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唱主角"

近年來,全球機器人大會連續舉行。大會圍繞世界機器人研究和應用,開展學術交流和最新成果展示,探尋機器人革命對未來社會發展的深刻影響。特別是如何讓機器人更好運用到未來預警偵察、精確打擊、國土防衛等軍事作戰領域,成為國際社會、軍工企業和軍事專家的關注焦點。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恩格斯

恩格斯說:"一旦技術上的進步可以用於軍事目的並且已經用於軍事目的,它們便立刻幾乎強制地,而且往往是違反指揮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戰方式上的改變甚至變革。"軍用機器人的出現,堪稱自火藥、飛機等問世以來,現代戰爭中發生的一個重大變化之一。近年來,隨著越來越多的軍用機器人擔負軍人職責任務,可以預測軍用機器人將在未來戰場上"唱主角"。

一、軍用機器人的效能分類:海、陸、空作戰平臺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俄羅斯軍用機器人

在戰場上,人的作戰效能往往會受到生理、心理的影響,而由機器人為主導的無人作戰平臺卻可以超越人的極限,不知疲倦地晝夜工作,因此可以承擔更多危險性高、難度大、持續時間長的任務。如:"機器人撤出車"等醫療救護機器人,可以把受傷的士兵拖到安全地帶;"揹包"機器人則能在巷戰環境中捕捉、分辨武裝狙擊手的細微動靜;名為"仿生蒼蠅"的機器人,甚至可以為受傷的戰士做複雜的手術……隨著這些高智商的軍用機器人在戰場上的廣泛應用,據專家介紹,從作戰效能來分類,軍用機器人可分為陸地無人作戰平臺、空中無人作戰平臺和海上無人作戰平臺3個類別。

  • (一)陸地無人作戰平臺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伊拉克戰爭中的美軍機器人

在伊拉克戰場上,美軍首次使用的某型武裝機器人,備彈200發,裝備一挺經改造的M249型機槍,射速高達1000發/分鐘,火力強度足以與一挺重機槍媲美,並且能輕易通過任何障礙,是美軍歷史上第一批參加實戰的機器人。俄羅斯在掃除車臣共和國以及印古什幹共和國邊境地區大約2400公頃的雷區時,工作量相當繁重,隨著先進的排雷機器人"鈾-6"的加入,不僅它具備5種工作模式,而且排雷時可承受60公斤TNT炸藥的破壞,大大減輕了俄軍的排雷工作量和傷亡壓力。

  • (二)空中無人作戰平臺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美國軍用無人機

軍用無人機具有造價低、使用經濟性、實效性強、出勤率高等特點,並可對目標實施連續不斷的跟蹤偵察甚至攻擊,使戰場透明度、偵察實時性大大提高。車臣戰爭中,當車臣非法武裝佔領區上空一架外形酷似蜜蜂的小型飛行器飛過不久,一大批轟炸機就隨之趕來,車臣武裝分子辛辛苦苦構築的陣地還未派上用場,就被俄軍空中力量徹底摧毀。這架先期偵察的小型飛行器,就是俄羅斯空軍首次使用的蜜蜂-1T型無人偵察機。2008年7月18日,美國空軍MQ-9無人機系統的操作人員發現了塔利班一輛可疑車輛,立即將該信息轉發給地面小組,隨後目標經確認為車載簡易爆炸裝置後,終端控制人員隨即操控MQ-9無人機向該車輛投擲了一枚GBU-12激光制導炸彈,目標瞬間被摧毀,消除了美軍的安全隱患。

(三)海上無人作戰平臺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無人水面艦艇

以色列在無人艦艇的應用上走在了前列。據媒體報道,以色列"保護者"無人水面艇首批將服役12艘,每3艘編成一個機動編隊,輪流在靠近埃及的加沙地區巴勒斯坦人控制區的海岸線、以色列本土沿海地區和黎巴嫩相鄰水域進行巡邏,擔負作戰任務。作為無人艦艇家族的另一個分支,近年來,世界各軍事強國無人潛航器發展迅猛,正在逐步取代以往由潛水員操作的有人操作水下航行器,可用於海洋開發、科學研究、搜索救援、攻擊等。

