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爆款法則·作者|小西

奈雪的茶即將赴美上市的傳聞還沒平息,新茶飲市場又被投下了一顆“炸彈”——

據36氪消息,喜茶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由高瓴資本和Coatue(蔻圖資本)聯合領投,投後估值或將超過160億元。

去年7月,晚點LatePost曾爆出喜茶完成了一輪由騰訊和紅杉資本領投的融資,投後估值90億元。這意味著,不到一年,喜茶的估值已從90億大踏步到160億——暴漲了近8成。

除了暴漲的估值之外,背後的明星機構投資人也引人矚目:高瓴資本此前投資的公牛電器、良品鋪子今年上市之後股價均大漲一倍以上,上週才剛剛公佈了戰略投資奶粉品牌君樂寶的消息,今天又出現在了喜茶的新一輪,這兩年在消費領域動作相當頻繁。

而聯合領投的另一方Coatue(蔻圖資本)則是美國對沖基金 ,此前在出行領域佈局廣闊,曾經投資過滴滴、Lyft和Grab,也曾出現在美團的投資人名單中。

衝到160億元估值之後,喜茶在資本市場上下一步或許就離IPO不遠了。總規模突破4000億元的中國茶飲市場,將迎來新一波的上市潮了,還是將目睹泡沫的破滅?


不著急的喜茶

和總在上市路上的奈雪

在業內,喜茶一直是一家自己說不著急,但跑得相當快的公司。

2019年,喜茶的門店數量增長就非常迅猛。根據公開數據統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喜茶在43個城市開出390家門店,新增門店門店數量為220家,其中主力店157家、Go店63家,門店數量是2018年的一倍多。

而在銷量數據方面,銷量最高的北京朝陽大悅城店全年一共賣出超過113萬杯,目前喜茶總部所在的深圳全國銷量最高、2019年的銷量超過2000萬杯,而2019年日出杯量最高的廣州惠福東熱麥店曾經在十一期間做到單天賣出飲品4879杯。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據喜茶內部人員透露,在疫情期間,大量門店關閉的情況下,喜茶在部分地區的單店銷量不降反增,逆勢增長。可以說,從擴張速度和銷量數據上,喜茶一直都保持著相當強的增長能力。

而在資本市場,喜茶也一直都是投資人的寵兒。2016年8月,喜茶拿到了IDG與今日投資的1億元;2018年4月,喜茶又拿到了黑蟻資本與美團旗下龍珠資本的4億元;上一次喜茶引起關注,是去年年中騰訊與紅杉資本投資的傳聞,估值90億元,而不少投資人表示“不可能這麼低”,甚至有投資人曾經對媒體表示:“能進去就是贏。”

在這一輪融資的傳言後,曾有傳聞表示喜茶將很快啟動上市計劃,但被不到30歲的創始人聶雲宸所否認:“我不牴觸,但是完全不著急。我們現在沒有這個計劃。這家公司還很初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如今又被傳出新一輪融資即將close的喜茶,到底是急還是不急呢?

同樣成謎的是,奈雪的茶到底什麼時候上市。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今年2月底,彭博引述知情人士消息稱,奈雪的茶正考慮在美國進行首次公開募股,募資額最高可能達4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8.05億元)。但報道也點明瞭,因新冠肺炎疫情對市場帶來的影響,包括時間安排、規模和上市地點在內的細節可能有變。

奈雪的茶要上市的消息,早在2019年8月就已經出現了,當時就有消息稱奈雪的茶已與投行接觸,有意於2020年赴美上市。

而消息傳出後,奈雪的茶方面的回應是,短期內無上市打算,公司在做團隊、供應鏈建設和科技化打造。

但不可否認的是,“奈雪的茶”的確有理由搶跑二級市場。

奈雪的茶創立於2015年,總部位於廣東省深圳市,賣點是創新打造“茶+軟歐包”的形式,以20-35歲年輕女性為主要客群。

2017年2月至今,奈雪的茶已完成天使輪、A輪以及A+輪3輪融資,投資方主要為偏重消費領域的投資機構天圖資本。奈雪的茶最新一輪融資的發生時間是在2018年3月,當時估值已達60億元。根據公開報道,目前奈雪的茶在全國開出了420家線下門店,其中2019年奈雪的茶新開門店174家。2020年,奈雪的茶原定計劃開店比2019年更多,然而目前疫情期間420家線下門店十天虧損就超過億元,創始人彭心也曾對媒體表示擴張計劃需要等到疫情結束後再進行評估。

