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当中哪个月适合养鸭子?为什么?

翱翔6035


✊✌ 秋季,天气凉爽,饲草丰沛,是养鸭育肥的关键期。

  首先,选择秋季鸭苗时需注意选择体型大,脐部干净,胎毛松软有光泽,食欲佳,叫声洪亮比较精神的雏鸭。

  雏鸭买回后要做好开食工作。每100只雏鸭要用50克黄连和250克甘草煎汁拌料服用,然后用500克绿豆、100克石膏与10公斤米饭搅拌,喂养3-5天。初期,要给雏鸭喂糖水或蜂蜜水。开食后用半熟米饭拌凉水喂养,每天喂5-7次,每次半饱,5天后为少量淡盐水;7天后可在清晨或傍晚将鸭群赶入浅水中,每次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时可以适当加入浮萍等草料,20天后雏鸭可自行找食,便可以逐渐减少喂养的饲料。

  加强日常管理。初秋,气温和水温都比较高,而鸭群的散热比较慢,因此要注意通风遮荫,高温时期让鸭群待在遮荫棚或树底休息,喂醋或白糖水预防雏鸭中暑,晚间闷热则可开电风扇等。10月底,天气转凉,需加强防寒保暖措施,放养鸭群时要尽量去水渠、塘坎等避风处。

  饲料育肥和科学放牧相结合。科学放牧是秋季养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能够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加强鸭群体质,增强抵抗力。放养鸭群前,要训练“上杆”,每天出栏前要喂养一些饲料,以免饥饿而啄食过多的泥沙;要找水清草多的浅水区放牧,不去被农药污染的稻田;时间可随鸭龄的增长而延长,中午需要在阴凉处休息。在雏鸭7日龄后,可以用38%的玉米、12%的糠麸、25%的豆饼、3%的鱼粉、20%的贝壳、1.5%的骨粉、0.5%的食盐调配饲料喂养。第一周每3小时喂养一次;20天后每天喂养3-4次,之后可利用放牧喂养,减少饲料量。50-60天时,秋鸭的体重可达1-1.2公斤,这时可以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混合饲料快速催肥。

  另外,秋季养鸭还需要注意疫病的防治。这时鸭群易发生大头瘟,死亡率达90%以上,要特别预防。平时要保持鸭舍清洁通风,做好消毒工作,定期注射疫苗;对可疑鸭进行接种,进行隔离治疗。


桥筏小浪


很高兴回答题主这个问题。

按育雏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

1、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田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2、夏水鸭在种双季稻的地方可于芒种到夏至期间育雏。

在只种一季稻的地方应于小暑前后育雏。夏季也是孵育雏鸭的黄金季节,夏水鸭雏鸭出壳后先在舍内饲养几天,再分别赶入早稻和一季稻田放牧。这样,雏鸭不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吃落谷,而且此时天气温暖,农田一般都不使用农药、化肥,对鸭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夏水鸭补料少,疾病和兽害也都较少。因此,夏水鸭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0千克。

3、秋水鸭是在立秋以后育雏。

雏鸭可以充分利用双季稻田放牧,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让其啄食野生草籽、螺、小鱼、小虾等。母鸭第二年开产。肉用鸭和兼用鸭在稻田吃完落谷后,可继续补饲催肥,至年底即可上市,经济效益也不太低。




金金赶海


秋季,天气凉爽,饲草丰沛,是养鸭育肥的关键期。

  首先,选择秋季鸭苗时需注意选择体型大,脐部干净,胎毛松软有光泽,食欲佳,叫声洪亮比较精神的雏鸭。

  雏鸭买回后要做好开食工作。每100只雏鸭要用50克黄连和250克甘草煎汁拌料服用,然后用500克绿豆、100克石膏与10公斤米饭搅拌,喂养3-5天。初期,要给雏鸭喂糖水或蜂蜜水。开食后用半熟米饭拌凉水喂养,每天喂5-7次,每次半饱,5天后为少量淡盐水;7天后可在清晨或傍晚将鸭群赶入浅水中,每次时间不超过15分钟,这时可以适当加入浮萍等草料,20天后雏鸭可自行找食,便可以逐渐减少喂养的饲料。

