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向的人就没有特长吗?

情感之路


“你怎么不多交朋友?”

“你要学会和别人相处。”

“你怎么不爱说话。”

……

生活中,内向的人经常被“鼓励外向”,似乎只要你的言行不符合人们眼中所期待的“外向”,就会被贴上“自闭”、“一无是处”的标签。

我们经常听到一些长辈在介绍自己的晚辈时,如果这位晚辈恰好是内向性格的,长辈们总不忘说一句,“他比较内向,不爱说话,也不会说话。”

人们对内向的定义是:自卑、阴暗、忧郁、懦弱、沉默寡言、悲观消极、不善言辞。

对外向的定义是:自信、阳光、快乐、能言善辩、乐观向上、善于交际、高情商。

是否内向的人真的就一无是处,因而总遭人抨击?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来和你说一说。

人们对内向误会有多大

经常遇到内向的人为自己的个性烦恼,其实,我们的文化对个性的描述一直存在着某种矛盾和片面,认为内向和外向,二者只能择其一。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二律背反得出的最荒诞的偏见。

文化上习惯性将外向者描述为热情开朗、自信积极,将内向者描述为保守压抑、自卑胆怯。

差不多大部分的人都说外向是好的,受社会欢迎的,内向却不那么好。

人们对内向看起来似乎不太友好。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对外向性格盲目崇拜的时代。

实际上,外向者由于很难坚持己见,随大流,易从众,喜欢分享,依赖规则,追求社会认同,自然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内向者由于自我意识强烈,不容易被左右,不按常理出牌,自然难得某些文化的喜欢。外向者并不了解内向者,他们总是希望世界什么都是开放的,边界感不如内向者。当外向者无法了解或发现需要付出更多成本才能了解人时,往往会选择放弃。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面对不同的人、事会产生不同的态度,也许在众人前他显得很腼腆,但在挚友面前,他很健谈。

内向者处理自己的情绪、思考都是在内心默默完成的,他们也可以是很会社交的人,但不如外向的人那么轻易向别人吐露自己的内心,部分内向者也许看起来似乎有点孤僻,但他们的安全意识比外向者高。

外向虽然喜欢交际,却不见得就高情商,因为他们容易受外界干扰,情绪外露,起伏大。

内向不是缺陷,外向不等于乐观。外向与内向其实就是枝叶花果与树根树干的关系,相依并存,缺一不可。社会和舆论不该从一而终的强求每个人磨平自己的棱角,强迫所谓的“内向”者挂上“外向”的假笑面具。

想来,比起咋咋呼呼,多数人还是更喜欢文质彬彬的吧。

心理学上的性格特质

外向和内向是怎么来的?

我们常见的到被文化描述的个性其实是人们心中的标签,而非个人内心本质的心理性格。

性格的分类方法有很多种,目前为多数人接受的,是根据个人的心理活动倾向性进行划分的。有些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这些人被称为性格外向者;有的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这些人被称为性格内向者。

统计学显示,大多数人其实是处在内向与外向之间,或者偏内向,或者偏外向,极端的内向性格或极端的外向性格,很少见。

艾森克在《人格的维度》一书中指出:

人的性格就好比一个连续体,内向和外向则是这个连续体的两端,人在不同环境下呈现的性格倾向是不同的,当倾向于连续体的内向端即呈现内向性格,反之则呈现外向性格。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看出,所谓内向和外向,不过是人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性格倾向差异。

在心理学上,内向和外向,其实就是性格的两个维度,并无优劣之分。

内向者感情内敛,沉静稳重,善思考,习惯反思,意志较坚定。他们的精力来源是他们的内在世界,比如思想、情绪。他们善于保存精力,由于对外部刺激较敏感,他们学会通过限制自己的社交来保存自己的精力。精力平稳的内向者具有独立思考、高度集中注意力、创造性工作的毅力和能力。

外向者感情外露,热情活泼,善交际,习惯配合客体而思考、行动,容易受客体影响。他们的精力主要来源是外部世界,如形形色色的人们、不同的社交场合、各种各样的社交活动。他们是精力的挥霍者,很难沉思、独处、或是只与另一个呆在一起。外向者向社会展示自我更多些,喜欢群居和各种活动,将注意力集中于活动的结果。

如果将内向和外向比喻成电池,那么,内向者更像充电电池,外向者更像太阳能蓄电池——一个善于存储精力,一个需要外部世界来获得充沛的精力。


内向与外向的区别

在实际生活中,内向者与外向者各有所长,极端的内向和极端的外向都不是好事(比如偏执型人格障碍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那么,内向与外向,有什么区别呢?