但毋庸置疑的是,加速擴張已經是奈雪的茶的既定策略。奈雪的茶的另一位創始人趙林就曾對媒體表示:“輕餐飲只能記住頭部品牌,你做到老大、老二才能生存下來。”在這樣的壓力下,企業的狂飆式擴張無法減速。

另一家以追求速度聞名的是瑞幸旗下的小鹿茶,早就曾經放話要成為“中國最大的現製茶連鎖企業”。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2019年7月,瑞幸咖啡宣佈在全國40個城市近3000家門店推出了全新的戰略茶飲產品——小鹿茶,定位為“年輕人的活力下午茶”。兩個月後,瑞幸咖啡宣佈將小鹿茶作為獨立品牌獨立運營,並聘請了肖戰擔任“小鹿茶”品牌形象代言人,在二三四線城市展開擴張。

這番動作之後,小鹿茶銷量好於預期。瑞幸咖啡創始人及CEO錢治亞曾透露,剛上線一個季度的小鹿茶系列飲品在增速上就已經超過咖啡,其銷售量佔據所有產品銷量的20%。

靠著下沉市場和“0元加盟”,小鹿茶快速打開局面。而且小鹿茶延續了瑞幸瘋狂補貼的操作,一杯原價27塊的奶茶,優惠後一般只需幾塊錢,這無疑也是小鹿茶上線以來“銷量超出預期”的重要原因。

而這樣的打法勢必也引來問題和爭議,新零售合夥人的加入,雖一定程度減輕擴張成本,但也可能會遇上所有加盟模式的弊端,例如管理混亂、產品標準化難以保證等。

4000億元的中國茶飲市場中,喜茶、奈雪的茶、小鹿茶、樂樂茶、茶顏悅色、煮葉、因味茶、1點點、1314茶、都可,都想分一步羹,消費者卻只能記住頭部玩家——而在資本彈藥持續供給的情況下,行業的馬太效應恐怕將越來越明顯。

新茶飲的隱憂和挑戰

與此同時,在頭部企業估值水漲船高的情況下,這4000億元的茶飲市場中,“茶泡沫”到底有多大,也是不少人心中的疑問。

包括喜茶、奈雪的茶、小鹿茶在內,新式茶飲們都面臨或多或少的隱憂:產品標準化不足且高度同質化。

由於在茶葉方面,對供應商而言,向高端商務人士散賣高客單價的茶葉足以養活自己,原材料加工、生產並不必大面積、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中國茶飲行業的上游的體系一直沒有架構起來,因此也解決不了下游的問題。

而茶葉之外的製作環節也難以穩定。

一方面,新茶飲產品標準化程度較低,製作過程中幾乎所有操作都要靠人來完成。新茶飲市場即便有了果糖機、水果切片設備、奶蓋機等設備,產品的製作過程還是人說了算。

“一杯茶有多甜,完全取決於店員放糖的手抖不抖。”在操作標準化程度低,口味不穩定的情況下,高速擴張之下,產品質量的保障就成了問題。

另一方面,口味上的保障,常常意味著更大的成本投入。喜茶創始人聶雲宸就曾在採訪無奈感嘆道:“比如我們做一杯‘多肉葡萄’,因為暫時還沒有更好的辦法,為了既滿足消費者不想吃到葡萄皮和籽的期望,又要保證最終的產品不是有明顯糖精味的罐頭果肉口感,杯裡所有的葡萄都只能人工一顆顆剝皮去籽。”

