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霍去病,卫青是靠着强盛国力躺赢,还是用的真本事?

今天的话题是白起,卫青,霍去病这类的将领到底是凭着真本事闯出一番工业,还是完全依赖背后的王朝国力呢?

白起,霍去病,卫青是靠着强盛国力躺赢,还是用的真本事?

秦军方阵

小编对这个话题不能说绝对,首先,这些名将之所以能名垂青史,那都是有着实打实的战绩,以及均参加过对外敌的灭国级战役,杀敌无数,战绩斐然,历经这些的统帅在能力上,小编想,那是绝对没有侥幸的可能的,从大头兵做起的白起,那是砍杀了多少敌人的头颅才一步步当上总经理,出任CEO?卫青,霍去病更是奴隶出身,其中要获得认可,脱颖而出的难度更是可想而知,就连薛仁贵也是穿着白衣白袍在高句丽的千军万马中来回厮杀,那才引起了唐太宗的注意,有了一展拳脚的机会,其他种种也就不一枚举了。

但是,其实要说他们没有依赖国力,单靠自己力挽狂澜,那也是绝无可能的,无一例外,这些名将遇上的都是秦皇,汉武,唐宗,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些英明的统治者,对其知才善用,那么名将们也许一辈子都会默默无闻,毕竟千里马常有,伯乐而不常有,其次这些名将所处的朝代国家,也皆是强盛不已,给了名将们发挥的舞台,不然的话要是把霍去病卫青,白起们放在夜郎国(比喻),估计也掀不起什么风浪。

白起,霍去病,卫青是靠着强盛国力躺赢,还是用的真本事?

战神白起

下面就来说说这三位大牛人物的事情来举证小编的观点:

首先是战神白起,一生拔城七十,战无不胜,无一败绩,根据后世的考证,战国时期一共阵亡200万人,其中死在白起手下的就占一半,当然这里面肯定有秦国国力强盛的原因,但是国力强盛也是要打败仗的,秦国其实就没少输,但唯独就白起战神是个例外,在长平一战中,白起坑杀赵国军队45万,此战显然是有赵国国内粮草不足,秦国战线虽长,但国力远胜赵国的背景,不知是否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时的秦王有了依靠国力躺赢的感觉,换谁上都一样,我上我也行,于是便没有听从白起一举拿下赵国的意见,而是听了范睢的话,撤军回去休息一段时间。

结果撤军没多久,秦王不知怎么想的又决定要出兵,白起建议道:秦国将士在长平九死一生,也是伤亡惨重,如今与家人没团聚多久又要打仗,一定士气低落,反观赵国,自长平大屠的消息传回国内后,赵国家家户户都有人死在白起手中,此时发兵,一定会让赵国同仇敌忾,军民一心,但是自信爆表的秦王依旧坚持了发兵,派王陵领兵攻邯郸,于是乎就是一个“兵亡五校”的结局,给赵国送了不少的人头。

秦王于是去请白起,但是战神还是坚持现在不该去打的意见,秦王还是不信,于是换上王龁攻邯郸,结果引得六国联合,合纵攻秦,局势瞬间逆转,被合纵军围着打,又送了一波大人头,秦王于是乎去请白起出山,无果后秦王心态彻底崩了,就把战神给赐死了!

但是要说秦王当时按着白起的想法来,在赵国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一举拿下,天下还有谁敢与秦为敌?估计当时秦昭襄王直接就得当秦始皇了,哪还有后面赵正什么事情。

白起,霍去病,卫青是靠着强盛国力躺赢,还是用的真本事?

霍去病西征像

下面是卫青霍去病,霍去病和他舅舅卫青的战绩自然是不用多说,封狼居胥,贝加尔湖饮马,把匈奴都赶到欧洲去了,但是两人死后,送人头的就来了,估摸着汉武帝虽然也是认为卫青霍去病厉害,但是这也和我英明的领导脱不开关系啊,加上极度膨胀的心态,接着就派小舅子李广利领兵前去攻大宛,结果李广利一路走一路损耗,路上就损失了不少的人马,到郁成一攻城,结果是送了一波人头,连大宛贰师城的毛都没摸着就灰溜溜的跑回来了,这可是把汉武帝气的不轻,拦着李广利在玉门关外不让回来,回来就斩了,结果这位小舅子又给匈奴送了两万人头,汉武帝心态彻底崩了,常胜精兵换了个将领怎就如此不堪,不过后来汉武帝搞了次全国动员,总算是赢了大宛,不过耗费只巨大也是令人咋舌,一个中亚小城邦,让大汉朝以举国之力攻之,实在是惨胜如败啊。

所以说国力和将领同样重要,拥有强大的国力遇上个菜鸡统帅没用,有着大牛统帅但是国力不堪,其也不会有什么作为,两者相辅相成,才造就了这些名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