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拜電視劇所賜,大家都以為劉備是個忠厚老實的長者

,說話穩重,從來不口出妄言。


其實不然,劉備人設的另一面,是一位舌頭上帶刀的段子手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話說當年劉備帶兵入蜀,和劉璋相會,劉璋手下有一位從事張裕,這位老兄荷爾蒙旺盛,滿頭滿臉都是毛。劉備便開他玩笑說,從前我們涿縣姓毛的特別多,城東城南城西城北全都有姓毛的,涿縣縣令就說,諸毛繞涿居乎!


張裕反唇相譏說,從前有個人,先當了潞縣縣令,又當涿縣縣令,人們稱他為潞涿君。涿同啄,就是嘴。劉備嘲笑張裕嘴旁邊全是毛,張裕便反嘲劉備鬍子少把嘴都露出來。


本來只不過是個玩笑,沒想到劉備記了仇,後來拿下蜀中,竟然把張裕尋事處死,連諸葛亮勸說都沒用。


倒不是丞相的話沒分量,實在是張裕這人說話不知輕重,你說人家沒鬍子,就是嘲笑人家不是男人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對於一個男人來說,說他不是男人,這可是頂級侮辱了,不殺你殺誰。


當然,現代人基本上都不留鬍子,所以大家根本難以想象,鬍子在古代對一個男人象徵著什麼。


剃鬍子是一種恥辱刑罰


鬍子最早的名字就是須,後來因為五胡亂華時胡人大舉內遷,胡人蜷曲濃密的鬚髮令漢人印象深刻,才有了鬍鬚、鬍子之說。


古人普遍抱著“身之髮膚,受之父母”的思想,肢體、鬚髮、爪甲都不能輕易棄之,都是身體的組成部分。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在古代,除了太監因為特殊原因長不了鬍子,所有男人都要蓄鬚


而且,鬍鬚因為具有再生能力,古代還會把鬍鬚再生的速度、多寡,與生命力聯繫起來,陰陽五行之術更是把鬍鬚列入腎經,鬍子茂盛與否與腎功能直接掛鉤


所以,假冒太監入宮的嫪毐,那鬍子應該是一根一根拔下來的,但是鬍子拔了還能長出來,那麼再撥,不知道反覆了多少次,總之想想都疼。


古代男人也真是挺難的,天天臉上掛著腎的標誌,想隱藏都隱藏不了……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人們對鬍子隨之產生了迷之崇拜。一個人相貌有沒有王霸之氣,先要看鬍子好看不好看,歷史上的皇帝,大多是隆準、廣顙、美鬚髯……


隋朝滅亡陳朝,陳武帝陳霸先的陵墓被仇家扒開,有人竟然看見已經化為白骨的陳霸先,下頦上竟然還有稀稀拉拉幾根黑鬚,鬚根深深扎進骨頭裡……


這當然只是個誇大其辭的傳說,但反映了鬍鬚在古人心中的份量。


古人因此對鬍鬚產生了很多文化、風俗上的講究,比如不能隨意剃鬍須,要在專門的日子修理,《禮記·內則》就說,“三月之末擇日剪髮為鬀”。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鬍子剪掉後也不能隨便扔,要好好地保存起來。


鬚髮中如果出現白的,還要及時除去,撥掉的白鬚白髮,還要專門挑時間焚燒。


唐代段成式《酉陽雜俎》還記載了專門的“拔白”吉日,每月專門有一天,例如正月初四、二月初八、三月十二等等。


拔白要在正午時陽氣充沛的時候,拔完即焚,這樣可以使長保鬚髮烏黑。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在古代的刑罰中,把剃鬍子當作恥辱刑的一種,誰要是被剃了個滿臉精光,就是極大的恥辱。


所以說,《三國演義》裡曹操割須棄袍,一把一把地割掉鬍子,乃是極大的精神侮辱,和電影《少林足球》裡大師兄把內褲帶到頭上沒啥兩樣。


鬍子多代表子孫後代多


古人眼中須、發一直是相提並論的,我們都知道,頭髮的造型是隨著年紀變化而變化的,女子的及笄就是十五歲可以出嫁了,男子二十結髮戴冠以示成年。


鬍鬚的不同造型,也隨著年紀變化而不斷變化,代表著古人不同的年紀和經歷。


比如留一字胡的人,說明他已經成家;留八字鬍的人,標誌他開始步入社會;已有子女留子孫胡的人,表示他的子女已婚配,或有了孫子,像是影視劇中的“山羊鬍”、“八字鬍”、“絡腮鬍”。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比如電視劇《康熙大帝》中,陳道明的妝容,就隨著年紀的變化,鬍子的造型也在不斷變化。初成年時沒有一根鬍子,後來先是上唇一點點一字胡,而後一字胡向左右延伸,變成了八字鬍。