  加强日常管理。初秋,气温和水温都比较高,而鸭群的散热比较慢,因此要注意通风遮荫,高温时期让鸭群待在遮荫棚或树底休息,喂醋或白糖水预防雏鸭中暑,晚间闷热则可开电风扇等。10月底,天气转凉,需加强防寒保暖措施,放养鸭群时要尽量去水渠、塘坎等避风处。

  饲料育肥和科学放牧相结合。科学放牧是秋季养鸭的重要环节,一方面能够节省饲料,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加强鸭群体质,增强抵抗力。放养鸭群前,要训练“上杆”,每天出栏前要喂养一些饲料,以免饥饿而啄食过多的泥沙;要找水清草多的浅水区放牧,不去被农药污染的稻田;时间可随鸭龄的增长而延长,中午需要在阴凉处休息。在雏鸭7日龄后,可以用38%的玉米、12%的糠麸、25%的豆饼、3%的鱼粉、20%的贝壳、1.5%的骨粉、0.5%的食盐调配饲料喂养。第一周每3小时喂养一次;20天后每天喂养3-4次,之后可利用放牧喂养,减少饲料量。50-60天时,秋鸭的体重可达1-1.2公斤,这时可以用高能量低蛋白的混合饲料快速催肥。

  另外,秋季养鸭还需要注意疫病的防治。这时鸭群易发生大头瘟,死亡率达90%以上,要特别预防。平时要保持鸭舍清洁通风,做好消毒工作,定期注射疫苗;对可疑鸭进行接种,进行隔离治疗。


用心印证奋斗


大家好 我是魏小二 很高兴回答大家这个问题

一、早春雏

2月份喂养的小鸭子称为早春雏。早春雏喂养比较困难,由于此时天气寒冷,经常会碰到风雪降温的恶劣天气,所以,防寒保暖是育维的最关键条件。此时育养小鸭子稍有不慎,鸭子便会受凉感冒而继发副伤寒或肺炎造成大批死亡。早春育养小鸭子一定要有保温设备和热源。一般早春雏的人工喂养开支较大,但早春雏开产早,生蛋在6月份-7月份就能开产,当年不换羽,生蛋期长达一年多,可在冬夏季节提供鲜蛋,经济效益很高。

二、春雏

3月-4月中旬孵出的小鸭子称为春雏。此时温度已开始回升,但气温仍较低,小鸭子仍需防寒保暖。但气候对小鸭子还是有利的,育养小鸭子舍中的供热时间相应较短,育养小鸭子比较省力,经过精心护理春雏的成活率最高。春鸭可在7月份~8月份开产,生蛋期长达一年。一般3月~4月中旬是育养小鸭子的最适宜时期。

三、晚春雏

4月下旬和5月份孵出的小鸭子称为晚春雏。此时育养小鸭子成活率较高,主要因为气候温和,很适宜小鸭子生长,在育养小鸭子合中温度调节也比较省事。此时所育小鸭子生蛋期常在9月份~10月份开产,由于开产时气温变化较大,日照较短,放牧的鸭群,常因气候转冷使动物性饲料和青饲料减少,导致生蛋率较低。圈养鸭群往往在此时因初产体质较弱,受外界风寒温差的影响,很易发生霍乱等疾病。

不论早春雏或是晚春雏,此期所育小鸭子在当年都可有一个生蛋盛期。春雏若喂养的好,当年就可还本赚钱。喂养中要注意母鸭经过一个生蛋盛期,体质衰退,抗病能力降低,当遇冬季寒流,生蛋量可下降。

