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以上家庭零存款?为什么有些中国人都不存钱了?

Seveniny


最近,有媒体报道,中国50%以上家庭零存款,似乎中国人开始越来越不爱存钱了。而在过去中国人爱存钱是全世界出了名的。截止2018年底,中国居民储蓄规模超过175万亿,作为全球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可谓是名至实归。但是,中国人爱存钱的标鉴正在渐渐离我们远去。

2018年8月份,中国央行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75.24万亿元,同比增长8.3%,而这也是39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速首次跌破9.0%。另外,在储蓄增速整体下滑的同时,我国居民存款增速下降趋势同样明显,这10年以来,居民部门存款增速从18%下滑至7%。

更让人感到吃惊的是,国内储户的财富差距在不断拉大,截止2018年7月全国住户存款余额68万亿。而在这68万亿元中,基本上有50万亿被1千万人所掌控,人均为500万;另外,约有10万亿元掌握在3亿人手里,人均3.3万元;剩余部分,约8万亿元掌握在近10亿人手里,人均8000元。

现在问题来了,中国为什么会有50%家庭为零存款呢?这意味着这些家庭一点对抗意外风险的能力都没有。对此,我们认为中国居民不爱存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存款利率过低,与其他投资品种相比,毫无优势可言。而现在各类理财产品,风险较小,回报率也不错,对银行存款起到了分流的作用。

第二,80后、90后年轻人群体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们喜欢做“月光族”,还有人甚至出现了“月欠族”等。这都说明了老百姓开始养成了透支和提前消费的习惯。现代人就算买个冰箱、空调等小家电都要银行分期付款,他们早已没有父辈喜欢把钱存银行的习惯。

第三,中国人不是不爱存钱,而是没有多余的钱存银行了。有一位网友曾经无奈表示,我的一生积蓄就买了一套房子,现在哪还有存款呀?现在大多数普通老百姓存款都拿去买房子,还房贷了,哪还有钱存银行呢?

更有甚者,一些家庭三代人六个钱包同凑首付,然后大家一起来分期还贷款,这使得中低收入家庭,除了支付完首付房贷的首付后,为了今后的月供还要过省吃俭用的苦日子。更让人担心的是,一些没钱付首付的家庭,为了能够买房子,通过消费贷、现金贷等短期贷款方式凑齐首付款,这样的系统性风险很大。

实际上,居民个人房贷现在已经占到了银行贷款总额的六七成比重。举个例子,2018年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012亿元,也就是居民贷款。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4415亿元,这就意味着购房贷款持续增加。由此可见,普通老百姓在购房之外,消费能力已被压至最低水平,而把多余的钱存银行那肯定是一种奢望了。

50%中国居民家庭为零存款,如果大家把钱都用到其他领域去投资了,说明中国人的理财意识加强了。而如果中国居民家庭的钱都用于承受高房价了,那就比较危险了,一旦房价开始下跌了,或者出现了意外事故,居民家庭的抗风险能力几乎为零。现在看来,并非是多数居民不爱储蓄,而是高房价透支了他们的现在和未来收入,大家没钱可投了,国内民民近十年储蓄率骤降,也就不难找到原因了。


不执著财经


我大道理不懂,数据没有。只说一个身边人的故事,相信代表了中国人现状吧。

我亲小叔生活在辽宁大连的一个地级市,属于全国百强县的水平。

从小农村长大,家里全部收入就靠种庄稼,再加养了2头牛生活,小叔中学毕业就去建筑工程队当木匠打工,一天几十块钱虽然不多,但也在老一辈以及自己张罗下结婚生子。虽没有钱倒也平静幸福的生活着。

结婚后不想两地分居,就在地级市内跟亲戚学装修,肯吃苦,也肯学挣得越来越多,考虑到孩子将来就在市内买了个2室一厅的楼房,九几年也就10多万,没有贷款都是亲戚借的,几年就还上了,时兴买非农户口也就把老家房子卖了全家办了非农户口,算是正式跟农村绝缘了。

