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檢察日報》5篇文章站在法理的客觀角度評論AO3事件,3月12日,《解放日報》也發文定調肖戰事件,隨後,更具影響力的《人民日報》轉發了這一評論。作為官媒連續發聲,說明了此次事件的社會性與嚴重性,而所有的評論都指向“飯圈文化”,併為此次事件官方定論:粉絲行為,偶像買單不無辜;流量明星,提升實力才是正道。
今天,凌兮先不說官方定論,而是想要和大家聊一聊追星,到底追的是什麼這個話題。
追星不是某個時代的專屬,但曾經的追星很純粹。
上世紀80年代,三位陽光帥氣的男孩在臺灣組合出道,剛嶄露頭角,便創下了20多場演唱會場場爆滿,兩張專輯銷量近1500萬張的記錄,這便是紅遍海峽兩岸,承載了無數70後、80後青春記憶,並被奉為華人團隊偶像鼻祖的“小虎隊”。從“小虎隊”開始,“追星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它的巔峰時代來自於香港四大天王,而四大天王也使中國內地誕生了真正意義上的追星族。如今的“飯圈女孩”,總是嘲笑80後沒有為追星瘋狂過,可是,這一代人隨便拎一個出來,都能唱幾句劉德華、周杰倫、S.H.E、孫燕姿的歌,也都買過磁帶、搶過海報、收藏過貼紙、追過演唱會。與現在的“飯圈”不同,當年的追星很純粹,喜歡是真心喜歡,祝福也是真心祝福。沒有打榜、沒有熱搜、沒有應援,為了支持喜歡的人,可以用所有的零花錢去買一張正版專輯,會把明星貼畫貼滿整個筆記本,還可以抄歌詞抄到手痠。在偶像身上,80後始終發現著美好,記錄著美好,追逐著美好,而那時候喜歡上一個偶像,就是一整個青春。
飯圈時代,偶像的成長之路也是粉絲實現自我的過程。
從超女開始,“粉絲”逐漸成為追星族的代名詞,因為喜歡一個明星而聚攏成為一個群體,而這些粉絲群也有自己的專屬稱號,比如李宇春的粉絲叫“玉米”,楊冪的粉絲叫“蜜蜂”,張傑的粉絲名叫“星星”,楊洋的粉絲名叫“羊毛”等。當粉絲群不斷擴大,粉絲經濟力量突顯,明星經紀公司為了增強明星與粉絲的粘合度,從而讓藝人創造更多價值,開始用各種方式套牢明星粉絲,於是,“飯圈”開始出現。伴隨著互聯網的繁榮,飯圈時代到來,粉絲們用數據和金錢製造出一茬又一茬的流量明星,與此同時,明星不再是粉絲的仰望者和被崇拜者,相反,粉絲成為了偶像的製造者和建構者,偶像的成長之路,讓他們獲得了極大的成就感和主體感,實現了自我掌控的滿足欲,而由此催生出的為偶像投票打榜、租廣告位宣傳、買周邊帶銷量、做慈善樹形象的粉絲經濟,也讓人不得不感嘆一句“一入飯圈深似海,從此金錢是路人”。
再斑斕的泡沫也會有破滅的一天,要學會擁抱整個世界!
如今的娛樂圈,造星就如同流水線作業:經紀公司利用粉絲的狂熱與供養,輸出各種“人設”偶像,滿足不同粉絲的需求。在強大的“飯圈”力量面前,實力派演員紛紛退避三舍,是不願沾惹塵埃的初心堅守,也是市場選擇的無奈之舉。可是,面對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的流量明星,面對非我族類、黨同伐異的飯圈亂象,不禁想問一句是否真的值得不計一切代價去追逐?追星從來不是一個貶義詞,因為追星,瞭解了什麼是美好,什麼是優秀,什麼是品格,從而讓自己成為更好的人是正面。可瘋狂的粉絲行為也讓追星變得面目可憎,同時也反噬甚至毀掉親手創造的“美好”。偶像深陷粉絲所打造的“夢想泡沫”,粉絲沉溺供養偶像的“權力泡沫”,可泡沫就是泡沫,再色彩斑斕也會有破滅的一天,而當這一天來臨的時候,又該拿什麼去支撐人生呢?也許,唯一的出路正如《解放日報》所指出的:
是明星請學會用實力說話;是粉絲請記得跳出“飯圈”的四角天空,學會擁抱和熱愛廣闊的世界。世界如此美好,吸引目光的,不僅僅是徒有其表,而應該是高尚的人品、超凡的氣度以及能夠震撼心靈的靈魂。學會愛生活,學會愛自己,不要在追星中迷失自我,因為你最終只能成為你自己。
閱讀更多 凌兮之風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