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居委會白板上的“戰場”......

“309,綠色,未出京;513,橘黃色,租戶;302,綠色,退役軍人。”


居委會二樓,四米多長的白板上是一個個的小方格,寫滿了福祥社區的信息。通過這個圖,社區200個院落的疫情防控情況一目瞭然。


這裡,就是福祥社區“大管家”李德青的“戰場”。


寫在居委會白板上的“戰場”......

從手忙腳亂到漸有章法

新冠肺炎疫情突然爆發,讓人們的生活脫離了正常的軌道......地處東城區交道口街道西南部的福祥社區,由9條衚衕和一條大街組成,平房院193個,樓房7棟,是典型的混合型社區,社區整體呈開放式狀態,人流車流較多,疫情管控壓力很大。好在從2006年就來到交道口街道工作的李德青,對這裡的情況非常熟悉。


寫在居委會白板上的“戰場”......


可面對新冠肺炎病毒的防疫工作,李德青剛開始還是有點手忙腳亂。


依據2003年非典時的工作經驗,通過入戶、宣傳、動員、發一封信告知居民。同時實行社區全封閉管理,全面入戶摸排外地來京返京人員,卻在樓房小區的摸排中遇到了困難。


“別讓我籤任何字,我不沾你們的東西,不要接觸我!”居民隔著門與來摸排的社工們說道。恐慌加上相互不熟悉,彼此缺乏信任感,社區摸排工作初期並不順利。


寫在居委會白板上的“戰場”......


可是疫情不等人,有阻力也要上。社區建立了微信群,在群裡給居民們發溫馨提示,舉辦線上活動,設置“科學防疫”知識宣傳板塊,“需求和資源徵集區”的留言板……漸漸地,居民在凝聚,李德青穩住了陣腳。

頭腦風暴 戰疫圖誕生

幾輪排查之後,李德青發現臺賬越來越多。有需要時,工作人員就要翻一摞摞的紙質底賬,這嚴重影響了社區疫情防控工作效率。


李德青決定集思廣益,在一次專題會的“頭腦風暴”上,思維活躍的年輕人想出一個主意,“為什麼不把平面的變成立體的呢?把圖掛出來不就一目瞭然了嗎?”


寫在居委會白板上的“戰場”......


這個主意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贊同。很快社區就製作了樓房戰疫圖,以不同顏色代表不同管理等級,隨著居民情況和走訪情況等變化,第一時間進行數據更新。


寫在居委會白板上的“戰場”......


“戰疫圖節省了反覆查閱住戶信息的時間,提高了下戶巡查效率,實現了精準分類防控。”這張圖成為社區的大數據平臺,發揮著社區防疫大腦中樞的功能。

大家都叫她“大管家”

隔離人員、重點人、生活困難三類群體,是李德青關注的重點。為孤寡老人送去日常物資,代替有需要的病人去醫院開藥,幫助社區居民代拿送快遞……社工和下沉幹部們,為幫助居民成為了社區的“跑腿俠”。


一些長期“宅家”的居民心情焦慮,李德青就把一些正能量的信息和故事發到居民群,在公眾號上為居民提供線上心理諮詢服務,讓居民“宅家”但不“憋悶”。


寫在居委會白板上的“戰場”......


社區辦公室更不能出問題。“我來早點,讓年輕的社工多睡會兒。”李德青給社工們買水果、買糖,在工作中受了委屈,便發微信鼓勵他們,“他們身上承擔的不僅僅是社工這一個角色,還是各自家庭裡的爸爸、媽媽、新郎、新娘,所以我現在更多地關心他們。”

社工是職業更是事業

李德青帶領社區工作者們做好防疫工作、為居民解決實際困難,換來的是居民們都能做到科學防護,恐慌感逐漸下降,彼此的信任感逐漸增加。她說:“我只是做了在這個時刻應該做的事,比起那些在武漢工作的社工,我做的這些真不算什麼。社工是職業更是事業,幹一天就要幹好,要對得起居民百姓對我的厚愛。還是那句話,趕上了就衝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