荣格认为,内向者的兴趣所在不是外部世界,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即自己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外向者则把心理能量或者兴趣指向环境中的一切。

因此,我们可以从思维想象、感知记忆和观察力处事等方面来看一下内向和外向的区别。

1.大脑和神经方面

人类的大脑可分为四个主要的功能区域:大脑前叶、大脑后叶、左脑、右脑。

这四个功能区域互相独立又彼此配合。

内向者大脑前叶较活跃,左脑占优势;外向者大脑后叶较活跃,右脑占优势,因而,内向者偏爱思考,外向者偏爱寻求刺激。

内向者使用让人减速和休息的副交感神经系统较多,神经递质是乙酰胆碱;外向者使用让人加速和活动的交感神经系统较多,神经递质是多巴胺。

2.观察力和处事方面

内向的优势在于凡事能够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为人处世比较小心谨慎,分析力强,办事效率高,也相对可靠。外向者则必须从外部刺激来补充精力,不停赶场子,不断求新求异,很难静下心来,做事速度快,行动力强,但有时候也相对冲动。

3.思维和想象方面

内向者善于独立思考,思维集中,具有方向性,他们的想象较具深度,内容偏向浪漫,思想深邃,具批判性,善于创造内在刺激。外向者善于提问,思维发散,有弹性,他们的想象较具宽度,内容偏刺激新颖,思想活泼,具创造性,善于接受外在刺激。

4.感知和记忆方面

内向者的观察较为细致入微,能够深入分析,感受精确性较高,善于分析解说;他们可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长时记忆占优势,具连续性。外向者对外界反应较快,观察带概括性和记录性,带明显的情绪反应,较情绪化;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干扰,短时记忆占优势,具独立性。

5.人际关系方面

内向者善独处,只对少数人敞开心扉,对引起别人注意并不感兴趣,朋友虽少但关系亲密者居多;外向者耐不住寂寞,对所有的人都能吐槽,喜欢引起别人的关注,朋友虽多,但关系并不怎么亲密。

内向者较理性,善于倾听;外向者较感性,善于表达。

艾森克认为,内向者的大脑皮层非常敏感,即使不太强烈的外界刺激,也会使他们产生强烈反应,为了保护自己,他们会逃避周围的世界,约束自己的言行和欲望,减少和他人的冲突。而外向者正好相反,他们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得到更多的刺激,以克服自身大脑皮层的迟钝。

从纯生理的角度看,内向者比外向者要聪明许多。历史上许多伟人,也以内向者居多。比如邓小平,诺贝尔,德蕾莎……

用孔子的话说,讷于言而敏于行。

我国自古以来的哲学认为,人的本性好静不好动,崇尚自然,强调与自然的结合,即所谓的“天人合一”。用心理学的语言表述,则是,一个成熟健全的人格,在说话方面显得内向,在行动方面显得外向。

总结:内向的人没有特长吗

内向者到底有没有特长?从上述分析中可得看出一二。

如果特长指的是性格方面,那么,内向者深思熟虑、分析透彻,思想深邃,观察细致入微,记忆力强,善于倾听,理性,善于独处且不易受外界干扰。

如果特长指的是一个人的兴趣技能,那么,内向和外向其实并无多大分别。书法、美术、体育、厨艺、科学等等,都可以是内向者的兴趣或特长,并且,内向者兴趣较持久,更容易在某一个领域做出成绩。

拒绝内向,你或许可以成为多数人眼里的优秀,但未必会成为真正的优秀。

以上是我的回答,如果你还有其他疑问,欢迎下方评论区留言,共同探讨。


这里是心理咨询师里外雅堂,码字不易,如果您赞同我的观点,请点个赞;如果我的回答对您和您的朋友有帮助,请转发给他们。谢谢!


里外雅堂


首先,分析下这个问题,内向是性格问题,特长是能力问题,他们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说内向的人就没有特长这种假设是不存在的。\r

其次,当人们问出这个问题来时,可能一是自己的性格比较内向,二是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r

我自身性格也比较内向,挺喜欢宅的,聚众的时候还往往不舒适,而且能力有限,对自己怀疑、不满过,所以这种感受可以说是感同身受。\r

后来我慢慢看了些关于性格方面的书,其中影响最深刻的说法就是,内向和外向谈不上谁好谁不好,各有各的主场。比如说公司开会有问题需要讨论,外向的人思维活跃能够很快发言给出想法,而内向的人一般当场很难说出个一二三来,可是内向的人经过一番思索,可能在会后能给出一些具有参考价值,也更经得起推敲的意见。

也是从那以后我才觉得,天生我材必有用,内向外向不强求。我缺的是能力,缺啥补啥就行。特长嘛!慢慢来,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铁杵也能磨成针。

最后一句,不是因为看到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用户辛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

大自然是无言的, 崇尚自然的人们, 无言又何妨?

内向性格没什么不好,如果可以,我们希望这个世界的另一半人可以明白。

内向性格是一种正当合理的性格。这世界有两种正当合理的性格:外向和内向。

内向不是一种神经官能症。

内向的人不比其它人更容易得精神病。

内向不是反社会。

内向的人不是无话可说。

内向的人更善于倾听。

不需要为独处向别人道歉。

内向的人不是失败者。

为因内向而被误解的儿童伸张正义。

不要让喋喋不休的外向性格者在你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打扰你。

相信正确认识后会保持一颗平常心去生活


阿甘影院


你好!我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内向的人只是话不多,不善表达,其实内心情感很丰富。

我发现内向的人往往更有耐心,对于工作认真负责,做任何事情都能让你放心,绝对是一个合格的好员工。

内向的人做事情非常执着,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东西,非常努力坚持,很容易走向成功,其实他们有很多优点的。

我相信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性格没有好与不好,我们都要接受它,试着学会调试自己,开开心心的过好每一天!


