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掉拖延症?你有什麼妙法?

葦葉飄飄


近期有聽一本書,叫做《拖延心理學》,我分享一些我的小感悟,希望可以幫到你。

首先,拖延是因為一些錯誤的觀念。其中有些人覺得表現等於能力,他害怕自己做了卻沒做好,就一直拖延著。他安慰自己只是他沒做而已,只要做了他就能做的很好。而事實上,這類人誤解了一些事,要知道一個人只有一件事沒有做好並沒有什麼大不了。另外一類被稱為病態的完美主義,很多拖延症患者都是完美主義者,他認為一件事要麼做到最好,要麼就選擇從不開始。所以,我們也要知道並不是事情只要有一點不完美,就代表這件事變得毫無意義了。拖延也受心理因素的影響,其實我們主觀上感覺的時間往往和客觀的時間是不一樣的,假如讓你立刻寫一篇文章,你可能覺得需要半天;但是讓你一個月後交這篇文章你就覺得只需要2個小時了,就會拖延到最後一刻才開始。

接下來,書中還提到了一些解決拖延的辦法。第一,可以將事情分解成具體的步驟,第一個步驟越簡單越好;第二,藉助外力提醒,叫別人監督自己;第三,設置小清單,完成一個打一個勾,會很有成就感。

最後,還有一些克服拖延的辦法。第一,學會判斷時間,進而掌握時間,大概規劃出一週的每個小時你會幹什麼,按照上面去做,你也會知道自己的時間到底用去哪了;第二,學會尋求幫助和拒絕別人,和優秀的人在一起你也會變得更加自律。拒絕那些會浪費你時間的人和事;第三,用運動減少拖延,書中提到運動的人拖延的情況會更少,所以,當你有拖延的念頭時,不妨運動起來吧。





微雨若煙


拖延症的產生有兩種原因:

一就是純粹懶,不管是必須要做的事、不得不做的事,還是可以緩一緩再做的事情,都採取同一個行動:不動。或許,有比自己先忍不了的,先動了,那就贏了,賺了。

還有一個就是完美主義。沒行動之前,在想象中給自己設定一個完美目標;沒行動前,又用想象給自己設定了很多困難。然後對自己說,反正做不到完美,那就不做了吧。邏輯看似合理,其實就是自欺欺人的藉口。

坦白說,這兩種表現在我身上都有體現。

我的經驗是:先學會做一個頭腦簡單、四肢發達的人。做了再說,不管是完成還是做到完美,都是付諸行動後才有資格討論的。

有個“321法則”,執行簡單,適用性又強,推薦給大家。

第一個用法是對抗拖延症的,當決定做一件事時,心裡默唸“3.2.1”,要快,為的是不讓不去做的理由說服自己,然後立即行動;

最後,再附贈一個妙用。

當想要生氣發怒時,對自己說“3.2.1”。要點在於:要儘可能地慢,最好能確定一首音樂🎶,比如《茉莉花》:“好一朵美麗的茉莉花”溫婉地想起(響起),就已經在想象自己穿旗袍的樣子了,怎麼好意思發怒。這畫面感……



娟子太太


1.首先要明白是什麼造成了拖延症。

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其實就是自己。很多時候你會發現,總有兩種思想在控制著自己。一種是理性的,在提醒著你什麼是對的,應該做什麼;一種就是你心裡的懶惰,恐懼,放縱... ...。在做決策的時候,這兩種思想常常做鬥爭,最後勝利的往往是後者,這就導致了拖延症。你任由心裡的懶惰任意滋生,也就一次次造成了你生活中的拖延

2.拿出決心和毅力來克服拖延症。

明白了陋習的根由,又嚐到了它帶給我們的種種苦處,就要下決心好好改掉。陋習在你的生活裡,可能已經根深蒂固,不是一日兩日便能戒除。所以要跟它打長久戰,一定努力戰勝這個陋習

3.給自己制定完成一件事的截止時間。

給自己一個時間限制,告訴自己,到了這個時間,一定要完成。在這個時間的限制下,比較有利於提高做事的效率

4.發動身邊你最親密的人給予你督促。

行駛督促任務的人與你的關係越密切越好,例如你父母,愛人,或者整日黏在一起的閨蜜。因為他們與你的生活聯繫在一起,會熟悉你的日常舉止,當你遇事拖延的時候,由這些人督促你,及時敲響警鐘,所起的作用肯定也是不小的。


李小陽兒


1、正視自己的拖延症。

要改掉拖延症壞毛病,首先就是要正確認識到拖延症的危害,正視自己拖延行為是錯誤的。拖延症往往會讓一個人經常性的不能完成任務,耽誤時間浪費精力。而且今天的事情拖明天,明天的事情拖後天,週而復始,一直持續焦慮和緊張狀態中。不僅對工作學習不利,對身心健康也有極大的危害。從內心認為拖延症是個壞毛病,真心地想改掉它,這是客服拖延症的首要條件。如果你自身都認為這種狀態感覺還不錯,那麼你終將無法改掉拖延症的毛病,即使改掉也會再犯。