四、夏雏

6月份-7月份所育小鸭子称为夏雏。在6月份所育小鸭子,因雷雨多,气候潮湿闷热,往往死亡率较高。而后期小鸭子因气温高,在温度上适于膏雏,若无长时的阴雨,小鸭子的成活率较高。但在阴雨季节,小鸭子的生长发育可受到很大影响,若管理不当也会造成大批死亡。若是牧养的鸭群,当小鸭子30日龄左右时,可赶上早稻成熟,利于小鸭子的生长,并降低饲料成本。群鸭常在110日龄左右开产,当生蛋高峰来到时,正值初冬,气候虽冷但并不出现冰冻,若管理得当,生蛋量一般不会下降。

五、秋雏

8月份~10月份所育小鸭子称为秋雏。秋季天气京爽,很适于小鸭子生长,一般成活率较高,喂养秋雏常常会在来年春上生蛋,生蛋率较高,因秋鸭体质健壮,可保持稳产高产。在产稻区放养鸭群,因正值晚稻收割季节,可节约大量的饲料成本。





乡村魏小二


按育雏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

1、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田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2、夏水鸭在种双季稻的地方可于芒种到夏至期间育雏。

在只种一季稻的地方应于小暑前后育雏。夏季也是孵育雏鸭的黄金季节,夏水鸭雏鸭出壳后先在舍内饲养几天,再分别赶入早稻和一季稻田放牧。这样,雏鸭不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吃落谷,而且此时天气温暖,农田一般都不使用农药、化肥,对鸭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夏水鸭补料少,疾病和兽害也都较少。因此,夏水鸭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0千克。

3、秋水鸭是在立秋以后育雏。

雏鸭可以充分利用双季稻田放牧,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让其啄食野生草籽、螺、小鱼、小虾等。母鸭第二年开产。肉用鸭和兼用鸭在稻田吃完落谷后,可继续补饲催肥,至年底即可上市,经济效益也不太低。

有养鸭经验的人常说:“春季养鸭可赚钱,夏季养鸭可还本”。春季育雏所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而且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大。









新农村橙哥


大家好,我是敏姑娘,俗话说的好春季养鸭可赚钱,夏季养鸭可还本,按育雏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r1、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r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田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r2、夏水鸭在种双季稻的地方可于芒种到夏至期间育雏。\r 在只种一季稻的地方应于小暑前后育雏。夏季也是孵育雏鸭的黄金季节,夏水鸭雏鸭出壳后先在舍内饲养几天,再分别赶入早稻和一季稻田放牧。这样,雏鸭不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吃落谷,而且此时天气温暖,农田一般都不使用农药、化肥,对鸭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夏水鸭补料少,疾病和兽害也都较少。因此,夏水鸭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0千克。\r 3、秋水鸭是在立秋以后育雏。\r 雏鸭可以充分利用双季稻田放牧,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让其啄食野生草籽、螺、小鱼、小虾等。母鸭第二年开产。肉用鸭和兼用鸭在稻田吃完落谷后,可继续补饲催肥,至年底即可上市,经济效益也不太低。\r 春季育雏所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而且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大。




农妇敏姑娘


、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田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2、夏水鸭在种双季稻的地方可于芒种到夏至期间育雏。

在只种一季稻的地方应于小暑前后育雏。夏季也是孵育雏鸭的黄金季节,夏水鸭雏鸭出壳后先在舍内饲养几天,再分别赶入早稻和一季稻田放牧。这样,雏鸭不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吃落谷,而且此时天气温暖,农田一般都不使用农药、化肥,对鸭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夏水鸭补料少,疾病和兽害也都较少。因此,夏水鸭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0千克。

3、秋水鸭是在立秋以后育雏。

雏鸭可以充分利用双季稻田放牧,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让其啄食野生草籽、螺、小鱼、小虾等。母鸭第二年开产。肉用鸭和兼用鸭在稻田吃完落谷后,可继续补饲催肥,至年底即可上市,经济效益也不太低。

有养鸭经验的人常说:“春季养鸭可赚钱,夏季养鸭可还本”。春季育雏所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而且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大。

春天

一年四季!

