債券註冊制:民營企業有多少機會?

2020年3月1日,國家發改委發文表示,企業債券發行由核准制改為註冊制。這標誌著債券市場發展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對緩解部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有著重大意義。

然而,對於這場資本盛宴,能否跳出馬太效應“強者恆強,弱者恆弱”的魔咒?

對於存在評級天然不足的民營企業和廣大中小企業來說,究竟會有多少機會呢?

債券註冊制:民營企業有多少機會?

一、企業債註冊制的積極意義

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的衝擊,對原本生存艱難的廣大企業來說,稱得上是雪上加霜。在此危急關口,施行企業債註冊制,從政策上減少了對企業發債的束縛,對緩解融資需求有著重要作用。

1、政策變化要點

(1)發改委通知中提出,企業債發行實行註冊制,要強化信息披露要求,取消企業債券申報中的省級轉報環節。

企業債券發行人具備健全且運行良好的組織機構,最近三年平均可分配利潤足以支付企業債券一年的利息,具有合理的資產負債結構和正常的現金流量,發行企業債券的募集資金投向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和產業政策的項目建設。

確立以信息披露為中心的註冊制監管理念,明確發行人是信息披露的第一責任人。中介機構應對債券發行人進行充分的盡職調查,協助做好信息披露等工作,對所出具的專業報告和專業意見負責。同時,取消企業債券申報中的省級轉報環節。

(2)關於企業債券發行的條件,證券法刪去了“股份有限公司的淨資產不低於人民幣3000萬,有限責任公司的淨資產不低於人民幣6000萬”的規定,同時,刪去了“累計債券餘額不超過公司淨資產的40%”的規定。這將有利於質地較好的輕資產公司發行公司債券,並且把負債結構的決定權交給籌資公司自身。

2、註冊制順應了當下的大勢

隨著企業債由核准制向註冊制的轉變,除金融機構債以外,我國信用債市場已基本實現向註冊制的市場化轉型,債券市場化程度將顯著提高。

一方面,企業發債變得簡易,可以提高企業發債積極性。

全面實施註冊制可以簡化發行流程、提高發行效率,更好地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有利於擴大企業債券的融資。在以前的模式下,企業發行債券需過“兩個關”,即“審批關”和“市場關”,兩者缺一不可。而今後,債券發行只需要經受市場的考驗,縮短了融資週期,降低了融資難度,這是簡政放權在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中的體現。

另一方面,可一定程度上紓解新冠疫情帶來的企業困境。

企業債近幾年因為發行條件限制比較嚴格和審批流程繁瑣等因素規模而有所萎縮,而實行註冊制後,審核口徑可能會更加市場化導向,審核效率有望提升。

在經濟下行週期,特別是在2020年抗擊新冠疫情的特殊時期, 公司債實行註冊制,也能幫助企業及時地紓解困境,注入外部資金助力企業恢復與發展生產,充分發揮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功能。

二、企業債註冊制——市場分化或將加劇

正如聖經上說:“凡有的,要加給他,讓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一併拿來。”這大概就是最冰冷的馬太效應。對於目前的企業債註冊制,似乎也難以脫離這個“魔咒”。

債券註冊制:民營企業有多少機會?

1、發債條件放寬,強者恆強

在註冊制的背景下,企業債或迎來顯著增長,這對緩解目前一些企業的信用風險都具有積極意義。從當前債券市場來看,高評級信用主體仍舊更被投資者所青睞,呈現強者恆強的趨勢。發債條件的放寬,會使得原來發債企業的束縛條件變得更少,最終在巨大資金需求的驅動下,發債的規模會變得更大。

而民企和小微企業信用修復仍存在劣勢,信用利差難以快速修復,即使實行債券註冊制,企業最終能否以理想的額度和成本募集到資金,被市場所接受,也都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

2、民企天然不足,機會甚少

債券發行的條件雖然放寬,但畢竟,監管機構在發行債券的企業和標的上仍對信用評級有要求,債券發行條件的放寬也主要將使中高信用等級主體受益。

廣大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由於其資產規模、資源佔有、所處產業鏈位置等劣勢,在現有的評級體系下,存在天然不足。沒有好的評級,就意味著很高的發債成本,並且很低的社會認可度。

三、企業債註冊制的政策建議

1、對民企多一些政策支持

中小企業數量眾多,其普遍處於創業和發展初期,有效資產少、規模較小、信用級別低、資金實力不足。正是這些原因,使得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在信用評級上和社會融資上飽受“歧視”。

企業債發行註冊制,還需要更多的深入改革和實實在在的政策傾斜,才能使廣大中小企業和民營企業真正獲得市場的公平待遇。

2、加快擔保行業信用體系的建設

長期以來,由於中小企業缺乏抵押物、信用評級不完整,且自身規模較小,其在資源的獲取、佔用、支配和使用中遇到比較多的困難。正規、主流的金融體系難以滿足中小企業多樣的融資需求。

而擔保業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其融資困難的問題。它補了中小企業缺乏抵押資產、信用信息不對稱的缺損,架起了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的橋樑,在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等方面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據惠譽評級研究顯示,2014年以來中國境內企業違約債劵數量持續上升,違約率從2014年的0.17%增長至2018年的1.03%和2019年前十一個月的1.19%。違約債劵本金金額也從2014年的13億元增長至2019年前十一個月的994億元。

伴隨著企業債券違約的不斷髮生,市場噤若寒蟬,企業信用備受質疑,投資者信心趨向冰點。面對這種極端的市場狀況,擔保業可以很好的提供增信擔保服務。對快速修復企業信用,提振市場信心起到良好的效果。

3、引導民企加強管理

2019年初至今,從中央到地方,各種組合式重拳頻頻推出。扶持民營企業發展的政策和聲音此起彼伏。然而天上在掉“餡餅”,民營企業是否都能分到一筆羹?

必須正視的是:不少的民營企業,在歷經了多年的“外延型的大規模擴張、跨業型的多元化經營”之後,落後的產能已嚴重過剩。這些產能不出清,就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天上的“餡餅”不會掉到你的懷中。

因此,當前還活著的民營企業,應該下定決心減肥瘦身,緊盯國家、省、市的“十三五規劃”所確定下來的產業方向而行走,順著中國製造2025而前進,精選主業,大力創新,進一步加強自身流動性管理、債務管理、投融資管理,提高財務管理水平,提高資金寬裕度,同時做好壓力測試和危機應對預案,不斷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唯有如此,才能吸引市場投資者和金融機構的主動擁抱。

結束語:

拯救民營企業,就是拯救中國經濟。期盼國家對民營企業和廣大中小企業進行更多的支持!

1、《債券註冊制將加速銀行對公業務的涅槃》.新浪財經,2020年3月9日

2、《央行供血很充足,民營企業的血管依然很乾涸》. 沙裡淘金財經觀察.2019年1月2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