2、從設定目標開始做起。

把要做的事情列一個“to do list”清單,把未來一個月要做的事情都寫到清單上去。大事情項下列上步驟,每一步怎麼做,每一步要在什麼時間完成,都要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要求。如果不能完成,要給自己定一個相應的懲罰措施;相反,如期完成或提前完成要給自己一個獎勵,比如吃一頓大餐啦等等的。

3、儘量壓縮完成任務的時間。

你要知道,其實你完全不必將一個10分鐘就可以搞定的事情拖到一個小時解決。所以,你必須要給自己一定的壓力才行。一項任務你要完成,就必須避免被打擾,儘快將問題解決。有了這種很快解決問題的經歷後你會發現這種高效率的感覺還是蠻好的。

4、嚴格執行清單事項。

列好清單後,嚴格按照清單上的事項一項一項完成,並且強迫自己不能超過限定的時間,超過時間要自我懲罰。這一點決不能心軟,要在不能完成任務之後給自己一個心痛的懲罰,從而敦促自己成為一個嚴格按照清單完成任務的人。

5、將重要工作安排在效率最高的時間。

每個人一天最高效的時間不一樣,可能有的人高效時間是在上午9點-11點,有的人高效時間在晚上。不過這些都沒有關係,正確認知自己的高效時間,把一些重要的事情安排在這段時間內完成,你會發現效率真的奇高。

6、與別人結伴互相監督對方。

自己單槍匹馬戰鬥可能遠不如團隊合作來的更合適。那麼找一個人,你們互相監督對方吧。互相瞭解對方的任務,用監督的方式督促對方完成任務,同時也是在幫助自己完成應該做的。

7、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就是“從現在就開始做!”from now!克服拖延症從現在做起!



廈門萌心


1、今日事今日畢,莫要拖到明天 從心理上改變自己的想法,用一些方法積極暗示自己,要逐步建立起自信,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不足,而不是選擇逃避,永遠不要把今天的事情拖到明天。

2、不必追求完美,世事豈能盡如人意 如果你做一件事,想要追求完美,這是無可挑剔的,可是如果一旦發現事情不完美,就不願意堅持,選擇逃避,那樣只會失去別人對你的信任。而且這樣惡性循環,最終會導致經常感到焦慮,想找逃避的藉口。所以,我們不必追求完美,只要問心無愧,曾經努力過,也一樣能獲得別人的支持與尊重,這樣也會逐步建立起自信心。

3、自我心理暗示:壓力大能力強 面對重要的事情與任務時,我們首先想到的是,我必須消除一切困難,按時完成這項任務,讓老闆好好看看我,也許他會得到提拔。然而,由於一開始心理壓力過大,反而對自己失去了信心,以為自己可能無法勝任,所以產生消極心理,那種再等等、再看看的情緒一上來,就會產生拖延症的壞毛病。所以,當遇到大的責任和機遇時,我們應該放下壓力,坦然而積極地面對,反而會有更好的解決辦法引領我們去行動。

4、不要讓負能量影響了你:別人行我不行 當面對一個任務時,你覺得自己的能力不足而無法完成,當面對一個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時,你會感到無處著手。當你覺得自己做不到時,其實你已經輕易就放棄了,或者會無限期地拖延下去,你總覺得自己完成不了,而別人很容易就能搞定,這樣負能量就佔了上峰。每個人都渴望成功,成功需要孜孜不倦地努力,成功是需要付出時間、努力和專注的,在渴望成功時,不要害怕付出太多,不要讓拖延將自己打敗,最終只會一生無成。 我們明白了,拖延是一種病,我們需要制定一些行為規範來約束自己。為了有更積極的生活態度和奮鬥精神,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自己的拖延症,並且要下定決心去努力戰勝它!


回家路上是否有你


1、你的降低目標難度,或者說降低自己的自我期待值。

雖然都說不害怕目標太高達不到,就怕目標定的太低達到了。但對於我們這些普通人來說,還是不妨試試定一個合適的甚至低於自己能力水平的目標,我原來也自命不凡,每天列一大堆任務,做完了往往也是疲憊感壓倒成就感,沒做完更是覺得自己很廢…

除此之外還得跟著課程表走,每天忙到飛起,成就感其實也一般般,而且效果也不顯著,簡直是吃力不討好

同時記錄了用時和事情,每天干了什麼一目瞭然,成就感爆棚,還挺輕鬆……至於運動嘛……目前是健康飲食代替運動了……又是複習周…

除去每天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得記錄在小本本上的),剩餘的時間就可以玩玩手機或者心有餘力的話,乾乾自己喜歡的事情,同樣可以記錄下來,睡前翻一翻小本子,看看一天都幹了什麼,用了多久,也方便為第二天作準備,一天一件事,一天兩件事,真的沒有關係,拖延症是心病,得慢慢安慰自己的心,讓它接受這些事情。當你能踏出這一步,去做一些事情,你就成功了一半啦~

2、這時候如果你已經能嘗試著每天做一兩件事,並且感到遊刃有餘,那麼就可以每天給自己增加任務值了。如果有一件事你無論如何都不願意去做導致拖延症再次復發怎麼辦?很簡單,找原因!你是為什麼不願意去做?