二、軍用機器人的發展趨勢:智能化、微型化、隱形化

現代信息技術的跨越式發展,使戰場變得更加透明,如何有效"保存自己、打擊敵人"日益成為作戰指揮官的首要選擇,軍用機器人其巨大的軍事潛力和超強的作戰效能,日益受到世界各軍事強國的高度重視。據專家分析,軍用機器人未來將有以下三個發展趨勢: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未來戰爭機器人想象圖

智能化。隨著通信技術、信息技術、材料技術等高新技術的不斷髮展,未來的機器人也將越來越智能化和自主化。如美軍的"捕食者"系列無人機,最初是完全通過遙控操作的,現在則能夠獨立起降並同時跟蹤12個目標。同時,隨著信息技術在軍事上的應用,尤其是軍隊網絡化進程的加速,將促進無人作戰平臺融入軍隊的網絡化體系,使作戰人員與無人作戰平臺之間進行協同控制,從而使人與各種無人作戰平臺互相彌補自身不足,最大限度地發揮各自的長處,產生最大作戰效能。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微型機器人

微型化。由於不需要人在裡面,機器人的大小可以不受限制,因此,微型機器人可以小到只有幾毫米,僅數克重。據報道,美國某公司生產的一種機器人,大小與蜂鳥相近,能像蜂鳥一樣在目標上面盤旋偵察,也可用於市內巷戰中執行跟蹤任務。特別是隨著現代納米技術的進步,世界各軍事強國都在緊鑼密鼓地推進微型機器人研製工作,用於隱蔽或在狹小空間內執行任務。有專家預測,下一個前沿領域就是納米級的機器人,在戰爭中這類機器人可以發揮各種各樣的作用,從偵察用的"智能粉塵"到能夠進入人體修復傷口、反過來也可以在人體內弄出傷口的細胞級機器人。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雷神無人戰鬥機CG圖

隱形化。由於敵方的探測器材很難發現,使得微型無人作戰平臺具有很強的突防能力。英國研發的雷神隱形無人戰鬥機是首架高科技無人駕駛隱形戰機,相關專家指出,雷神隱形無人戰鬥機採用的隱身技術世界一流,地面雷達幾乎無法追蹤到雷神無人機。可以預測,隨著隱形技術的發展應用,大量的無人作戰平臺都將實現隱形化,以增加作戰行動的突然性和自身的安全性。

三、軍用機器人也存在諸多"先天不足"

毫無疑問,在未來的戰爭中,軍用機器人將成為作戰主角。但不可否認的是,軍事機器人也並非完美無缺,它的發展與運用也存在不少"先天不足"。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美軍軍用機器人離不開人的控制

首先,軍用機器人在很多方面並不具備自我控制能力。它的大部分工作還是需要依靠專業人士來遙控完成。對目標形態細微變化的實時鑑別、意外情況的處置以及經驗積累等方面,與有人系統相比,還存在不小差距。

其次,敵我識別能力弱。無人作戰平臺在戰場上如何快速分清敵我,不攻擊己方人員是遇到的最大難題之一,這也是世界各軍事強國無人作戰平臺在運輸、支援、偵察方面運用軍用機器人較多,但直接用於作戰較少的原因。據報道,2008年,曾有3臺帶有武器的"劍"式美軍地面作戰機器人被部署到伊拉克,但這種遙控機器人小分隊還未開一槍就被緊急從戰場上撤回,因為它們做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將槍口對準了自己的指揮官。

隨著科技發展,軍用機器人越來越受關注,將在未來戰場

履帶機器人

第三,目前,世界各軍事強國尚未找到專門用於機器人的新型能源及動力系統。如當前無人機存在的滯空時間短、無法為機載武器和偵察系統提供足夠動力、通信能力有限等問題,這些都與動力不足有關。在極端情況下,有人系統失去動力後,人還可以繼續作戰,但無人系統卻難以繼續。

儘管存在上述不足,但面對軍用機器人的可觀前景,世界各軍事強國都在積極開發、研製、佈局這些未來戰場上的"主角",誰將更高一籌,讓我們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