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名将霍去病,追击匈奴二千里,封狼居胥,爵封冠军!

霍去病是西汉一代名将,也是中国古代最年轻的将军之一,尽管他英年早逝,一生却充满传奇。

他追击匈奴,深入大漠以北二千多里的事迹传颂古今。

南宋词人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的名句“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写的是魏晋南北朝时,南朝宋文帝刘义隆三次不成功的北伐,但封狼居胥却借用了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祭天封礼仪式的典故。

千古名将霍去病,追击匈奴二千里,封狼居胥,爵封冠军!

千古名将霍去病,追击匈奴二千里,封狼居胥,爵封冠军!

冠军侯威武

封狼居胥便代指霍去病北伐的军事行动。

霍去病的生父名霍仲孺,是平阳县的一名小吏,生母是汉武帝第二位皇后卫子夫的姐姐卫少儿,继父则是汉朝开国功臣的后人陈掌,任詹事一职,大概是三、四品的文官。

因此,霍去病出身官宦家庭,姨夫是汉武帝,姨母是卫皇后,霍去病的童年赢在起跑线,比舅舅大将军卫青幸福得多。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汉武帝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年仅17岁的霍去病便出任骠姚校尉,随卫青出征,大败匈奴。之后两年,霍去病又两度率兵出征,击败匈奴,占领河西地区。22岁时,霍去病率军深入漠北二千多里,歼灭匈奴主力,直至瀚海。

千古名将霍去病,追击匈奴二千里,封狼居胥,爵封冠军!

自此,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汉武帝为了嘉奖霍去病,就让人给他修了一座府邸,让他去看看,霍去病回答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汉武帝听了非常高兴,便更加看重霍去病了。

汉武帝宠信霍去病到什么程度呢?

《汉书‧李广苏建传》载,飞将军李广之子李敢,归咎其父之死与大将军卫青有关,击伤了他。卫青却没有声张,后李敢到甘泉宫狩猎,被霍去病射杀,但汉武帝却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鹿触杀之」)。

千古名将霍去病,追击匈奴二千里,封狼居胥,爵封冠军!

人无完人,官二代的霍去病很小就当上侍中,被宠惯了。《史记》指他不怎么关心士兵。率军出征时,武帝派遣太官赠送数十车食物给他。回来时,膳车丢弃许多剩下的精米肥肉,但士兵中却有人仍然饿着肚子。

在塞外,士兵缺乏粮食,有人饿的直不起腰来,但霍去病却还要找地方踢球嬉戏。


匈奴未灭不为家,倾酒泉中共一醉

霍去病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也」的两年后(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却忽然去世了,年仅24岁,武帝赐谥景桓侯。

关于霍去病英年早逝,历来多争论。

《史记》载「元狩六年而卒」;《汉书》则写「元狩六年薨」,用字稍有不同,皆语焉不详。

反而其弟霍光的奏章中有云:“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

姑且相信霍光所言病死,小岩不想争论这无头公案,只想分享几个关于霍去病的冷知识:

一、霍去病名字的由来,相传是婴儿时期他被带进宫中,突然大哭,惊动卧病在床的汉武帝,武帝的病况反而因此好转,故皇上赐名去病云云。

其实春秋时期郑国有「公子去疾」、晋顷公「姬弃疾」又称「姬去疾」、东周时有周哀王「姬去疾」,秦朝也有一位右丞相叫冯去疾,可见古时「去疾」不是什么特别的名字。

二、据传媒报道,甘肃兰州有一座霍去病雕像受到当地民众与游客欢迎,不少人都相信摸了「去病」两字,可祛病消灾,健康长寿,结果天天吸引大批民众来抚摸碑文祈福,蔚为奇观。

三、汉武帝时期设置的河西四郡,即酒泉、武威、张掖、敦煌,其中酒泉因霍去病而得名。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霍去病进军河西,大败匈奴,武帝赐酒犒赏有功将士,酒少人多,霍去病倾酒于泉中,与将士共饮,人称酒泉

最后推荐一下参考书籍,《汉月天骄:不败战胜霍去病》一书,以传奇文学的手法,叙述这位少年将军一生的故事,可作为青少年和历史爱好者读西汉历史的入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