每到複習周的時候我都很崩潰,作為一個醫學狗,生理生化必有一掛,隨手打開一個課件都是100、200頁的ppt,實在忍不住隨手又把它關了(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經歷),但!飯可以不吃,書不能不讀啊!那我怎麼辦呢?首先:我算了算離考試還有多少天,而我還剩下多少單元,多少頁ppt,我看ppt的速度大約多快,弄清楚這些了,在估計一下,每天花在看ppt的時間大約得3小時…算清楚了,我就可以想辦法讓自己 和ppt 愉快 的玩耍了…我的方法是…聽歌…聽那些聽過的,旋律熟悉的歌曲,這樣他既不會分散我的注意力,也不會讓我太痛苦……這就是第二步:減少痛楚感。

至於你要怎麼才能找到自己降低痛楚感的方法呢?還得你自己思索啦~

以下是我以前和現在的計劃表[呲牙]




你的婷婷吖


擺脫拖延的10個小竅門 “對行事拖拉的人進行勸誡就如同讓抑鬱症患者高興起來那麼困難。”關鍵還是要靠自己下定擺脫拖拉慣性的決心,這需要很大的精神動力才能完成。試著結合以下10個竅門,可能會更容易一些。記住,每達到其中一項,你就離成功進了一步。 1. 時刻提醒,將你提工作報告或論文的最終期限或約會日期寫下來,可以時刻提醒自己。對於特別重要的事情,用熒光筆重點標註一下。

  2. 將工作安排在一天當中效率最高的時候。

  3. 給自己設個最後期限。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驗,那些看似不可能按時完成的任務,往往在最後一刻都能完成。

  4. 將工作分出輕重緩急,重要的馬上就做。當一大堆工作都攤在你面前時,你就不知道該從何做起了。

  5. 每天早上至少完成一件你最不想做的工作,其餘工作你就會在輕鬆的心態下完成。

  6. 勞逸結合

  7. 將龐雜的工作分成一部分一部分地去做

  8. 避免工作被打斷。集中精力可以使你在很短的時間完成更多的工作。

  9. 計劃不要變來變去。一旦你給自己制定了計劃,就嚴格遵循它。不要為了使計劃更完美,而中途添加新的內容。

  10. 當你按時完成工作時,給自己一個獎勵。相信自己加油^0^~


飛飛娛樂影視


古人云: "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意思勸戒你所說的有拖延症的人,今日事,今日畢,不可老豬望明日,因為明日還有明日事。

要克服這種習慣,就必須從小抓起,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為爾後的人生,受一一輩子。

習慣決定命運!是真理,

勤洗手的人,能避免染病,可保命。

注重勞逸結合的人,工作健身兩不誤,雙收穫。等等。

拖拉症,影響當下,禍及將來。要改變它,著重做好個字,早,齊,準。

早,就是從孩子抓起,讓孩子按時作息,玩具及時清理還原。沒有拖拉空間,養成良好習慣。發現有拖延及時糾正。

齊,就是家庭成員都要幫孩子不養成拖延習慣; 學校與家庭都要營造養成今日事今日畢氛圍,齊抓共管。家長要帶動不拖延,行事果斷,雷立風行; 老師要自身做到不拖堂,按時按內容授課。

準,在前面養成的基礎上,萬一出現拖延,一方面家長老師要帶頭檢討,為孩子做榜樣,擔責任,查原因,論危害。另一方面有的放矢。方法得當,採取恩威並舉,賞罰有度,勞逸結合。既要讓孩子知道危害,又要讓孩子覺得能改正,增加改正的自信心。


秋水華章


非常遺憾,我是拖延症嚴重患者,有些事能拖好些天,我自身的感受就是:

第一、不能老在家裡帶著,疫情期間就算了,無處可去

第二、定小任務,那種很快就可以做完的,如果是比較麻煩的事就拆分成小階段來做

第三、一定要有興趣,能提勁兒,做起來有意思,自己會有成就感

第四、精神頭來了一定要一氣貫穿做下來,中間一旦停了比較長的時間,就可能洩了氣了,完成度就會下降

第五、一定要投入專一,不能做著做著又去做別的事,那也很難做下去了,就又想著拖拖再做

第六、這條非常重要,心中立個小目標,要有獎勵機制來激勵自己,經常記錄自己的進度,鼓勵自己繼續努力

慢慢改變自己,拖延症真的很難改掉,我這一輩子估計很難擺脫,但是可以減少拖延症對我的影響

最好找個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做,那樣會更有意思[靈光一閃]


爵爺Alex


做一個自律的人,所有成功的人都是執行力超強的,懶惰和拖延是會上癮的,所以想改變就要學會自律,當你足夠有能力去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時,你的拖延症就消失了!拖延症就是逃避和迴避問題的一種方式,因為沒有能力去解決就用逃避的方式去迴避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