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全球疫情今夏結束概率很低,不感染的祕訣有一個關鍵點!

目前,中國國內疫情從暴發期進入康復期,但境外正進入全面暴發期,疫情進入了全球大流行狀態,中國面臨著嚴峻的境外輸入風險。


對於境外輸入病例,該如何做好防控,這場疫情又帶給了大傢什麼啟示?上海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為大家進行了解答。
記者:現在,中國的疫情已經從暴發轉入康復期,但是境外卻全面暴發,中國由此面臨著境外輸入的高風險。就目前階段看,國內應如何做好防控?老百姓又該如何做好防護?
張文宏:面對這次疫情,全國人民都蠻艱難的。全國支援湖北,到現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疫情基本上控制住了,全國各地基本沒有本地病例出現,中國已經邁過至暗時刻。但現在歐洲突然成為疫情的新中心,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後續我國仍然面臨較大的輸入性風險。上海目前最大的挑戰是境外輸入,我們要嚴陣以待,迎接“二次過草地”的挑戰。
原來我們預估疫情於4月份結束,後期再拖個尾巴,再控制一下世界的疫情,全球6月份也能結束,我認為這也是合理的。但現在整個歐洲出現了不可控的情況,疫情在今年夏天結束的概率就很低了。特別是歐洲一些國家提出的“群體免疫”,這個過程事實上非常痛苦,勢必會有大量的人被感染。因為建立一個“群體免疫”的過程非常漫長,意味著會有60%-70%的人被感染。推算一下,週期基本上會到跨年,所以我預計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醫務工作者都很難停下來了。

對老百姓來說,防控很重要。別人都感染了新冠病毒,我就是不感染,有沒有秘訣?事實上是有的,一定要掌握住傳染病裡面的一個關鍵點,就是接觸。沒有接觸,就沒有感染。在疫情暴發非常厲害時,我們發現,所有的感染都是密切接觸傳播開來的。
那麼,我們在工作場所如何避免密切接觸?不僅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離,還要戴口罩、勤洗手。做到這些之後,感染的風險基本上就沒有了。有人擔心會空氣傳播?其實,到目前為止空氣傳播一直是停留在假說之中,我國大多數病例都是在密切接觸中發生的。
歷史上很多傳染病都是跨季度、跨年份的,2009年的H1N1就跨了年份。現在看,新加坡、印度都不嚴重,所以會認為天氣變熱這個病毒就不大容易生存;但馬來西亞卻有400多例,說明也不僅僅是天氣的原因。不過,這些國家病死率都低,起碼說明有可能在天氣熱的時候,重症病人會減少,輕症病人還是有的,否則馬來西亞緯度這麼低的地方,不可能會有這麼多確診病例。夏天,病毒可能容易被控制。但是現在歐洲出現了疫情暴發趨勢,有些國家在防疫方面只是應對型,可能不會對輕症病人或無症狀病人進行篩查,那就意味著輕症和無症狀病人有可能在社會上進行不斷傳播,這樣的話,疫情會一直延續下去。有可能夏天終止不了,等到冬天,可能又會帶來第二次暴發。

至於會不會變成常駐病毒?如果這個病毒毒性變得越來越低,那就有可能在人群中反覆感染,因為症狀不明顯,也不會致死,就會慢慢適應,在人體中生存。如果病毒毒性變強,就容易被人類清除掉,不大容易長期生存。因為病人一生病就很嚴重,肯定會進行治療、隔離,這個病毒就不容易傳播下去。但現在說能不能在人類中長期生存還為時過早,要等到一年或兩年以後,看看這個病毒還會不會長期生存。
記者:如今,隨著青海、貴州、雲南等地不斷明確開學時間,上海、北京等各大城市的家長也都在翹首以待。
張文宏:復工、開學,都是極大的問題。說實話,我自己覺得這個問題很難回答,因為牽涉面太廣。需要我國的專家和政府管理部門一起得出結論。對醫療工作者,還有現在工作在防範輸入各環節的中國工作者們,比如說海關、社區防控的同志等,要做到把輸入性的風險控制到最低。
開學需要各省份根據各自疫情來定。如果一直沒有新增病例的話,原則上就可以開學了。但眼下的問題是,上海、北京這種特大城市,不斷有境外輸入性病例。這就需要特殊情況特殊分析,看看輸入性疫情是否可控。而且現在已經復工了,一般都是先復工,再開學,復工如果有問題,開學就開不成。因為開學後出現問題的話,就會影響一個班級乃至一個學校,可能會造成恐慌,復工相對來說沒有這麼大規模,要好一點兒。如果復工以後沒有出現問題,原則上就可以考慮開學的事了。


張文宏:全球疫情今夏結束概率很低,不感染的秘訣有一個關鍵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