口味上的穩定還是次要的,食品材料與食品安全問題,才是真正懸在新茶飲品牌頭上的一把利劍。

2019年11月12日,福建省消委會、福州市消委會就曾發佈過現制現售奶茶開展比較試驗:40款奶茶比較試驗結果,都可、快樂番薯等,4款奶茶一滴奶都沒有;85℃、貢茶等,4款樣品脂肪含量較高;小確茶、奈雪の茶、益禾堂等,14款無糖奶茶糖含量超過建議攝入量25克。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衛生安全負面報道衝擊

更為嚴重的是,茶飲店內的衛生問題屢被曝光:喜茶多地有門店被曝出存在門店不衛生和飲品出現異物等問題;奈雪的茶也有門店被投訴存在環境不衛生、店員製茶操作不合規等;Coco都可江蘇淮安新亞店近日更是被當地監管部門檢查出原料內存在黴變水果的問題。

食品安全上的信任最為脆弱,一旦消費者對產品的信心崩塌,對企業來說可能就是致命的打擊。

另外,新茶飲們也缺乏有效壁壘、門檻低、且配方易被模仿,同質化現象越來越嚴重。

去年9月,樂樂茶聯合“三隻松鼠”推出新品“堅果茶宴”系列,就被網友指出疑似抄襲“茶顏悅色”。隨後茶顏悅色微博發文,稱“在信息不對稱的現狀下大家能否保留對‘原創’二字的敬畏和底線,而不是以此為遮羞布”。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網友製作的抄襲對比圖

類似的疑似抄襲事件主角還包括喜茶和奈雪的茶。2018年,奈雪的茶的創始人彭心曾在朋友圈懟喜茶抄襲。隨後,聶雲宸在彭心朋友圈評論區回覆稱其對“市場競爭”、“抄襲”、“創新”的理解有差異。

而眼前,線下茶飲品牌更大的危機,則來源於疫情。在衝擊之下,一直高歌猛進的新式茶飲品牌慢了下來,“復甦”成了茶飲品牌甚至整個餐飲零售行業共同的課題。

“咖門”在近期聯合飲品行業發起的“疫情期茶飲門店生存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租金和人員成本、外賣第三方平臺抽成高、原料採購成本上升以及稅費都為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成本壓流。調查顯示,1月25日—2月9日期間,65.56%門店全部停業,25.38%門店僅剩幾家店堅持營業,全部在營業的僅有9.06%門店。

喜茶又獲高瓴投資,估值暴漲8成後,新茶飲如何構建產品壁壘呢?

每個品牌的客戶都有相對固定的消費習慣,習慣日常到店購買的客戶,可能不會迅速轉向外賣平臺。從線下到線上的轉變也需要運營和時間,比如無接觸配送運力不足,加上茶飲並非剛需,銷量會大打折扣,由此全年店面擴張計劃或營銷方面也會受到影響。

企業復工後的“報復性消費”能否幫助新茶飲度過難關呢?據美團點評數據,復工第一週上海共售出7.2萬杯珍珠奶茶,這些“珍珠”可以填滿一個國際標準游泳池。

但這種“報復性消費”很難持久。華興資本的一份報告中顯示,大多數人會在疫情結束後的一週到一個月內恢復簡單的線下消費,即假設4月底國內外疫情基本結束,消費恢復正常的情況將出現在5月中下旬。也有創業者對媒體表示,樂觀來看,4-5月左右,線下門店能夠恢復疫情前80%以上的營收水平。

面對漫長的消費信心恢復期,茶飲品牌承接好線下轉到線上的流量,優化產品和服務能力仍是重中之重。

而即便新茶飲企業能及時調整度過線下消費大幅下滑的難關之後,長期產品同質化程度高、標準化程度低等問題,依舊是隨時可能戳破新茶飲市場泡沫的針。


分享到:


相關文章: