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有些人,特别是有些男人,一过50岁,很容易得糖尿病?

虎啸猿啼


我是营养师小麦姐,同时具有临床医师、药师执业资格,目前在医院从事临床营养工作,专注健康饮食,健康科普。

马克思老人家告诉我们,事物的发生总是内因与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糖尿病的发生也不例外。根据刚刚在10月21日结束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第二十三次全国学术会议上,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宁光教授进行代表性总结,我国糖尿病发病率每年以2%速度递增,目前糖尿病前期人群是正常人的3倍,而生活方式改变、老龄化与肥胖是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的三大主因。




1.不良生活方式是糖尿病患者风险增加的外因,并且比较重要。

人在青壮年时,身体机能良好,抽烟喝酒也好,暴饮暴食也好,通宵熬夜也好,机体都能够代偿,努力督促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去调节,但长年累月下来,机体胰岛B细胞终于不堪超负荷运转,胰岛素分泌出现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机体不能很好利用血糖,表现为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糖尿病。


2.老龄化。老龄化是多钟疾病的高危因素,包括糖尿病、癌症等,属发病原因中的内因。

糖尿病高危因素从40岁开始,并且不分男女,并非题主所说的50岁以上男人。40岁起,人到中年,苑若机器到了使用年限的一半,这台机器运转了这么多年,不可避免出现零件磨损,如果此前保养不当,情况就更糟糕,出现运转不灵状况。人体胰腺功能亦如此,在辛苦辛苦每秒不停歇工作四五十年后,胰岛B细胞出现功能不足了,再加上外因影响,糖尿病就发生了。


3.肥胖。肥胖既是内因也是外因,肥胖发生与不良生活方式、年龄、遗传等密切相关,是多方因素作用结果。

中年发福是常见现象了,尤其是男性多以腹型肥胖为主,更易引起代谢性疾病。人到中年后,基础代谢率下降,会出现年轻时任吃不胖,现在饮水都肥的现象。另外,肥胖也是长期不良生活方式的后果。肥胖增加糖尿病发病率,其中一个原因与糖尿病有个共同发病机制-胰岛素抵抗有关,机体各组织器官对胰岛素不敏感,血糖得不到很好利用,肥胖者体内过多脂肪加剧胰岛素抵抗。


4.成年糖尿病患者中77%可以通过干预消除。

10日21结束这次糖尿病学术会议发表研究结果认为,在中国40岁以上成年糖尿病患者中,有77%实际上可以通过控制代谢、降低饮酒、合理饮食、增加体力活动、减少肥胖、治理空气污染等因素来消除。年龄不可逆转,空气污染一己之力不能改变,但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坚持锻炼身体,保持合理体重,戒烟限酒,却是我们可以把控的,何乐而不为呢?

小结:人到中年容易得糖尿病是机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我们可以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与运动、保持合理体重等措施,大幅度减少患糖尿病的风险。



其实人只要是一过50,身体各方面的机能就会迅速衰竭,老人现象日趋严重,而糖尿病只是一方面,其他方面也有所表现,比如说体力不支,眼神不好等等,其实这都是人的正常生理现象,不用焦虑,但同时这个时候的人也更应该保重身体,注意养生和锻炼,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快乐,更有质量,这才是我们应该做的。

在饮食方面力求清淡和多样性,多方面的学习,勤散步多活动,保持一个好的心态,才能够对健康有益。

下面我就把我写过的一首小诗贴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用

吃饭最好别吃饱,

留点空间零嘴找,

吃个橘子能解馋,

苹果甜脆营养好,

葡萄尽量洗干净,

石榴甜酸不可少,

开胃要吃山楂片

补血首选是大枣,

来瓶健龙矿泉水,

天然含气对胃好,

饭后勿去吃香蕉,

否则胃胀如刀搅,

冬天要想来取暖,

可乐枸杞煮大枣,

夏天要想图凉快,

冰镇红茶是最好,

吃点榛子练牙口,

弄个核桃补大脑,

建议不去吃瓜子,

皮子满屋地难扫,

鸡蛋不要吃太多,

固醇偏高受不了,

早上喝碗蜂蜜水,

晚上喝奶睡眠好,

看着电视弄点酒,

自我享受无人扰,

建议大家吃零嘴,

营养全面身体好,

身体好,百病少,

拥有健康不烦恼,

活到老,吃到老,

不吃不知道,

吃了才知晓。


骄然


糖尿病的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世界上许多国家的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我国亦不例外。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1980年的糖尿病患者约为700多万人,到现在已有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1.饮食多、运动少:糖尿病是一种“富贵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摄人的糖、脂肪、蛋白质越来越多,而同时由于运动量少,缺乏体育锻炼,消耗减少,从而导致肥胖,而肥胖为糖尿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摄人多、消耗少,进而发展为糖尿病。

