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不时有人把刹车当油门,怎么就不能设计距离远点或左右脚两侧呢?

咖啡味17


【刹车当油门】,这种情况不是“时不时”发生,综合驾驶人与车的保有量而言绝对是个例,驾驶技术不成熟难道要汽车变革吗?

截止目前持有驾驶证的人数达到4.09亿,占总人口数的29.2%;机动车保有量超过3亿,其中汽车保有量超过2.4亿、小型载客汽车突破2亿台,如此巨大的保有量年均事故率确实也比较高;不过事故统计中因非机动车和其他因素造成的比例很高,真正车于车之间的事故占比较低,而且在逐年递减。

在这些事故中因刹车当油门造成事故的概率是极低的,参考比例以及经年累月养成的驾驶习惯,得出的结论是目前的设计非常合理;没有任何必要为极少数人的不适应,以极高的成本去改变结构让大部分人不适应,对不对呢?

至于调整间距,或左右两侧布局是错误的。

刹车油门同时由右脚控制,在驾驶过程中两个踏板的转换是以脚跟作为支点,在不移动止点的前提下能够最快的切换。而调整间距后换踩踏板整条腿都要随距离的加大而动作,这样会严重增加驾驶疲劳。

不过刹车踏板已经做出了防止误踩的设计,刹车踏板要比油门踏板更高,适应了两种角度后是不会踩错的,除非对在公共道路驾驶没有对交通安全有足够的重视,缺少敬畏之心应该修正的不是设计而是心态。


左脚和右脚分别控制刹车和油门是绝对不合理,原因在于大脑对左右侧肢体的控制,以及左右脑的分工不同。

①·左脑控制右侧肢体,而左脑的主要工作是逻辑思维、分析、数字处理、文字处理以及规则制定,可以理解为在驾驶中作为重要驾驶动力、判断超车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分析是否应该做出有一定风险的动作,这些都是由左脑控制;而这些动作又是关乎驾驶安全的核心,所有由左脑控制的右侧肢体可以更加灵活、准确、快速的控制踏板,这是右脚能够同时控制油门和刹车的主要原因。

②·右脑控制左侧肢体,但是右脑主要负责情感、音乐、想象、绘画等创造性领域,可以说右脑控制车辆的驾驶是有一定潜在风险的,所以在手动挡汽车上右脑控制的左脚也只能做简单的、机械性的重复动作,比如踩和松离合,说白了就是没有技术难度的工作。

汽车的设计并不是单纯的按照机械原理分析,想要替代马车必须有更加人性化的“用户体验”,所以设计汽车从审美到舒适、从空间到操控,这些核心因素都是经过多年的用户反馈而不断升级修改的,现在的设计已经很合理了。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转载,平台内欢迎转发。)



天和Auto


时不时听到把“油门当刹车”的新闻,感觉到有点不可思议!即使你一瞬间错了,那下一秒应该改正啊,但为什么就一脚踩到底呢?后来仔细研究了下这些错误操作,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没把安全当回事儿!

一方面我们羡慕德国人的严禁,一方面鼓吹日本的工匠精神,但真正到了自己身上,连严禁的安全操作都做不到,不禁另人嗤之以鼻!就有了把错误归咎于设计的逻辑,那到底是不是设计出了问题?

设计布局是合理的!

不管是右舵车还是左舵车(我国是左舵车),不管是手动挡还是自动挡,设计师都不约而同的把离合器踏板、油门踏板、刹车踏板设计成这样的布局:手动挡车型从左向右依次是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油门踏板;自动挡车型从左向右依次是刹车踏板、油门踏板。

手动挡车型,离合器踏板和刹车踏板长得差不多,由于自动挡车型没有离合器踏板,刹车踏板就变成了面积更大的横向长方形踏板,油门踏板一般设计成竖向的长条形。而且,刹车踏板一般是悬吊式的,油门踏板有的是悬吊式有的是地板式,也很好区分。

下图以手动挡车型的三个踏板为例进行示意。

调整左右脚分工或者调整间距,都欠合理!

首先,调整间距的说法,这个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了间距,人脚的长度是固定的,一般是22厘米到28厘米,右脚要兼顾踩刹车和踩油门,还得尽量缩短反应时间,所以一般是以脚后跟为中心点左右旋转,以兼顾刹车和油门,这样的设计才是最优化的。

因此,你不能指望紧急情况下,你的脚是以脚后跟为接触点左右滑动的。由于人脚左右旋转的幅度也是有限的,而且在考虑人体舒适的情况下,旋转幅度更是有限了。

从这个角度来说,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不可能离得很远!

其次,左右脚分工的说法,右脚油门,左脚刹车,这样的操作也是不安全的。按照这样的逻辑,手动挡车型,左脚就得负责离合器踏板和刹车踏板,那更容易出现失误,因为你得准确的从离合器踏板移动到刹车踏板,你要有准确的距离感,但在几十厘米的空间内,人的移动距离感,并不准确。同样对于自动挡车型,也是如此。

在行车过程中,左脚还起到一个支点的作用,左脚固定了,你的坐姿也就稳当了,然后你就可以在一个稳定的坐姿下进行精细操作了。所以左右脚同时开工的操作,并不建议。

解决“刹车当油门”的黑科技就要到来了

其实“刹车当油门”的事故并不只在我国发生,也不只在女司机中发生,全球各地都有类似情况。

为此日产聆风就玩出黑科技了,把油门和刹车踏板整合成一个,在e-pedal的模式下,踩下去就是加速动作,抬起来就是减速动作。如果完全抬起踏板,车子就会刹停,坡道上还不溜车,有自动驻车功能。