养母鸭需要120天才可以下蛋,俗话说:鸭子生蛋,先是去油,后是去膘,生到最后刮心血。到了夏季,鸭子因连续生几个月的蛋,身体瘦弱,这时如果让它们继续生蛋,就会大伤元气,严重影响秋季产蛋。因此,大暑天一到,就要把生蛋的鸭子统统关起来,拔掉翅膀和尾巴上的几根大毛,连续3天只喂水,不喂食,迫使鸭子把蛋仔全部摘尽。

提示:鸭子停蛋以后,用精饲料喂养20天,让鸭恢复元气,换上新毛。这样到了立秋后,鸭子又可以正常产蛋了。

因该鸭子长到7~8个月才下蛋,刚开始下的蛋都比较小跟鸡蛋大小差不多!

到一定时候会下的,你不用着急

要养好也要分多方面

饮水管理

整个生产期都要保证鸭子饮水。育雏期前7天供应凉开水。育成期舍外有饮水槽时,舍内可以不供水,早上喂料前半小时供水。产蛋期、高温季节中午和夜间舍内要确保水的充足供应。饮水器、水槽每日清洗消毒,水箱、水线定期浸泡洗刷消毒。




波澜不惊人


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鸭的育雏按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有养鸭经验的人说:“春季养鸭赚钱,夏季养鸭还本”。

春季育雏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太大。 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留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对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春季养鸭要注意补维A。维生素A缺乏症多发生于春季50日龄以内的幼雏鸭和初产蛋鸭。病鸭生长发育严重受阻,增重缓慢甚至停止,呈倦怠、衰弱、消瘦、羽毛蓬乱、鼻孔流出粘稠液体、呼吸困难、运动无力、行走蹒跚、继而软瘫、喙部黄色变淡等症状。

病重鸭一侧或双眼流泪,眼睑下方有乳酪样分泌物,角膜混浊、软化,导致角膜穿孔和眼前房液外流;严重者眼球下陷、失明,甚至死亡。 患病种鸭产蛋量明显下降,蛋黄颜色变淡,出雏率低,死胎率增加;公鸭性机能衰退。

造成雏鸭维生素A缺乏的主要原因如下:春养雏鸭饲料单一,青绿饲料饲喂不足;饲料加工、贮藏不当,氧化酸败而致维生素A含量减少;养殖环境应激因素,增加了雏鸭对维生素A的需要量;种母鸭日粮中缺乏维生素A,导致1-2周龄雏鸭发生维生素A缺乏症。

春季养鸭要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补给富含维生素A的饲料,如胡萝卜、菠菜、南瓜和鱼肝油等。要做好饲料的运输、贮藏保管工作,避免因氧化酸败而破坏维生素A。病鸭可用鱼肝油治疗,每只每次0。

2-0。5毫升灌服,每天3次。或每公斤饲料中添加1000-15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A。 对个别病雏鸭可肌肉注射0。5毫升鱼肝油。种母鸭每日用鱼肝油1-1。5毫升分3次喂服,疗效较好。

1、育雏鸭准备工作。备好优质的全价饲料,育雏室和饲养用具要清洁,用烧碱石灰氯制剂等消毒,做好保温设备。2、雏鸭要先饮水后开食。雏鸭出壳24小时后在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或维生素C或万分之一高锰酸钾饮水1~2小时后即可开食。

3、要喂给全价颗粒料。喂全价料能满足鸭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能满足雏鸭日粮中的蛋白质20~22%代谢能2800~3000大卡/公斤,同时饲料中还有钙磷和微量元素和多种维生素。

4、雏鸭饲喂方法。雏鸭消化道不健全要少喂勤添喂六七成饱,一周内要喂6~8次加喂夜餐1~2次以后逐渐减少餐数。 5、做好雏鸭保温关。温度是育雏鸭的主要技术措施。雏鸭在一日龄时,保温器下实际温度应保持在30~32度,室温保持在22~24度,以后随日龄增加每日降1度,直至与环境温度一致后不再降温。