装修熟了后,不甘心一辈子打工,在装饰材料市场租了个门市房经营装修用建材,装修行业出身认识人也多,各种潜规则如鱼得水,也赶上前些年好赚钱,营业额是蹭蹭上涨。在一个小县城一年30多万,还是省吃俭用。几年就全款换了带电梯的大房子,全款买了几十万的车。存款也差不多快到百万。

农村长大混到现在,小叔自己也比较满意,人生如此再无遗憾,每天下班也是因为累了吧,各家饭店吃饭,一有时间就开着车各地旅游。

小日子是红红火火。

2017年开始,生意不好做了,整个行业都是不挣钱的节奏,有一搭没一搭的做着生意。儿子学的软件毕业,工作在大连市内。

一晃儿子也27啦,没女友。小叔又开始操心儿子婚事,不过急也没办法。也就在这段时间17年初开始,大连房价开始上涨,加上政府一调控,长得更厉害了。

远在老家的小叔心急如焚,儿子将来留在大城市里连个房子都没有,怎么结婚娶媳妇?这现在不买将来是不是更买不起啊?心被整得心慌意乱,不得安宁。

最后,思来想去,进城给儿子置办房子,最后,做着动车来市内选房,定了一个2室一厅。接近200万。

把自己辛辛苦苦挣得存款全部拿出来,再跟亲戚借了一些,跟银行贷款60多万算是跟儿子把房子解决了。

不过60多万也是每月要还3000多,小4千啦。

所以,为了还钱,又开始省吃俭用,平时也不去饭店了。以前天天吃的肉,喝的酒也不是天天有了。连烟都戒了。

各位看官,辛辛苦苦一辈子的钱,就换了70年产权不完全属于自己的钢筋混凝土。

全中国像这样的小人物不计其数,那么问题来了,从众多小人物身上吸食的钱都去哪里了呢?是否到了有利于国家,有利于人民的地方呢?


onyone2


我是个普普通通的人同时也有个普普通通的家庭 随着房地产开发大潮的不断升温 我也买了两室一厅的房子 买房前银行卡里有点钱💰 这一买房又去借了十几万 本来打算好了到一七年就还完帐了 然后在买一辆车开个实体店 可千算万算就是没有算到 一六年老婆去医院检查得了癌症 跟着去医院做了切除手术 这下到好 让我本来已经看到了我认为的好日子一下从天上掉到底下了 现在房钱💰差几万块还没还完 每年还要给老婆去医院检查几次 如今外面招工好多工作我都能干的很好 但是又都有年龄限制 迫不得已只有回家种那两亩自留地 还要每年缴社保两万多 从心里讲我就不相信好日子会离我那么遥远 好日子得靠自己努力争取 趁着这几年还能干 我会挖空心思撸起袖子加油干 奔向前方幸福美好的好日子


用户4934922989601


50%以上中国居民的家庭为零存款,为什么中国人不爱存钱了?从题目来看,貌似是说中国人越来越不爱存钱了,但其实根本就不是不爱存钱,而是压根就没钱可存。那么,中国人的钱都去了哪里呢?

长期以来,中国人爱存钱是全世界出了名的。截止2018年底,中国居民储蓄规模超过175万亿元,作为全球居民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可谓名副其实。然而,中国人爱存钱的标签逐渐离我们远去。

从2008-2018年以来,居民储蓄骤降

2018年8月份,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金融机构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175.24万亿元,同比增长8.3%,而这也是39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各项存款同比增速首次跌破9.0%。

另外,在储蓄增速整体下滑的同时,我国居民存款增速下降趋势同样明显,这10年以来,居民部门存款增速从18%下滑至7%。举个例子,在2010年时全国居民储蓄率为16%,而到2017年已将至7.7%。

根据央行此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7月全国住户存款余额68万亿,在扣除各项贷款后,净存款额仅为22万亿元左右。同时,据估计在68万亿元中,基本上有50万亿被大约1千万人握在手上,人均为500万;另外,约有10万亿元掌握在3亿人手里,人均3.3万元;剩余部分,约8万亿元掌握在近10亿人手里,人均8000元。

比较意外的是,竟有50%以上的家庭基本上都是零存款。那么,现如今存款下降幅度这么大的原因是什么呢?或者说老百姓手中的钱哪去了?下面会告诉大家。


为什么“不爱”存钱?

