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利亚内战”是怎么发生的?

风云一点通


叙利亚内战一共造成三十多万人死亡,叙利亚不少城市毁于战火。几百万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这场长达七年的内战到底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知道任何战争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它产生的大气候和小气候。叙利亚内战的爆发,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复杂的现实原因。

首先是历史原因

叙利亚在古代曾经相继被罗马,阿拉伯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统治,一战后法国人又统治了这个地区。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这个处于欧亚大陆的十字路口的国家,始终被各大强国觊觎。直到1944年,叙利亚才成为一个独立国家。

和许多伊斯兰教国家一样,叙利亚国家内部,也有逊尼派和什叶派两大教派,两个教派矛盾不断。从人口上讲,什叶派穆斯林占叙利亚人口的12%,逊尼派穆斯林占人口的80%,其他部分(基督徒及库尔德人)占8%。整个国家的人口中,逊尼派占绝大多数。

但掌权的偏偏是什叶派。


1963年,叙利亚当时的军队首脑老阿萨德率领他亲手缔造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发动了军事政变,夺取了全国政权。

由于老阿萨德是什叶派,因此他组建的复兴社会党也多为什叶派人士组成。在那之后,什叶派人占据多数的阿拉伯复兴社会党在党政军各界人才辈出,成为了国家的统治阶层。

这自然而然引起了一些逊尼派的不满,他们到处散布逊尼派受欺压的谣言,制造教派矛盾。

老阿萨德是军人作风,为了镇压反对的逊尼派人士,与逊尼派的领导组织穆斯林兄弟会斗争多年。1982年,为了报复穆斯林兄弟会发动的武装攻击,老阿萨德发动了震惊全球的“哈马屠城事件”,这场惨案至少造成了两万人(一说五万人)死亡。镇压虽然让逊尼派穆斯林暂时安静了下来,却让教派矛盾变的更加不可调和,为未来的内战埋下了伏笔。


其次,叙利亚的国内形势比较严峻

和伊朗,沙特,科威特这些靠石油吃饭的海湾国家相比,叙利亚石油收入不多,是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在中东地区(除了以色列以外的阿拉伯国家),如果你没有石油,等待你的就一个字——穷。

本来叙利亚就因为地下水资源贫乏,直接制约农业发展,加上连年干旱,粮食欠收,经济形势更加严峻。而且叙利亚参加了五次阿以战争,积极参与黎巴嫩内战,支持巴勒斯坦的解放事业,军费连年增加,导致国家不仅没有能力发展经济,同时还严重影响叙利亚人民的生活质量。


无论什么矛盾,都会被经济发展所弥合。同样,无论什么矛盾,都会因为贫穷而爆发。伴随着多年的贫穷,教派矛盾因此日积月累,危机四伏。

同时,也有地域上的因素

从表面上看,“阿拉伯之春”是叙利亚内战的导火索。

2001年,从突尼斯开始的阿拉伯之春席卷了中东地区。突尼斯,利比亚和埃及等国爆发反政府示威,这些国家统治了几十年的军人独裁政府纷纷被推翻,给了叙利亚的反政府势力以极大鼓舞,成为叙利亚动乱的直接诱因。

多米诺骨牌一样的革命前面,叙利亚怎能独善其身?


政府方面,阿萨德的强硬不妥协也是叙利亚内战的主要原因。政府和反对派也坐下谈过,也想和平解决矛盾。但反对派坚持阿萨德下台,进行全国选举。阿萨德则坚持绝不放弃对国家的领导,让双方矛盾不可调和,最终兵戎相见。

其实阿萨德本人思维比较西化,上任伊始,也曾经开展过大刀阔斧的改革,可惜都以失败告终。多年的军政府独裁体制,已经让叙利亚的统治阶级的既得利益集团坚不可摧,腐败问题难以通过改革来解决。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趁火打劫,进入叙利亚。由于没有强势力量镇压,叙利亚的恐怖分子如鱼得水,他们疯狂展开无差别的恐怖袭击,给叙利亚内战火上浇油,让本来严峻的叙利亚形势错综复杂。


但内战爆发的最重要原因,还是国际因素

叙利亚冲突爆发后,美英法出于地缘政治考虑,对叙利亚冲突煽风点火,公开 支持反对派。

原因很简单,叙利亚半个多世纪以来,始终是个亲俄的国家,先抱苏联大腿,再抱普京大腿,是俄罗斯在中东最主要的支点。

奥巴马在冲突爆发后,公开发表讲话,称阿萨德是独裁者,说阿萨德必须下台。最后发展到直接出兵叙利亚。

沙特等海湾国家也表现积极,唯恐天下不乱。沙特等国虽然军队不行,钱却有的是。他们对叙利亚反对派十分慷慨,要钱给钱,要枪给枪。

沙特等国之所以这么做,还是跟教派矛盾有关。沙特是逊尼派国家的首领,对于什叶派掌权的叙利亚十分敌视。而且同为什叶派的伊朗对叙利亚一直是力挺的,伊朗支持的,沙特就反对。所以在教派矛盾面前,沙特宁可和美国一起搞倒叙利亚现政府。


美国不仅在联合国推动谴责和制裁阿萨德政府的决议,而且为反对派武装提供武器弹药和各种战略物资。对叙利亚内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而俄罗斯于出抗衡美国的战略考虑,也为了维护其在叙利亚的既得利益,力挺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也赤膊上阵,不遗余力出兵叙利亚,出钱出力,对叙利亚内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目前,叙利亚内战只是暂时平静了。政府军只是控制了全国大部局势。部分地区还在反政府武装手里。只要各种矛盾得不到根本解决,叙利亚内战就会战火重燃,饱受战乱之苦的叙利亚人民就会再遭劫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