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充滿了被情緒支配的投資者:恐慌只會導致更多的恐慌


目前的股市仍然充滿了各種被情緒完全淹沒的投資者或者機構。對,機構也無法避免這一點。我們能做的,是釐清事實做出改變。

股市充滿了被情緒支配的投資者:恐慌只會導致更多的恐慌

新冠肺炎無疑已經給我們的生活,乃至全球經濟造成了巨大損失。但對於股票投資者而言,這場危機很可能是增加投資組合長期回報的機會。就像在牛市期間,貪婪情緒會引導出更多的貪婪情緒一樣,恐懼也會自由滋生,並導致更多恐懼。當超市的貨架都賣空了,而我們又不得不被困在家裡時,很難做到不慌。

美國的這家投資公司,Investment Managment Associate 也花了很多時間研究如何應對目前新冠。和所有都一樣,他們並不知道這種情況會如何發展,其次這種病毒的感染速度相對其他傳染病來說較快。我相信我們的讀者們,無論是在好起來的中國還是在慘遭肆虐的美國,也都備好了防護知識。

真的,現在預測病毒什麼時候消失幾乎不可能。眼下投資的現實是,傳染病已經傳播開來,全球經濟的衰退,亦或者是短期的衰退,很大概率是不可避免的。我們要做的,不是像那些被情緒完全支配的投資者,而是理性的面對衰退,而非病毒,來做好足夠的準備。

股市充滿了被情緒支配的投資者:恐慌只會導致更多的恐慌

丹麥哲學家索倫·基爾凱郭爾(Søren Kierkegaard)曾經說過:“生活只能向後理解,而必須向前生活”。美國的這家公司的一位客戶討論起金融危機的時候,他總會設想如果2009年3月買入股票的話肯定非常好。我也想了很久,但不得不面對一個現實:從今天的角度來看,這樣其實還蠻“不錯”的。

假設一下,如果我們在2009年3月9日之前的六個月、或者一個月甚至一天內想買進股票,都會被市場先生教育:“不要買,只賣。” 就像在牛市期間,每個賣出決定都會激起隨後的遺憾,每個買入決定都會帶來對您輝煌的立即確認。

但我們應該知道的是,市場先生在被狂躁、抑鬱、恐慌的情緒所支配時,給我們上的課通常是錯誤的課,與我們應該學習的相反。

股市充滿了被情緒支配的投資者:恐慌只會導致更多的恐慌


華爾街有一句名言:“They don't ring a bell at the bottom。沒有人會在市場底部敲響鐘聲。” 他們也真的沒有。因此,今天我們必須帶著迷霧的擋風玻璃開車,並且繼續做我們一直以來所做的事情-購買高質量,被低估的企業。這就是我們所知道的一切:要麼市場很理性,要麼才會被低估。我們只會遇到一種情況,絕不可能同時發生。

有人問:為什麼不等目前的不理性行為停止了,一切都恢復原狀呢?我的回答是,“你是願意與職業撲克玩家還是醉酒的水手們玩撲克?“當然,醉酒的水手們!”

當市場情緒激化時,很多投資組合都被平倉了 - 因為很多都過度利用了槓桿。市場上充斥著這樣的醉酒的水手。這也正是你要投資的時間。但這個時候我們必須接受的是,現在做的每個(購買)決定在第二天都會看起來“錯誤”,但這與被上了一趟錯誤的課程是一樣的。

股市充滿了被情緒支配的投資者:恐慌只會導致更多的恐慌

誰都不是神,誰也都不會完全不慌保持理智你我都不例外。但總結一下這些投資規則吧,希望對你我的長期投資組合都有幫助:

1.保持長期投資是至關重要的: 我們做出的每項投資決策都不是明天一天,而應該至少是從現在起三到五年。

2.我們投資的每家公司都應該非常穩健或“抗失敗”: 穩固意味著業務在危機中倖存,而抗失敗意味著它可以受益。

這並不意味著這些業務不會受到危機的影響。實際上,我們指望這些公司中的一些一樣受到影響。這就是創造機會來購買它們的原因,因為大多數投資者將只專注於未來六個月,而我們的是專注於未來六年或者更久。

3.職位調整:這次經濟衰退的持續時間將不會完全由經濟節奏決定,而是由病毒的發展決定。由於我們不知道這種情況會持續多久,因此不建議快速建立頭寸,而是將最初的購買2量減少到“微量” - 也就是0.25-1%的倉位,在逐步增加。這個是希望能在不明朗的局勢下,使得我們現金的購買力最大化。

4.接受不完美之處:儘管我們接受事後看來我們的決定可能會被視為不完美,但我們的目標不是基於完美的手法,而是基於現有信息做出理性,周到,分析性的決定。我們沒有及時賣掉,或者買入早了或者晚了 - 我們本可以賺更多。但這些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接受的不完美,並繼續前進。

請記住,無論如何,只有活下去,活得越久,在市場越久,才越可能抵禦風險,獲得你想要的收益。

股市充滿了被情緒支配的投資者:恐慌只會導致更多的恐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