正像我在文章开头就说过的那样,原本就不是我们中国人突然间不爱存钱了,而是真的没多余钱存入银行。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造成我们无数人没钱可存的重要原因就是,大多数普通老百姓的存款都拿去买房子了。

更有甚者,在国内的部分地区为了购房都需要家里的三代共同凑首付,然后大家一起来分期还贷款。尤其是对于比较贫困家庭来说,在支付完首套房贷的首付后,为了今后的月供还需要咬紧牙关过日子。

从2018年最新金融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18年8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28万亿元,其中住户部门贷款增加7012亿元,也就是居民贷款。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4415亿元,这就意味着购房贷款持续增加。

另外,还有一部分是短期贷款,大约有2598亿元的短期贷款中相当一部分属于消费贷、现金贷,说白了这些短期贷款基本都是用于首付款的,特别是对于三四线城市的就更是如此。

由此可见,普通老百姓在购房之外,能够用于消费的部分近乎于被挤压至最低水平,而能够存入银行的钱简直就不敢想了。



我国居民负债情况

我们看一组数据,目前国内居民的负债率基本都是在120%左右,尽管一再强调去杠杆,但与此同时,我国居民部门债务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仍旧从2007年的35%不到,变为现如今的90%。

换句话说,目前国内老百姓在房地产市场的支出已经占了其家庭可支配收入的90%。如此一来,老百姓谁还有多余的钱?所以说,这种情况下,居民存款增幅下降趋势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合情合理的。

另外,随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大家的消费观念已然悄悄改变,比如说,近年来出现的什么“月光族”、“日光族”,还有甚至出现了让人侧目的“月欠族”等特殊群体。这都说明了部分老百姓开始透支、提前消费支付的习惯已经逐渐养成。当我们过去还在“嘲笑”美国人花明天的钱办今天的事时,现在的大多数中国人又何尝不是呢?

居民存款减少的其他原因

1、存款利率太低了。就拿活期储蓄利率来说,仅为0.35%,这与余额宝等货币市场基金的收益率相距甚远,没有人会愿意将钱存入银行任其不断贬值。

2、市场上的理财产品琳琅满目,老百姓的投资方式越来越丰富多彩,不再是将银行存款作为唯一。这几年当余额宝等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迅猛增长时,甚至还出现了影响或者说分流银行存款的说法。

总之,中国居民存款增速下降主要还是购房因素影响。其他的因素虽然也影响存款减少,但说到底还是大家没钱可存占主流。


东震木


50%这个比例有些失真,实际上有钱人的家庭存款比例相对较少,但是资金总额要比一般家庭高,而普通家庭就更是需要存款在银行中了,以备不时之需,只不过存款资金少。中国人的存款欲望不可否认的世界第一,至于说一半家庭不存款,原因何在?