6、雏鸭的饲养密度和分群。雏鸭的饲养密度最好是每平方一周龄内20羽,以后每平方不超过10羽,密度过大浪费场地过小影响生长。 分群最好以250~300只一群为宜。

7、雏鸭鸭舍要通风换气。鸭舍内要保持清洁干燥,空气清新,每天换气2~3次,时间10~20分钟。8、雏鸭要进行放水活动。鸭是水禽,它的生活生长环境离不开水。

雏鸭的放水活动一般在出壳后2~3天进行,每天放水2~3次,每次10~15分钟,夏秋季节,一周龄内的雏鸭每天放水4~6次,每次20~30分钟,一周龄以上的雏鸭不要在烈日高温下放水,可全天候在水中放牧。


苏北人在宁夏


按育雏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

1、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田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2、夏水鸭在种双季稻的地方可于芒种到夏至期间育雏。

在只种一季稻的地方应于小暑前后育雏。夏季也是孵育雏鸭的黄金季节,夏水鸭雏鸭出壳后先在舍内饲养几天,再分别赶入早稻和一季稻田放牧。这样,雏鸭不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吃落谷,而且此时天气温暖,农田一般都不使用农药、化肥,对鸭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夏水鸭补料少,疾病和兽害也都较少。因此,夏水鸭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0千克。

3、秋水鸭是在立秋以后育雏。

雏鸭可以充分利用双季稻田放牧,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让其啄食野生草籽、螺、小鱼、小虾等。母鸭第二年开产。肉用鸭和兼用鸭在稻田吃完落谷后,可继续补饲催肥,至年底即可上市,经济效益也不太低。

有养鸭经验的人常说:“春季养鸭可赚钱,夏季养鸭可还本”。春季育雏所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而且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大。





息县乡村情


按育雏季节分为头水鸭、夏水鸭和秋水鸭三种,一般来说,以饲养头水鸭为好,夏水鸭次之,秋水鸭较差。

1、头水鸭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育雏。

雏鸭出壳,舍饲七八天后,赶入翻耕后的绿肥田、油菜田、蚕豆田,以及绿肥田种田里,让它们觅食田里的泥鳅、蚯蚓、黄鳝、小鱼、小虾和昆虫等天然动物饲料。到收获早稻时,蛋用型母鸭开始产蛋,公鸭可以上市,蛋肉兼用型鸭,可利用“双抢”和一季稻收获时田间落谷和虫子多的大好时机,催肥出售。

2、夏水鸭在种双季稻的地方可于芒种到夏至期间育雏。

在只种一季稻的地方应于小暑前后育雏。夏季也是孵育雏鸭的黄金季节,夏水鸭雏鸭出壳后先在舍内饲养几天,再分别赶入早稻和一季稻田放牧。这样,雏鸭不仅有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在收割后的稻田里吃落谷,而且此时天气温暖,农田一般都不使用农药、化肥,对鸭的生长非常有利。同时,夏水鸭补料少,疾病和兽害也都较少。因此,夏水鸭成活率高,一般可达98%以上,饲养60天左右,体重可达1.5~2.0千克。

3、秋水鸭是在立秋以后育雏。

雏鸭可以充分利用双季稻田放牧,在一季稻、双季稻田吃落谷和虫子。此后,可在沙滩、塘坝、沟渠等处放牧,让其啄食野生草籽、螺、小鱼、小虾等。母鸭第二年开产。肉用鸭和兼用鸭在稻田吃完落谷后,可继续补饲催肥,至年底即可上市,经济效益也不太低。

有养鸭经验的人常说:“春季养鸭可赚钱,夏季养鸭可还本”。春季育雏所存在的问题是气温不稳、寒潮频繁,而且雨水过多,雏鸭比较难养。不过,实践证明,春季孵育出的雏鸭只要注意保暖防湿,加强饲养管理,饲养问题并不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