欢乐白马


内向的人基本上都是狠人,这个就是特长!


陈先生自传


错,我内向但我善于交谈[呲牙]


小林小凤54


内向人虽然不擅长表达,但也有优点:喜欢专研,喜欢思考,较沉稳等等。


adits


内向的人特长不要太多哦

我堂哥从小就性格内向,我大伯母从他十岁就开始担心他长大讨不到老婆。

小时候我每次去大伯母家玩,堂哥不是在家看电视,就是在家学习,有一次大伯母家的砖墙塌了一片,我过去居然看到堂哥自己在砌墙,搞得有模有样的,那年他15岁。

他还会吹口琴,吹笛子,农村家庭负担不起大型乐器,大伯母经常笑话他每天对着鸭子吹笛子。

堂哥后面外出求学,留在市里工作,认识了嫂子,他还是那么内向,但是嫂子觉得很好,嫂子说他没有那么多无用的社交,有很多的精力放在家庭上,而且他动手能力强,家里有个什么修修补补的事情也不用在外面找人干,我说那是,好歹有个几十年的泥瓦匠的功底。

去年春节,老家车库的电动卷闸门坏了,刚好侄女在我家玩,她说要不让我爸来搞一下?十分钟后,我妈对我说快去把堂嫂叫过来,中午留堂哥一家吃饭。

堂哥现在依然还是一个内向的中年男人。


过尽千帆浮沉无我


观点一

我本人就是内向型,不爱交际,不喜欢群聚,有时跟一般人碰面连微笑都没有,妈妈说我做人做的连邻居都没有了,不是我傲慢,也不是我没礼貌没教养,我能非出门不可一个月可以不出大门,有工作时忙工作,工作忙完到处抹抹扫扫,要么刷刷手机,沉浸在自已的世界里。感觉自已出于这样,最大还是出于不够自信,群聚怕冷场沉默的尴尬,内心不够强大吧,这是我自已内向所得。不喜欢

真正内向的人应该也是喜欢独处,害羞,不爱言辞,也肯定耐得住寂寞,内向的人会有好些问题可以不去思考,少了许些烦恼,多些寂静

年少时曾几何时羡慕嫉妒恨那些活泼言善之人,也曾想试着去改变,但终究本性难改,活至今,也挺好……

观点二

谦虚低调,特长忍耐。

内向的人大概就是不善于表达自己,不敢在公众场合表现自己,紧张而胆小。

之前我就是这样,因为自己的内向别人就觉得我不优秀,加上不是很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很多优点都不能好好展示加上自己的佛系,造就了我谦虚低调的性格。

大概在小学和初中时,我就是班上内向和成绩不突出的学生。老师总是在期末评语的时候给我评价,有点内向之类的话。

在成长一些,我的成绩越来越突出,成为别人的榜样,别人夸自己的时候总是谦虚。别人在自信的展示自己的时候,分明自己比别人还优秀自己却低调得默不作声,特能忍。

再成长一些,自己的工作得到大家的认可,但总是不能全面爆发,特能忍。其实这样这样不太好。

谦虚低调,忍耐都没错,但是适可而止就好。

不要太内向,勇于展示自己优点。天空很蓝,勇于去闯。


攀阅


内向一般分好几种。

有些是害羞与别人交流,有的是懒得与别人交流,还有一种是不屑与别人交流。

何为内向,就比如我吧,我一般雨大部分人交流,因为我也是个高中生,很多人都在讨论什么偶像,装B,谈恋爱,八卦什么的,我就觉得那些人很俗[真的],懒得与他们交流。经常一学期下来也说不了几句话。当他们聚在一起聊时,我都是冷眼旁观,并不屑与他们同流合污[因此我经常被视为怪胎]。但我真的无法正视那些人,觉得他们很无趣也很庸俗,有些同学甚至因此嘲笑我,但我不愿,是不屑与他们争论,他们只是想把我当做茶余饭后的论点而已,我并不在意他们怎么看待我,于是我的周围就形成了一到空气屏障。有些人认为我孤傲,有些人认为我脑子有病,有人心地好的说我只是内向而已 ,我也不愿与之争论。

学校不管开展什么活动,询问报名的似乎总是把我遗忘,我也懒得去问。

其实我也有很多特长:打乒乓球,电脑编辑,一些乐器也会演奏,但我看着一些不行的人在台上演出,失败后哭哭啼啼地诉苦,得到全班除了我的安慰,我对这些人更是愈发不屑。

特长,每个人都有,有些人只是真的把它当做兴趣而特长,有些人只是为了在同学面前炫耀而已。于是就有人认为不远表露的人就没有特长,讥笑,嘲讽[不愿表露的人肯定也不屑于与这样的人争辩,只是真的喜欢而已]。

比如这个问题,本身肯定就有问题。就如之前提到的某些人。

内向的人,大多都是看都系比较深的人,不会只停留在表面。你如想了解他,就要真心与之相处,真正关心他。因为这些人,一旦与你成为了朋友,那边是一辈子的好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