原因之一:入不敷出

中国人祖祖辈辈混的就是下一代人口。结了婚盼着下一代,下一代长大了又要盼着成家立业,殊不知结婚成本一代高过一代,祖辈零成本就可以结婚,父辈几百块钱可以结婚,到了第三代结婚资金差不多涨到了几百万,特别是男方买个房子一两百万没有了,对于刚毕业没几年的年轻人,工资再高大部分也不可能几年挣上一两百万,就这样背着沉重的房贷结婚了,接着就是孩子出生,吃喝拉撒睡、各种消费、各种缴费,一个月没有个一两万别想活下来;再看看工资,一个月过万的才多少?过五千就不错了,消费是收入的两三倍,很多人不得不啃老,无奈之外还是无奈。哪还有钱存,月月负数,存款的计划很美好,只是囊中羞涩。


原因之二:存款利率低

银行存款利率很低,活期0.35%,定期最高才是5年利率5.45%,要知道通货膨胀速率平均都到了6.8%,存款时间短了利息低 ,长期存款利息又会淹没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之下,造成货币贬值;再看看现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理财产品,可选范围太多,产品平均的年化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从低风险低收益的货币基金理财产品,到高风险高收益的股指期货理财产品,应有尽有,银行理财产品、余额宝、国债可能低一些,年化收益率在2.6%——4.5%,可能不及存款收益,除此之外的理财产品收益均高于存款,让部分客户对存款有种抛弃的感觉。

还原真实的国人理财真相

其实国人理财投资,选择存款的人数一定是最多的,存款的安全性优势无可比拟,保本保息,还有存款保险制度保驾护航,而理财是风险损失客户自负的,就凭这一点,很多客户有了闲置资金就不敢随便冒险,就算存款利率再低,也会选择保本保息的产品,而不会押赌式的买高风险理财产品。特别是普通家庭,对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理财门槛也高,干脆就只能是存款,闲置资金一点点攒着孩子上学、父母看病 ,留着备用,很多家庭都是有一百存一百,有一千存一千的,存款是老百姓最放心的理财方式。



富裕的人,可能闲置资金选择扩大生意规模投资,也可能选择理财产品较多,但是这样的家庭总会拿出部分存款放银行备用;普通家庭更是如此,除非穷得只剩负债,分文没有,否则银行存款依然是大多数家庭理财的首选。


财富公元


依然还记得以前曾说过,美国人喜欢透支未来进行消费,而中国人喜欢把钱存入银行,而不是消费,很显然受很多因素影响,中国人都不怎么存钱了。

第一,互联网金融发展较快,理财意识较为浓厚。以前很多人把钱存银行很大程度上找不到一个好的投资手段,股票市场风险太大,同时需要的金融知识较多,很多知识不足的民众很难够选择一个好的投资产品,所以只能够选择银行存款,随着互联网的发达,互联网金融越来越普及,大家只需要下载一个支付宝或者微信等APP便可以选择各式各样的理财产品,不仅利率不低,同时安全性也较高。

第二,大量资金被套于房地产。基于中国传统思想,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有房子才有一个稳定的居所,所以房地产一直都是家庭的刚需产品。随着房地产价格一波又一波的上涨,普通民众为了防止房价再次上涨而自己没办法买到房子,自己的钱包不够,甚至拉上夫妻双方父母的钱来买房,使得大量的资金流入房地产业,普通人的存款当然少了。


我觉得民众转换理财观念选择互联网金融而对存款产生的影响有限,而房地产才是影响居民储蓄真正的原因。

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不断上涨,不仅大量的民众被迫买房,也使得许多实业公司将公司的营运资金投入到房地产业,甚至可能产生主营业务收入只占投资房地产所产手收入的零头,一些上市公司为了扭亏为赢,出售所持有的房地产价格就能够弥补亏损,出现了这样一种畸形的现象。

这样对于经济的发展是极其的不利的,因为房地产业带来的利润远比企业正常发展产生的利润要高,那么企业谁还回去创新,谁还会去发展,大家不如一起去建房子算了,如果继续照此下去,那么未来的发展依靠什么呢?