2.环境因素:由于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环境刺激诱发幼年型糖尿病的病例日益增多,导致糖尿病患者越来越多。

3.社会趋于老龄化:大于40岁后,糖尿病随年龄上升而急剧上升。

4.对糖尿病警惕性及检测手段提高,发现率上升。


39健康网


人过40往下衰,是古代人总结的经验,过了40岁,人的脏腑机能退化,胰腺作为脏腑的一部分,同样功能衰退。

胰腺属于中医的三焦范畴,三焦主气道,水道的输布。水者津液也,津液不能输布,故口干口渴。如果说糖尿病是火,但是,水道不通,津液不达,这就是糖尿病所特有的特征。

口渴口干,均认为是火,但是,干姜,附子,可以治疗糖尿病的口干口渴之症,原因就是阳化气,气道通则水道通,阴阳相济的结果。


京城名医张一帖


原因复杂,既有普遍性又有个性,因人而异。本人嗜烟酒,但爱运动,性格开朗,得糖尿病;几个同事烟酒不沾1不上馆子,但食量大,胃口好,也得糖尿病…无法解释。最无聊的是,目前没有找到根除的办法


乐得逍遥笑笑生


我特他妈是最倒霉的一个人,我老爸有高血压没有糖尿病,我老妈有糖尿病没有高血压,我就继承了他们二人的两种病,现在50岁刚过,


无事上来逛逛


要回答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只能谈论一下个人的意见可以,要以科学的方法去解释这个问题,目前未能,因为现在医学界尚未了解糖尿病的起因,发病的原理,如何产生该病的。若干年之后弄清这些问题,就能够正确解答这个题目。


超级华南虎


现在经济条件好了,人人生活水平多有改善,多是口福闯的祸,要想不得糖尿病,唯一办法是从饮食起居开始把关,其次是多运动。别无他法。


用户2220163090866


这个是很复杂而又简单的问题,吃与运动,身体代谢,情绪变化,性生活合谐等综合问题。


大漠胡杨86006673


你好,三诺讲糖很高兴为你解答!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终身相随。很多人都发现了身边上了50岁的男人,特别容易得糖尿病,这是为啥呢?

以个人的理解,我们先来看看,糖尿病高危人群:年龄大于40岁的人; 体型肥胖或者超重的人;生活方式以静坐为主的;患者有糖尿病的家族史等等,所以,只要年龄大于40岁,其实就是糖尿病高危人群了。

究其原因,人到40岁,身体各方面的机能都开始往下走,抵抗力也没有以前好了,而糖尿病的发病原因,是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左右的结果,人体出现胰岛素相对不足或胰岛素绝对不足,导致身体内的葡萄糖不能得到正常的吸收,胰岛出现问题,血糖难以得到很好的控制。

当然,咱不能肯定地说,年龄跟容易得糖尿病存在百分百的直接关联性,只是说,身体日益衰弱,不良的生活方式等,都给身体器官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好比一台机器,使用的年限久了,它会不会出现问题,什么时候出现问题,都是不能预测的,我们只能说不同批次的机器,质量是不一样的,使用的年限不一样,而且有些机器保养得到,它的使用年限会延长,有些机器,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

这台有了一些年头的机器,就好比50岁的男人,双方父母、妻子儿女、自己的事业等等几大大山压在身上,如果再加上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那么,就很容易引起各种疾病,毕竟,人不是铁打的,而且,铁都会生锈呢,何况是人呢。

咱们不能说50岁就会得糖尿病,只能说得糖尿病的风险大大增加了,为了自己,为了家人,希望男人们都能爱惜自己的身体。

纯手打,码字不易。若您赞同文中观点,就赏个赞、点个关注呗,如有疑问可留言或邀请“三诺讲糖”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