需要紧急制动的话,还是可以像现在一样,踩刹车踏板,因为这个刹车踏板并没有完全拿掉。

不过它还没在中国上市。。。

如果这样的设计大范围普及,我们又得适应另一套操作了,但个人感觉习惯了抬起和踩下的动作,紧急情况下能不能做出把脚换到刹车踏板,还是有待验证啊。。。



行走的糖果


质信车服,保障品质,坚守诚信。

本文观点:目前这种设计也是经过了科学测试和长期检验才确定的,当然日后也许会有更加科学、先进和人性化的设计出现,但目前来看这种设计还是最佳的。

首先,自动挡车辆油门踏板和刹车踏板设计的距离较近,是为了保证只用一只脚的足跟为支点,脚掌前部左右移动即可完成刹车和加油门的操作,同时也提高了来回转换的踩踏速度,让驾驶员有更快的反应速度来操控车辆。



其次,刹车踏板设计的要比油门踏板要宽大很多,这样可以增加脚掌和踏板的接触面积,更多的承受刹车力度。而且,刹车踏板在静态时的高度也略高于油门踏板,这些设计都是为了防止误踩油门而设计的。

再次,这种设计也是为了不让驾驶员养成用2只脚来操作刹车和油门的,因为这样很容易造成自动变速箱的损坏,因为如果经常使变速箱在刹车状态下进行动力输出,会对变矩器和变速箱造成严重损伤。

所以说,刚接触自动挡车辆的朋友还是要尽快适应这种设计,采用标准的操作方式,不要因为一些个别案例影响自己的正常操作,从而造成不必要的车辆甚至是人员的损伤。


质信车服


时不时有人把刹车当油门,出现这种问题,我觉得应该多从人的身上找找原因,而不能一味地赖车的踏板设计不合理。毕竟车是死的,但人是活的,是有脑子的,人要学会去适应车的每一个设计,而不是反过来,让车的设计去适应每一个人。


同时,这也是不可能的,汽车都是批量生产,刹车油门踏板位置和距离的设计都是经过工程师精心设计,反复论证实验,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并不能为某些时不时把刹车当油门的人而量身定做。

我认为,之所以犯把刹车当油门的错误,根本原因还在于人,主要有三个:一是对车辆不够熟悉;二是驾驶技术不行,心理素质不好,遇紧急情况容易慌乱,以至于乱中出错;三是没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没有养成非油即刹的驾驶习惯。

把刹车当油门的人当中,新手占绝大部分。很多新手虽然拿到了驾照,但他们对车辆的熟悉程度,还远远不够,驾驶技术还有待提高,这跟当下的驾考模式有很大关系。在驾校学的那点东西,应付一下考试还可以,但新手在实际驾驶中,有些情况还真的处理不了。学车的时候,错把油门当刹车,起码还有教练在旁边给你踩副刹,大不了被教练臭骂一顿。当自己开车时,如果错把油门当刹车了,后果往往不堪设想。

还有些人驾驶技术还行,就是胆子太小,心理素质还不好,开车遇到点紧急情况,害怕的不行,不能保持沉着冷静,心里容易慌,一慌就不知所措,甚至是胡乱操作,这种情况下,乱中出错的几率是很大的。


另外,平时开车,我们要时刻保持足够的安全意识,对周围路况做好预判,根据需要合理摆放右脚位置,右脚不放在油门上,就悬放在刹车上方,时刻准备应对突发情况。如果把刹车和油门的距离设计的远点,那么无形之中就会增加我们的反应时间。把刹车和油门设计到左右脚两侧,左脚刹车右脚油门,这种想法更不可取,因为这种情况下,一旦左右颠倒,后果同样很严重!

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把刹车当油门,同样的刹车和油门,别人能分清,自己为啥分不清?这就足以说明,不是车的设计问题,而是个别人的问题,个别人确实该好好想想,原因到底出在哪里?这就像,人拉不出来翔,不能全赖茅厕不行,是一样的道理,你说对不?对此你怎么看?欢迎留言讨论~


我的农村日常


有一个词叫“下意识”,遇到紧急情况时第一时间就选择最佳的处理方案了。但是,真的有人不适合开车,有些是真的多努力都不行,有些是主观上不努力,对自己的要求太低,比如开车打电话,穿不适合的鞋,逛街似的东张西望等等。


谁家的可可爸


因噎废食,长痛不如短痛,早就该改了就是谁也不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愚公65991506


非常简单,设计到一块是为了踩刹车的时候不让你踩油门,踩油门的时候踩不了刹车。至于设计距离远点,不太好实现,操作时间太长,影响刹车反应时间。


修车的那点事儿


刹车当油门还是油门当刹车?这是两个意思,也是两种动作形态,你最好先搞清楚再来提问,你说的啥车当油门无非就是急刹车,只要后车保持安全距离基本没什么影响


此用户没有名字aa


能提这种问题的人,就是那种分不清那个是油门踏板那个是刹车踏板的极少数人,汽车设计师是从绝大多数正常人的角度出发,无法满足极少数人的要求。


今晚70后


我提议车几成左右一脚踩一个,只要左脚踩了刹车即使右脚踩着油门也不起作用,这个设计比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