与财为伴


我对于50%以上的家庭零存款数据是抱有怀疑态度的,不知道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不过我国居民储蓄率确实在逐年下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因:


1、存款利率太低


央行上一次降息是2015年10月,存款利率降至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且这种低利率状态恐怕要持续很久。就拿一年期定期存款来说,各大银行平均利率还不到2%,对于很多老百姓来说,存于不存差别不大,存在里面也相当于贬值。


2、老百姓理财意识觉醒


2013年6月余额宝横空出世,唤醒了大众的理财意识,当年也成为互联网金融元年。现在不管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各大互联网金融机构,都很容易买到各种收益更高的理财产品,存款理财化成为趋势。老百姓的钱不再只局限于银行一个渠道。


3、住房掏空老百姓的钱包


过去十多年我国房价持续大涨,绝大部分城市的房价都已经处于过高的状态,房地产市场泡沫严重。为了买一套房子,很多家庭都是掏空“六个钱包”,夫妻俩和双方的父母倾其所有才能够得上一套房子的首付。房子占老百姓资产的比重非常大,买了房子之后哪还有什么存款,没有负债就不错了。


4、年轻人更注重消费和物质享受


现在的90后的父母大多是60后和70后,而这些父母辈经过了改革开放之后,家庭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而现在年轻人又很多都是独生子女,父母自然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给孩子提供最好的物质生活。没吃过什么苦,从小被娇生惯养,导致很多年轻人注重消费和物质享受,根本不爱存钱,有多少花多少,甚至工作好几年奔三了还深受向父母要钱,啃老族、月光族的帽子一直带着。


我觉得钱存不存在银行不重要,但是每个人和家庭都必须要有足够的储蓄,你可以放在其它投资理财产品里面,但是光顾着消费不懂储蓄是非常危险的,一旦父母无法再依靠,遇到了意外情况,需要大量金钱的时候后悔也晚了。


小斯笔记


根据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财经报告》中分析,目前我国的储蓄结构数据,储蓄金额最多的10%的家庭的存款金额占到全部储蓄金额的70%,另外储蓄较多的35%的家庭占全部储蓄金额的25%,也就是说剩下50%的家庭基本没有储蓄,银行存款为零。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爱存钱?

其实说不爱存钱,这个是错误的,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最高的国家,我国居民只要有钱的话,基本或多或少都会存起来,而不是像美国人喜欢都花费掉或者提前消费,那么我国居民的钱都去哪里了呢?

如下图所示,根据《2018中国城市家庭财富健康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的家庭财富77.7%集中于房地产,金融资产只有11.8%(包含存款、理财、股票以及基金等各类金融资产)。这与其他发达国家有着明显区别,比如在美国金融资产的比例超过42%,日本的金融资产高达61%,新加坡56%,英国52%,加拿大也有48.6%,因此我国12%不到的金融资产的比例明显偏低。而且根据文章中的分析,这12%的金融资产里只有42.9%为银行存款,其余的为理财、基金、股票等等。所以很多家庭没有储蓄存款也就正常了。

该数据的意义?

其实该数据并没有任何的意义,你比如一个拥有100万元存款但是没有房产的人与一个拥有3套房子没有任何存款的人,孰优孰劣?相信一眼大家就可以看出来吧。

中国的广大家庭,买房之后,背负高额的月供,再加上家庭日常消费支出以及小孩子的教育经费支出,最终月光甚至入不敷出的比比皆是,特别是在年轻的一代里。所以没有存款属于一件社会上极其普遍的事情,并不是不爱存钱,而是没钱可存。

此外,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也是一大影响,在支付宝的财富专栏(或者说余额宝)兴起之前,我国居民的投资渠道极少,基本以银行为主,自从余额宝兴起后,年轻一代很多人都把银行的存款转入余额宝或者支付宝的定期理财产品等等,故而零存款也就正常了。

而且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以及年轻一代人的成长,后续这个零存款的规模预计还会不断的增加,银行业未来面临的挑战也是越来越严峻。


鲤行者


给我顶上! !!