後來到了中老年,便留成了山羊鬍。其實山羊鬍論美觀度並不如八字鬍,很多人的鬍子只能維持短短的山羊鬍,但到了中老年即使不好看,也繼續留著,原因無他,就是要和年齡、經歷匹配起來。


有意思的是,我國北方少數民族,還有意無意地把鬍子和子孫後代聯繫起來。


比如南北朝時,鮮卑族皇帝周武帝宇文邕的兒子宇文贇不成器,大臣王軌向武帝勸諫,竟然捋著宇文邕的鬍子說:“可愛好老公,但恨後嗣弱耳。”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無獨有偶,東魏丞相高歡嫁女給魏孝武帝,擔任娉使的李元忠和高歡談論婚事,席間談到興奮之處,李元忠湊近高歡,捋高歡的鬍子大笑。


可見在不同族群,鬍子都有著大致相同的功能。


民國軍閥為啥都喜歡留魯迅胡


當然,鬍子除了象徵年齡、身份、閱歷,更主要的還是代表身份


特別是官員,鬚髯是穩重、可信賴的物化象徵。諸葛亮評價蜀中大將,稱關羽都是隻稱為“髯”。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宋代名相寇準被宋真宗看好,想提拔起來當大官,可是他年紀輕輕怕難以服眾。寇準為了讓自己看起來穩重、老成,四處找偏方,最後找到了好辦法——就著何首烏吃“三白”,三白就是白蘿蔔、白米飯、鹽,據宋《本草衍義》載,這種吃法可以讓鬚髮變白。


寇準一頓狂吃,加上心情有點急迫,果然鬚髮變得黑白叢雜,顯得老氣了許多,他也就順利地當了上參知政事。


中國官兒愛拿鬍子作文章,外國人也一樣。


看過抗戰片的朋友都知道,日本軍官喜歡在鼻子底下留一小撮方形鬍鬚,叫“板刷胡”


這種鬍鬚其實並非日本人原創,而是學的德國,希特勒就留著一撮板刷胡。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因為二戰的緣故,這個款式的鬍子,和法西斯、納粹、軍國主義、侵略者等字眼捆綁,

成了邪惡的代名詞


其實再往早了說,板刷胡並不是生而邪惡的。


大家都知道,西方人毛髮比較濃密,20世紀之前,歐洲男性大多是一臉濃密的大鬍子。大家想一想中學課本上的馬克思、恩格斯,還有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都是大鬍子。


這麼多鬍子,吃飯肯定不方便,歐洲人為防食物粘鬍子,吃飯時會系一塊餐布,後來慢慢就變成了西服上的領帶。


到了20世紀初,歐洲各國出於衛生的考慮,開始流行剃掉大鬍子,只在鼻子下面留一小撮鬍子,稱之為衛生胡,因為其形狀像板刷,所以又得了個板刷胡的混名。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此外衛生胡的流行還與一戰有關,德國人率先使用毒氣,給協約國士兵造成極大的傷亡,於是防毒面具便應用而生。但當時的男人流行留大鬍子,這種大鬍子在戰場上帶來諸多不便,蓬鬆的鬍子會影響防毒面具的氣密性。


於是,士兵們便將大鬍子剃掉,僅留下鼻子下面的一小撮,正好擋住鼻孔,還可以增強防毒面具的氣密性。


日本人全方位學習西方,上到軍事政治,下到生活習俗,無所不學,衛生胡也流傳到了日本。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中國在民國時代,一度也全面向西方看齊,外交界和軍界名流也都喜歡留衛生胡。


但是中國人畢竟擁有幾千年的鬍鬚文化,衛生胡過於奇葩、醜陋,所以沒過多久,中國人就換成了仁丹胡,也叫八字鬍、牛角胡。當然,這種款式相比於傳統的小撇兒式鬍鬚,更加濃密、更加粗壯,相當於加強版的八字鬍。


民國軍、政、文化界的名流,不搭配個牛角胡就顯得不太正統,比如袁世凱、孫中山、黎元洪等。


鬍子對古人有多重要?有鬍子的才算真男人,鬍子白了才能當宰相!


魯迅的經典鬍鬚,也是仁丹胡。


現代社會隨著人們衛生意識的提高,都不再提倡蓄鬚,男性的審美標準更多向乾淨、陽光靠攏,除非你的顏值跟胡歌一樣,否則鬍子拉碴或者一臉黑毛,顯得侵略性太強,不招人喜歡。


不過,隨著韓流湧入,有的年輕男性越來越白嫩化,竟然有的男性還去做脫毛,這無疑有些矯枉過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