹的毛瑟C-96军用手枪,以后就看不到了,警察佩戴的基本上都是54式手枪。

那么是不是城镇或者农村基层的民兵组织,直到90年代才彻底淘汰毛瑟C-96军用手枪,也未尝不可;中国人对这两把毛瑟军用手枪非常熟悉,抗战题材的影视剧中无处不在,是抗击侵华日军非常管用的军用手枪。

综上,毛瑟C-96军用手枪,能使用到上世纪90年(倘若此说存立的话),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子弹来源不存在问题,也即原装子弹事实上已经搞不到的前提下,国产51式7.62毫米手枪弹库存用不完,是毛瑟C-96军用手枪延寿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国平军史


因为我国长期维持民兵制度,各级地方政府 ,各工厂单位都有建立基干民兵,而民兵武装的武器肯定没法像解放军那样整齐划一,很大一部分民兵使用的是正规军淘汰的老式武器。








解放军淘汰的老式武器,甚至建国前遗留下来的杂式装备都有可能交给民兵武装来使用,像民24重机枪 捷克式轻机枪 汉阳造步枪,稍新一点的莫辛纳甘步骑枪(53式步骑枪)51式冲锋枪 54冲锋枪,这些老式装备都有可能在民兵部队里装备,有几只保养状况好的盒子炮在民兵部队服役到8-90年代也不是不可能。

伦敦上空的喷火


毛瑟C96又称驳壳枪,由德国毛瑟兄弟在1896年研发。驳壳枪由于初速高,威力大(据说能打穿防弹衣),在清末进入我国后,直到朝鲜战争地位才由苏联的手枪替代。美国,西班牙,汉阳和太原兵工厂都曾仿制过驳壳枪,流传在我国的多为本地仿制和在德国进口的版本。

军阀混战割据时期,我国对武器的需求量增大,而当时世界各国对中国进行武器禁运,但手枪却不在禁运的黑名单上。驳壳枪经过欧洲军火代理商出售给日本贸易公司和武器经销商后转卖给中国,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这个渠道也就随之中断。上海的经贸地位崛起后,外贸往来频繁,欧洲军火商就直接经过上海的国际贸易将毛瑟C96卖给中国。

然而毛瑟C96当时在欧洲却不受欢迎。由于驳壳枪的后坐力太强,导致射击精度下降;制造精良却造价太高,在当时已经卖到了25美元一把,一般的手枪只有6美元到7美元不等,据说现在的驳壳枪在美国军火市场已经炒到6000美元;驳壳枪的外形呈方形,全长311毫米,不装弹药就已经重达1.25公斤的手枪被欧洲士兵认为过于笨重,可能他们不会裤裆藏雷的绝技。总之,在驳壳枪出产后,德国购买了13万支就无人问津了。

墙里开花墙外香。在驳壳枪流入中国后,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士兵的标配。驳壳枪是旧中国除了机枪之外为数不多的可以实现连发的武器。网上盛传一种说法,中国人发明了用横着打的方式,可以降低驳壳枪因后坐力而失准的影响,特别是在影视剧的渲染下,很多人都深信不疑。其实这就是误传,横着打不仅很难瞄准,更会延长开枪的时机,在对峙时,先开枪的具有先发制人的优势,没人有这闲情逸致去摆姿势。解决驳壳枪后坐力的问题,要么用枪托,要么就用另一只手扶着降低枪口上下摆动的幅度。

驳壳枪在我国地方的公安干警,民兵的手里还继续延迟着传奇。其中一部分原因是驳壳枪能与51式手枪的子弹通用。驳壳枪的子弹是7.63X25毫米,而51式手枪则采用7.62毫米的口径。但是这却带来很大的副作用,军用的子弹往往推力都很强,不是原装的子弹,很容易造成驳壳枪的炸膛或者卡壳,而且口径更小的弹壳弹出后更容易造成使用者受伤。只有在应急的情况下,驳壳枪才会使用7.62毫米口径的子弹。

更大的原因是驳壳枪的震慑力是一般手枪不能比拟的,这有利于公安干警降低执法难度。颜值既是杀伤力,在外形上被欧洲士兵认为的傻大黑粗,在我国则变成了大杀器的象征。在改革开放前,很多民众获取军事知识的途径不多,对于军事的外行人眼里,最直观的感知就是视觉上的反应,器大活好是唯一共识。这就像抗战的影视剧出现的场面一样,很多英雄腰里别着的驳壳枪走路都感觉带风。

还有就是驳壳枪的最大标尺都在800米-1000米之间。这个标尺所标注的并不是驳壳枪的有效射程,而是最大射程,谁都不能保证在这个范围内保证杀伤。在100多年前,枪支的标注方法都是以这种方法进行标注,驳壳枪就沿用下来了。而驳壳枪在流入中国后,很多军人文化水平不高,就误以为是有效射程,而驳壳枪的有效射程最大也只有150米。虽然在后来这种说法已经得到纠正,但是却成为了一种信仰,形成了强大的心理暗示。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扭曲力场的效应,别的手枪即使再好,与驳壳枪比起来都是渣。

驳壳枪在我国是枪中的贵族,即使是现在也是国外收藏家的收藏对象。在军火市场上有市无价,很多国外军迷都以拥有一把驳壳枪而自豪。德国精密的制造工艺使得驳壳枪仍然焕发生命力。


梓蕤


你说的是这把枪吗?80式冲锋手枪,它只是象驳壳枪,是一款新枪。

它没有大规模装备部队。

但是它也存在了20年,设计10年,边缘化10年。



18177028401


不是什么重 携带不方便的问题的问题 我认为是社会环境好了 暴乱分子少了 不需要大威力武器了 如果环境不好 冲锋枪 机枪 突击步枪 都可能配上


周莹159


当时我国政府经费紧张,民兵和警察对于手枪的要求不高,就只能凑合着先使用驳壳枪。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随着54式手枪在警察中大量装备,驳壳枪才逐渐被淘汰。


用户97823049744


跟当时中国经济有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