富人问贫困人员:你们餐餐吃素营养跟不上的,咋不吃肉呢? 尼玛的,这不废话吗。 实力不允许啊! 国内医疗,教育,房价,百姓普遍三缺三,这三都是地主,平下穷农要不起,怎么斗。不说了,快到踏青好时节,一年只有这清明算是旅游,真悲哀。提早号好地,待到渡劫失败有个好位置,尘归尘,土归土,死后估计愧见祖。。。城市里有钱称生活,没钱叫生存。平民百姓生着累,存钱苦,待到年老命好暴毙,买个墓地,得缴房产物业管理费。。墓地到期,没钱没人来续费,掀开你墓碑,撒飞你骨灰,只呼来一声,穷b。。“查查还有谁未续费的,下一个!风一吹,嗯,,,真灰。。”是啊, 这天, 真的灰!


钛合金


首先,50%以上的家庭零存款,完全就是哗众取宠,吸人眼球

这个说法是来自部分媒体对西南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财经报告》的夸张解读,他们从中分析目前我国的储蓄结构数据,储蓄金额最多的10%的家庭的存款金额占到全部储蓄金额的70%,另外储蓄较多的35%的家庭占全部储蓄金额的25%,也就是说剩下50%的家庭基本没有储蓄,银行存款为零。

这就是50%以上的家庭零存款的由来!那么假设他们的数据是准确的,结论也应该是剩下55%的家庭占全部储蓄的5%,中国全部家庭大概4.3亿户,55%的家庭就是2.37亿户,按2018年的居民储余额69万亿计算,那么也是户均1.5万元的存款。这个也不是零存款啊。

其次,不存钱,并不代表大家就没有钱,而是钱去了别处

其实大家稍微想想就知道这种纯粹就是噱头,因为50%的家庭如果没有可用的现金资产的话,那会是非常可怕的事情,这些家庭就不生活么,他们的开销都是来自现金么,显然不可能,所以结论肯定是大家把钱放在了别处。

1)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尤其是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存款分流。比如马云的余额宝,规模就达到了2万亿,所以很多家庭如果没有定期储蓄计划,往往领到工资的第一时间就会把钱转入余额宝,然而余额宝只不过一只货币基金而已,类似的基金还有很多,据统计,同样的货币基金累计额度就达到了10万亿之多,那么这10万亿很有可能大部分都来自那50%的所谓“零存款”家庭!再比如,P2P理财,2018年成交也接近2万亿,那么这2万亿肯定也是从银行存款里分流出来的。

2)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加快了居民财富多元化。除了银行存款外,银行理财、信托、公募基金、私募产品规模合计增长超过2倍,此外,还有股票交易市场规模也在不断扩大,这样的情况下,居民对自己的财产结构有了更多的选择而已。

3)楼市的不断疯涨也是吸引了居民的大量存款。2016年和2017年,居民贷款增量连续超过存款增量,开始由资金供给方转变为资金需求方,比如2018年房地产贷款余额就高达38万亿。

不存钱,是因为其他资产价格通胀的厉害,谁存钱谁吃亏

历史已经证明,现金资产在长周期内是贬值最厉害的,过去20年各种资产价格大通胀让大家教训深刻,再者银行超低的利息,也让大家知道了,存款其实就是穷人补贴富人而已,所以马云才说,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所以一只天弘基金,一个余额宝就让银行慌了,出来那么多规定来限制余额宝的发展,理由就是维护国家金融的稳定,但是在这样一个博弈的过程中,普通居民实际上对财富的理解也越来越深刻。

我们不是爱存钱,是没有别的渠道,资本是逐利的,有一丝可能,就会努力

国人之所以爱存钱,最直接的原因是社保机制不够完善,现在房价这么高,养老压力那么大,还有子女教育、医疗等等,这样的背景之下,越不理财对未来岂不是越没信心,外国人储蓄率低?那是因为他们早就意识到钱变成存款是最吃亏的做法,利息超低不说,还最贬值。这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可预期的未来,居民储蓄率可能还会进一步降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