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白江:疫情下逆勢發展,爭做成渝雙城經濟圈“極中極”

今年疫情期間,很多航班都受到影響出現停運現象,但中歐班列(成都)一直在忙碌。1-2月,班列的開行量同比增長了89.4%。疫情之下,中歐班列逆勢受寵 ,一些原本通過航空、公路運輸出口的境外訂單貨物,也轉向選擇中歐班列(成都),理由是穩定且實惠。

青白江:疫情下逆勢發展,爭做成渝雙城經濟圈“極中極”

成都國際鐵路港全貌展示(劉海天 攝)

新興大陸橋,亞歐一肩挑。青白江畔好,“蓉兒”萬里飄。

這裡說的蓉兒,不是《射鵰英雄傳》中的黃蓉,而是從成都市青白江區始發的中歐班列。雖然黃蓉去中亞可以騎汗血寶馬,但是顯然趕不上火車快。

傳統的亞歐大陸橋,通過隴海鐵路從連雲港出海。新的亞歐大陸橋,則通過廣西和東南亞國家出海。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重心向西部轉移,新亞歐大陸橋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成都青白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性發展機遇。

這個機遇,來自於“一帶一路”的偉大構想。從青白江向西北出發,班列經四川、甘肅、新疆、中亞國家而通向歐洲,這是傳統的絲綢之路經濟帶模式。向東南出發,則可以經貴州、廣西而通向東南亞,並進而抵達非洲和歐洲,這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模式。

成都青白江位於“一帶一路”重要節點上,有先天性地緣優勢。向中亞方向,可以“連翩西北馳”,向東南亞方向,可以“孔雀東南飛”。幾萬裡的亞歐經濟大通道,青白江陸海一肩挑。所以,青白江的區域定位口號是“陸海聯運樞紐,國際化青白江”。

青白江:疫情下逆勢發展,爭做成渝雙城經濟圈“極中極”

青白江聯通世界示意圖(劉海天 攝)

中國走的是和平發展的強國之路,為世界人民帶來機遇和利益。這樣的發展,必然受到更多國家的歡迎。多邊合作,互利共贏,這樣的友善模式得到了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支持。截至目前,以成都青白江為中心的陸海聯運通道的目的國已經增至51個,貿易目的港增至98個。構建起“四向拓展”的12條國際鐵路線路和鐵海聯運通道,正把世界緊密地聯結在一起,讓全球經濟煥發出新的活力。

為了與中國合作,各國推出了新措施:有的積極拓展鐵路場站的換裝能力,有的簡化統一了鐵路運單格式,有的承認中國海關的查驗結果不必再次查驗,有的計劃在中亞寬軌上加裝窄軌以利中歐班列快速運行……得道者多助,合作者共贏,中國文化正處處開花結果。

貿易的本質是互通有無、共享進步。中歐班列(成都)把汽車、電子產品、工業品和農產品等帶往國外,也把國外的木材、肉類、機械配件等產品帶回國,惠及了兩端的消費者。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二手車通過從成都青白江出發的西部陸海新通道賣到了柬埔寨,這事具有重要意義。它一方面降低了中國的環境壓力、減少了資源浪費、節省了空間佔用,一方面滿足了別國市場的消費需求,使資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

青白江:疫情下逆勢發展,爭做成渝雙城經濟圈“極中極”

青白江的自我定位(劉海天 攝)

“舊時天價舶來品,飛入尋常百姓家。”成都國際鐵路港的商店內,外國的商品不再像以往那麼貴,這得益於國際多式聯運通道的快速發展,降低了內陸地區的物流成本,提升了與全球的連接度,讓四川這樣的內陸地區可以便利地購買進口商品。在青白江,一罐德國黑啤酒售價5.9元人民幣,一瓶法國紅酒售價128元人民幣……各種商品總體上感覺價格挺親民。中國消費者在自己家裡,就可以消費廉價的外國商品。能有這樣幸福的生活,是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人民努力奮鬥的結果。

今年1月3日召開的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提出,要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西部形成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成渝地區成了中國繼京津冀、珠三角、長三角之後的第四個發展極,而青白江正在成為“極中之極”。

青白江區委提出,將堅持“四向拓展、全域開放”,全面服務“一帶一路”建設,以申報建設國家級經開區、綜保區和自貿區改革創新為抓手,不斷增強樞紐能級,提升開放質量,爭當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排頭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